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 | 译经史是佛教史非常重要的类别
佛经翻译史,这方面可能涉及的人比较少。佛经的翻译史是很漫长的,第一部被翻译的佛经是《四十二章经》。这部经翻译的具体时间,目前还不确定。佛教是公元67年传过来的,当时有印度的两位高僧到来;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8年就开始有《四十二章经》了。佛经的翻译是在宋朝结束的,大概是公元1111年。从公元68年到公元1111年,持续一千多年,所以译经的历史是非常漫长的,翻译的佛经也非常多。
佛经从印度传入中国,但大量翻译佛经的历史不仅在中国有,其他国家也有。佛教有三个大的体系:汉传佛教、藏传佛教、南传佛教,都有佛经的翻译。我们这里讲的,主要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翻译史。
藏传佛教也有译经。佛教是在唐代时传到西藏的,当时印度佛教已经开始进入衰微时期,大量印度高僧就转移到西藏,到西藏之后又重新开始翻译经典。
在汉传佛教中,先是把佛经翻译成汉语,后来又翻译成蒙文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,汉藏之间也有互译。所以,翻译史在佛教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。
中国历史上记载佛经翻译史的就是“众经目录”。“众经目录”出现得很早,在道安大师以前就有了,都是出家人记载的。
出家人知道佛经的重要性。佛经流传久了,很多就会散失。古代不像现在有高超的印刷术和保存书籍的方法,古代的书都是靠手写、手抄流传,要保存一本书也是非常困难的,一不小心可能书就丢失了。那个时候到底有多少本书在世间流传,也不像现在这样方便统计。古代信息不发达,交通不便利,资料保存很有限,要统计有多少部佛经是非常难的。
在道安大师以前,古人就开始收集整理佛经的数量,佛经翻译的作者、年代,等等,这样就形成一类佛经翻译史的资料,叫“众经目录”,也就是综合记录这些经典的目录。我们引用唐代智昇法师的一段话,来说明“众经目录”的意义:
目录之兴也,盖所以比真伪,明是非,记人代之古今,标卷数之多少,摭拾遗漏、删夷胼赘,欲使正教伦理金言有序、提纲举要,历然可观。
这个资料说明,“众经目录”是要辨别佛经真伪的。“众经目录”里分辨哪些是真经,哪些是伪经,早期就开始区分了。因为经典在世间流传很广,有些人就制造伪经,我们现在可能也会听到一些伪经,其实它在古代就有了。
佛经的真伪靠谁来辨别呢?怎么来辨别呢?这就需要有眼光、有慧眼,要知道佛经的一些基本元素。
首先,佛经的开头一般都有“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……”这就是佛经的一个通例。但当我们看到伪经里面也有这样的话时,就无法判别它的真假了。不过也有些伪经没有上面这段话,说明制造伪经的人不了解佛教的体系,编不出这样的话。第二,佛经的理论体系非常清晰,我们看其中的名词、术语就知道一部经是伪经还是真经。分辨佛经的真伪,需要我们有智慧眼。
高僧大德收集这些资料后,就能够分辨出真伪,哪些是真经,哪些是伪经。然后,“明是非,记人代之古今,标卷数之多少”,这样就把古代的这些经典记录下来,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,经典有多少就很清晰。
东晋、西晋时期即有经录出现。东晋时期道安大师的《综理众经目录》,是现存最早的、也是第一本“众经目录”。以后经录不断,梁朝、隋朝、唐代、宋代都有,唐代比较多,比如道宣律师的《大唐内典录》。古代的高僧很关注佛经的统计和翻译状况,每个时代都有人在做经录的工作。
经录反映了整个佛经翻译过程中相关人事、经典等的简要历史,它主要记载了有多少部经典,每一部经典是由谁在什么时候翻译的,这部经典有多少卷等。经录里有很多重复的记载,也有很多不准确的记载,所以现在有些人在做考证和比较。
比如玄奘大师翻译了多少佛经,后来的资料相对比较准确一点,早期的就不太准确,说法不一。有记载玄奘大师总共翻译了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佛经,但是有两卷是写的,不是翻译的,就是《大唐西域记》,他实际翻译了一千三百三十三卷佛经。
另一本具有代表性的经录是道宣律师的《大唐内典录》。还有一位公认的人物智昇法师,他的《开元释教录》出现在开元年间,比道宣律师要晚一点,大家认可他的译经目录记载得比较好。另外,《出三藏记集》也是比较早的经录。
来源 |《中国佛教史》导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