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灵岩法要》学习内容:

凡净宗之要典,如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、善导大师《观经四帖疏》等五部九卷、莲池大师《弥陀疏钞》、蕅益大师《弥陀要解》、印光大师《印光法师文钞》(以下简称《文钞》)等,无不为时人所关注,广行流通,习以成风。此即“时机愈下,净土愈昌”之明证也。如今昙鸾善导一脉宝典之整理、编著、演说,已蔚然成林。其宏开净宗,功不唐捐,归者如潮。尔后之古疏,则因圣净融通之故,理多高深,难契时机,故隐而不畅。

上面一段是说明一个大的因缘背景,末法时代大家都在关注、学习净土宗的教典。这一段就说明净土宗相关的教典在目前大环境下流通的状况。净土宗的要典中很重要的,如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,这本书可能有些人没见过。《往生论注》是净土宗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,是唯一一部解释《往生论》的著作。

我们知道净土宗有“三经一论”,其中“论”指的就是《往生论》,它是印度的天亲菩萨所著的,传到我们中国之后,注解它的就是昙鸾祖师的《往生论注》,这部著作在净土宗里面被称为奇书——非常奇特的一本书,大家有兴趣、有时间的,可以去学习了解一下。

净土1.jpg

然后就是善导大师《观经四帖疏》等五部九卷。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第二位祖师,他被称为“弥陀化身”,是净土宗的集大成者,也是净土宗的实际开宗者。他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就是《观经四帖疏》,是解释《观经》的。除了《观经四帖疏》之外,还有其他的一些著作,总共称为“五部九卷”。

其后就是莲池大师的《弥陀疏钞》。莲池大师是明代的高僧,净土宗第八位祖师,他对《阿弥陀经》的解释称为《弥陀疏钞》,也是关于《阿弥陀经》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。之后的蕅益大师,是净土宗的第九位祖师。蕅益大师对净土宗最重要的著作就是《弥陀要解》,也是解释《阿弥陀经》的。再到近代印光大师的《文钞》,等等,这些净土宗的著作,都被现代的人所关注,而且大量流通,习以成风。现在学习净土法门,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几位祖师的著作来学习的。

昙鸾、善导,这是一个系列的;然后莲池大师的《弥陀疏钞》,有些地方在学习;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可能学的人更多,因为“要解”比较精要、比较简洁,相对也适合大多数人;那么《印光大师文钞》呢,可能大家都知道,几乎所有提到净土宗、提到念佛法门的人,没有不知道印光大师的,很多地方都在学习印光大师的《文钞》。当然学习的方式不一样,有些人可能学习其中某一篇书信,或者是精选的一本小册子,还有一些成立了《印光大师文钞》读书会。

我所知道的一些团队,他们自己组建了阅读《印光大师文钞》的读书会。我们这里也是跟印光大师有关联的学习,就是《灵岩法要》。这些祖师的著作,在现在这个时代流行量非常大,几乎每一个寺院、大道场都有相关的书籍流通。这是说明一下净土宗经典流通的状况。

当然,这种状况就说明了一个问题,它是“时机愈下,净土愈昌”的一个证明。我们这个时代,叫末法时代,那根机呢,我们是什么根机?是不是圣人根机?有没有菩萨再来的?我们都是凡夫根机,造罪凡夫根机。

净土7.jpg

善导大师讲“一切造罪凡夫”,这其实就是我们生在末法时代的原因。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不认可,说“我善根挺深厚的呀,我生下来就开始念佛啦”,有些人在母亲肚子里面就开始吃素、听佛号,一出生之后就皈依三宝。从善根讲好像挺深厚的,但是我们遇到佛法的因缘虽然很深厚,实质上我们修学佛法的能力非常弱。这个善根不仅仅是缘分,还要看你的能力大小。如果你能够深入佛法,能够完全按照佛法的要求去做,那才叫善根深厚。

我们现在人可能看书还能够理解,对佛法的好乐精神也有,但是能做到多少就非常难了。这个叫根机越来越下劣,凡夫根机。在正法时代是圣人居多,凡夫为次;在末法时代是凡夫普遍,圣人很少,几乎没有了。

除非有些隐藏的,他们不暴露自己的身份,来到我们面前,显现一个凡夫之相,谁也不认识他们。像善导大师,他在唐代是弥陀化身,但他自称为“罪恶生死凡夫”;还有印光大师,知道他自称什么吗?“常惭愧僧”,他并没有说我是大势至菩萨再来。

当然民间有一种说法,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,但他自己的定位就是“常惭愧僧” “粥饭僧”,粥饭僧就是只会吃饭的。这就是末法时代根机愈下劣,而净土教法愈昌盛,这是一个反证。这也说明在末法时代,净土法门更适合我们这样的众生,适合这样的时代因缘,所以净土著作才会大量的流通于世。

