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事以精严为切实
讲到佛门的佛事,佛事的标准就是:精、严。这就跟我们殿堂的主要负责人就有关联了。维那师,悦众,当然还有大众,要精、要严,打法器、唱腔,整个佛事的流程都要精准,要没有失误的地方。
精,当然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精炼,我们对佛门的仪轨、威仪,要做到很精,就像世间的工艺产品一样,在这点上出家人要有一个集体共识。佛门里面做佛事,这个佛事应该是广义的、多方面的,比如殿堂早晚功课是佛事;过堂吃饭是佛事;听法、学习也是佛事;只有出坡,可以算个外围的事务,护法的事务。
凡是跟学修有关联的事务,都属于佛事。一般说的佛事就是指的大众在殿堂共修。相对来说,共修要求更高一点,讲课要松散一点。净土道场的殿堂共修是以念佛为主,还有打佛七,早晚功课,以及其他一些共修活动。这种殿堂共修的佛事要求,跟平常的这些活动完全不一样,一定要庄严、清静。
佛事做得精、严,有摄受大众的效果。来参加这种活动的人,他们的恭敬心、对三宝的信仰也许不够,但这些问题通过一堂佛事就可以解决。在座的各位参加过佛事的,可能也有些感受,也听很多人讲过:很多在家人到庙里面上殿,听到佛号声就哭起来了,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哭了一大场,这就是佛号在清净的殿堂触动人的内心,人会莫名其妙的哭,或者感动。
越是精严的佛事,越有感染力。佛事如果不庄严,很随便,感染力就比较弱。
在座的有些可能参加的殿堂佛事比较少,以后有机会可以去走一走别人的道场,人多的道场,不同风格的道场,感受一下。我们是念佛的道场,还有一些地方是参禅的道场,学戒的道场。到学戒的地方去,不规矩的人自然就规矩了,每个人都不敢放肆,因为大家都很规矩。
举个简单的比喻,我们平常比较散漫,讲话也大声,垃圾乱扔,随地吐痰,这些问题非常严重。如果我们到了一个高档的商场,或者政府部门组织的一个大的会场,每个人都很认真,都很自觉,有人想随地扔垃圾,到那里还敢扔吗?自然就收敛了,也不敢扔了,那种环境有一种摄受力。这也是净土法门的一个特色,净土法门是以外在的环境来改变人心,用净土——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来改变我们。我们到了极乐世界,烦恼习性自然就没有了。
同样,这个理论也可以运用到娑婆世界。一堂庄严的佛事,它就是一个场景,这个场景不需要理论的解释,深入其中的人有切身的感受。道场越庄严,越清净,越能够把佛法的内涵通过一个事相---佛事,展现出来。我们当下感受到了,内心就会触动。佛事带来的的触动,可能比讲法听到的效果还会强一些。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忘记,因为它是触动内心的。 所以,在寺院里面度众生,佛事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一个道场的佛事非常庄严,所有来参加的人都有感受之后,就会愿意到这个道场来。不仅他自己愿意来,还会介绍人到道场来,因为他觉得这个地方好。 道场的兴旺跟道场的佛事有密切的关联,当然,还跟其他因素有关联,比如讲法、整个寺院的管理、生活等等方面,但佛事是一个核心。佛事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,无论信仰深浅,无论理解多少,无论习性毛病怎么样,我们来到同一个殿堂,大家统一在一个氛围当中,很容易感染人。 我个人有些经历就非常有感触。 第一个经历是在禅宗道场打禅七,他们是七十天禅七,我是最后七天去感受一下,看看人家这个禅七是怎么打的。因为我是后面进去的,里面已经非常清净,没有外面的喧嚣、浮躁;进去之后,人就自然肃穆起敬,连妄念都不敢打一个。 第二个经历是在戒律道场。我到戒律道场去看,每一个出家人都规规矩矩的,跟外面一般不守戒的道场比,还是有明显的差异。 还有就是在打佛七的地方,长期念佛不断的地方。我去过一个东北念佛的女众道场,他们是一天十四个小时念佛不断。白天不断,晚上是轮流休息,念佛堂的佛号声是没断过的,不过念四个字。我当时在东北,准备走的时候,就顺便去看了一下,见了知客师,是女众师父,聊了一下,问她:“知客师你觉得自己有把握往生吗?”“没有。”她对往生没把握,但是她们念佛很精进:整个寺院只有初一、十五开门,平常不开门也不接待人。 寺院里没有寺务,只有几个人在厨房干活,外面有几个人,比如管事的知客师。其余所有的人一到寺院之后,全部进佛堂。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在念佛,很大的一个佛堂,八百人就在里面绕佛,我也跟着去绕了几圈。进去就感受到那里面确实气氛不同,真是不一样,虽然大家可能往生心还不确定,但是念佛的气氛还是非常好。 我参加了他们的念佛,有一个感触,我们在提倡专修念佛,应该要比别人做得更好,没有安心的人都可以做得这么好,为什么我们专修念佛的道场,念佛不如别人呢?在提倡专修念佛的道场,就应该形成长期佛号不断的这种风气。这样人来之后,就自动进入这个氛围,不需要管理,可以省很多事。他们那里不做佛事,不做应酬接待,不做其他的人情事务安排,大家一来包一放,客堂登记,马上就进佛堂去了,没有别的事情,整个寺院就显得很清净。 我们在提倡净土法门专修念佛,我觉得这个风气应该要去推动、提倡,不然我们从专修道场来,反而散散漫漫,反正是三声、五声都往生,大家随意念佛都可以往生。 我们要有一个集体的空间,大家都可以到佛堂念佛。佛堂外面不需要很多人,不讲法,也不做别的什么,集体就是念佛。除了斋堂有人干活,寺院几乎所有的人都到佛堂去。来的人在这样的寺院待久了,生活习性也改变了,性格也柔和了,最起码不讲闲话了。这样的殿堂是清静的,我们一进去之后,就会喜欢在那里待着,就不会觉得一天都在念佛会很累。我们平常一个人念一天佛就会感觉到很累,但是在那种氛围人就能坚持下来,哪怕已经走累了,走不动了,那个氛围还会有吸引力,哪怕坐在旁边,还是愿意在里面念佛,它的气场还是不一样的。 这就是佛事,一定要做到精严。我们打法器,做维那,做悦众,在这方面首先要带好头。出家人学法器就要学精、学准。法器的音调、节奏,几个人相互之间的配合,是非常讲究的。比如世间乐队的人,他们的意境是没有止境的,不是到了一个层面就完美了。每一个人学法器,在殿堂上,就要不断的提升自我。我们在座的每个人的提升空间还很大,要多去了解别人在佛事方面的可取之处。佛事做得好,殿堂就很清静。 我们当然是专心念佛为主,佛事相对比较简单,一句佛号,一部《阿弥陀经》,最多唱一个赞子就完了。其他寺院有一些咒语,内容比较多。如果佛号、经典念得好,念下来很轻松、很舒服。 在殿堂负责的人,就要随时观照自己,观照大众,要把大众的佛号声、念经的声音,调得非常柔和,非常自然,非常轻松,这是需要用心的。我们以后可以到其他道场走一走,去参加一下别人念佛的道场,看看他们打佛七,看看有些佛事他们是怎么做的,参考借鉴一下。 来源 |《丛林要则二十条》讲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