• 登录
社交账号登录

法宝文库

blog

一心归命,凡心入佛心

通途修行这条路非常艰难,如果走不通,怎么办?还有第二条路,叫“即凡心入佛心”。就是以现在的凡夫之心进入佛心。前面是“转”,那非常难;“即”就非常容易,不用改变,就借凡夫之心进入佛心,无论我们现在是什么状况,就以现在的状况进入佛的心。

查看详情
blog

学道要在,对治习气

学道要在,对治习气。 学道之要,在于对治习气。每有学问愈深,习气愈盛者,此乃以学道作学艺耳。故其所学愈多,畔道愈甚,此吾国儒释俱衰之本源也。 这一段是个重点,说明我们修学佛道,追求解脱的人,有个根本的观念,最核心的就是在于——对治习气。

查看详情
blog

转变在一念之间

经典里讲,念佛人周围四十里都有光明,为什么?因为佛号在放光。还说念佛人“如染香人,身有香气”,我们念佛了,就像染香之人,身上就有香气了。我们本身没有香,但是名号的香一熏,我们就变香了。这就是佛号的功德和力量,佛号可以改变我们。

查看详情
blog

自自然然的成佛之道

一心归命是原理,具体怎么一心归命?就是专修念佛,老实念佛。为什么要专修念佛,老实念佛?因为这就是归命的表现。归命阿弥陀佛,就要专念佛,靠这句佛号,佛号就是我们的生命,就是我们的依靠,我们把全身心都投入这句佛号当中,这就是归命。我们依靠佛号往生,依靠佛号解脱,这样自然就成佛了。所以,净土法门是自自然然的成佛之道,所谓“自然之所牵”,不是靠自己努力,不需要动心思修行、开悟,只要念佛就可以了。

查看详情
blog

人生世间,贵守本分

释智随《灵岩遗旨》学习内容:人生世间,贵守本分。凡一切人,发颠发狂,乃至常生悲观,常欲自杀者,皆系不修实行,欲得大幸福,事事如意,财色名位,皆在人上。倘前生修有痴福,得其所欲,则骄奢淫泆,无所不至。如此之祸,较比自杀,当重万倍。幸而未得,尚不至如此之烈。汝欲消此烦恼,当事事守分,不于分外起一毫欲得之妄念。随缘做事,即为人作仆,必须尽我为仆之职分,而不以为耻,及以为我非为仆之资格之心。而今得为仆,我

查看详情
blog

执于理性,失却宝珠

释智随《灵岩法要》学习内容:如宗教通摄之《弥陀疏钞》,因其“广大精微”而渐隐,虽不乏研修之士,终难普应群机;《弥陀要解》虽“直捷要妙”,为时人所喜乐,因以台释净,玄理迷人,若无知识引导,亦难得其实益。所谓执于理性,失却宝珠也。如是未契弥陀大愿,偷心岂易死哉;纵欲宝此一行,终难落于实处。 圣净融通之经典,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宗教通摄的《弥陀疏钞》,“宗”是指的禅宗;“教”是指的教下,天台、华严、唯识、

查看详情
blog

时机愈下,净土愈昌

《灵岩法要》学习内容:凡净宗之要典,如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、善导大师《观经四帖疏》等五部九卷、莲池大师《弥陀疏钞》、蕅益大师《弥陀要解》、印光大师《印光法师文钞》(以下简称《文钞》)等,无不为时人所关注,广行流通,习以成风。此即“时机愈下,净土愈昌”之明证也。如今昙鸾善导一脉宝典之整理、编著、演说,已蔚然成林。其宏开净宗,功不唐捐,归者如潮。尔后之古疏,则因圣净融通之故,理多高深,难契时机,故隐而

查看详情
blog

安守本分,勿撑架子

释智随 《灵岩遗旨》学习内容:观汝此书,知汝境遇之穷,知汝不安本分。汝无余钱,何得于光分上,尚硬撑架子。君子素其位而行,穷则不以钱财为礼。况自己认以为如父如母之师乎?是知汝一向都是此种情见,因架子撑不起来,便要寻死。不知汝此种心行,死了更比此架子撑不起来,当难受无量无边恒河沙恒河沙倍矣。汝前谓重庆佛学社颇尚密宗,汝欲另设一专修净土之机关,此亦是不安本分之话。凡建立机关,第一
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