那么下面就分开来说明这些著作的一个特点:“如今昙鸾善导一脉宝典之整理、编著、演说,已蔚然成林。”我们本门的莲友都知道,善导大师的法脉,现在已经在市面上普及开来,经典的整理、编著、演说不仅已经非常系统了,而且相关书籍的流通量也非常大,已经引起普遍关注,受到关注生死、关注净土法门的人的重视。这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有福报的一个因缘。善导大师的著作是非常难以遇到的,它曾经在唐代兴盛过一段时间,后来遭遇到法难的因缘,就在中国消失了很长的时间。

净土3.jpg

一直到近代,民国时期,也是印光大师那个时代,杨仁山居士才把善导大师著作从日本迎请回来。所以我们现在能够遇到善导大师著作,是非常有福报的一个因缘。当然,印光大师也见过善导大师著作,我们在学习《文钞》的过程当中,可以看到这方面的开示。

除了善导大师这个系列的著作广泛流通之外,其他的当然也有流通。善导大师系列著作的流通,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影响作用,就是宏开净土宗,让净土宗的法义普遍流传,让我们对念佛往生的信心深化、坚固了。我们很多信佛的人信心不坚固、不稳定,时有时无,时浅时深。今天觉得往生信心有了,明天又觉得没有了,这样的信心是没有真正扎根下来的,原因在哪里?

原因就是我们对净土理论上的认知是飘忽不定、不够深入的。甚至很多人可能是以个人的感受、修学的深浅、自己用功的精进度,来确定能不能往生。今天念佛念得欢喜了,就觉得往生有希望了;明天烦恼现前了,就觉得往生没希望了,这样的信心就是变化无常的。但是善导大师思想告诉我们,往生依凭佛力,往生只要念佛。念佛的人,专修者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,这样我们的信心一下子就有了,就坚定了。所以善导大师对我们净土宗最大的贡献就是,能够让念佛人安心、老实。

印光大师一生提倡老实念佛,但是我们很多人,虽然在学《印光大师文钞》,其实还是不老实,为什么不老实?就是心没有安,他没有办法老实。一定要先安心,才能老实。

净土4.jpg

善导大师思想,对弘扬净土教法功劳非常大,解决了我们绝大多数人念佛往生的信心问题,所以皈依信仰的人越来越多,这是一个大趋势。不理解的人当然也有。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,我们生在末法时代,只要你遇到了净土法门,只要你想往生西方,你最后必然会来关注、来学习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,因为只有善导大师净土思想,非常直捷、明了、透达地告诉我们念佛往生的道理。

其他祖师当然也会讲到这方面的理论,但是又被另外的一些理论掩盖住了,因为方便和真实比较相融,我们看不到,看不明白。善导大师著作的不同点就是,只告诉我们真实的道理,方便很少,这样直接告诉我们念佛决定往生的道理,所以很多人遇到善导大师的教法之后,都会欢喜念佛,决定往生。这是一个客观状况。

其他祖师的著作,跟善导大师的著作比较而言,它们的流通量、关注度,可能就没有那么高了。什么原因呢?因为“圣净融通之故,理多高深,难契时机”,所以很多都“隐而不畅”。

意思就是其他著作,它们是圣道与净土相融通的。这个“圣净”是指的圣道门、净土门。圣道就是自力修行的这些教理,净土门当然是念佛往生的道理。其他著作里面也讲念佛,但也会融合一些通途法门的理论,也会把禅宗的、天台的、华严的教理融到念佛当中来。这一融通,就会把理论抬高,显得很高深。

净土9.jpg

我们去读莲池大师的著作,就会有这种感受,它里面讲到华严宗的“十玄门”,一看就觉得净土法门好高大上,跟华严宗一模一样的,有十重玄义。理论当然是非常好,如果你的智商、智慧够,也能够理解其中的法义,就觉得讲念佛讲得非常好。但是我们一般众生,理论不够的人,对华严宗没有了解的人,看这种书籍就隐隐约约的,感受不到念佛的好处了。你会觉得我啥都理解不了,什么也做不到,这样念佛,那我能往生吗?这个信心就很难建立起来。

信心,一定要在了解它的真实义的基础之上才会有,在你什么都不理解的情况下怎么会有信心呢?所以理论高深之后就产生另外一个问题,难以契合时代因缘、众生根机。理论越高,我们众生往往就仰望,“哦,这个法好,我一定要去学它”,但是没有想到另一个问题,法越高,可能我们修学越难。就像世间的技术一样,技术越难的,普通人根本就做不到。佛法也是这样的,越高深的佛法,我们普通大众越难以修学。

因为佛法讲究一点,就是要契理契机。理论高深是佛法普遍存在的必然的一个问题,就是理论一定要是真实的,要有成佛之理,但是以这么高深的理论,怎么适合当前众生的根机?

比如我们做专业学问的人,像大学教授,读了很多书,一辈子都在读书、做学问,但是在对学生讲解的时候,如果不能深入浅出,不能把高深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,那这些高深的理论就无法适应大众。佛法修学也是这样的,要契合众生根机,契合时代因缘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净土法门的优势就是既高深又简单,既高深又平常,这样它就能够适合大众。但其他祖师的著作,它们的特点就是过于高深,难以契合末法时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释智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