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道要在,对治习气
学道要在,对治习气。
学道之要,在于对治习气。每有学问愈深,习气愈盛者,此乃以学道作学艺耳。故其所学愈多,畔道愈甚,此吾国儒释俱衰之本源也。
这一段是个重点,说明我们修学佛道,追求解脱的人,有个根本的观念,最核心的就是在于——对治习气。
前边我们重点学的是心性的态度,要真诚,要恭敬。走入佛门,你首先要有真诚心,要有恭敬心。恭敬到极处也可以成就,但一般人做不到极致的程度,但是至少要有基本的恭敬心。
今天要学的,就是关于改变我们个人的习性毛病的。学佛学佛,不仅仅是学理论,最终是要落实在我们个人的言语、行为当中,要改变我们很多习性毛病。每个人都有习性,习性是一种烦恼、习气。
“习气”的“习”,就是习惯,是生活当中、个人的行为当中,长期养成的一种习惯。大家读善导大师的《观经疏》,里面有两句话:
正使尽未尽,习气亡未亡。
“正使”,是根本烦恼;“尽”,就是完了,“未尽”就是未完。“习气”,就是烦恼断了之后还留有习气在;“亡”,就是没有了,“未亡”就是没有亡,没有消除。
什么叫习气?我们用一个世间比喻来说明,就像用瓶子装过酒,把酒倒掉之后,用水冲洗,彻底冲洗之后,这个酒就没有了,这就叫“正使”断了;但是,酒没了,也冲洗过了,酒瓶还残留着酒的余味,拿起来一闻,感觉好像还是装了酒的,这就叫习气。
就像我们抽烟的人,早期很喜欢抽烟,有烟瘾。后来知道抽烟不好,就发誓戒了。虽然戒了,但是看到别人抽烟,自己的习气就会暴露出来,心中也会有一种影子在,包括抽烟的动作、姿势,都能够反应出来,这就是习气。
“正使”是根本,“习气”是余留的。学佛法断烦恼有两种,根本上,首先是正使烦恼断。“正使”的“正”就是根本,“使”就是驱使——驱使我们流浪三界,轮回六道。我们被烦恼所驱使,在世界上是不自由的,才会轮回六道。即使烦恼断了,还有习气在,习气是外在的。但印光大师讲的习气,是正使已经断了,留下的比较轻微的习气。我们普通人讲的习气,就是烦恼业力表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,形成的一些毛病。
善治习气,就是善于治理、善于调理我们的习气毛病。有很多人学佛法不太善于调理习气,烦恼来了、习气毛病来了,不知道怎么处理。有些人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处理。怎么善治呢?
要有智慧,要懂得方便,要善于保护自我,同时又善于知道自己的毛病习气之所在。如果这些都不了解,又不了解佛法,那对于习气毛病,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改。所以,往往学佛的人多,习性毛病改的人少;甚至有的人越学佛,习性毛病越大。以前可能对人还好一点,现在理论学得多了,性格也长了,习性也长了。
第一点,首先就说明,学道的根本、核心在对治习气,说明它的重要性。当然,我们在座的都是学净土的,净土安心念佛,念佛可以往生。安心于念佛之后,很多人对于对治习气就不太注重了,反正我是凡夫,有习气也可以往生,没习气也可以往生,我只要安心念佛就可以。
从往生讲,只要安心念佛都能往生西方,有习性、没习性都能往生,业力不障碍往生,五逆十恶都可以念佛往生,那我们普通大众当然也可以念佛往生。但人活在世间,习性重了烦恼重,也会影响念佛。所以,能够克制一点习性毛病,也可以少些烦恼,可以让自己更安心于念佛。
这一段当然说明对治习气的重要性。学道之要,在于对治习气,就要对治!有什么习气,就要通过对治方法来处理。但是世间,“每有学问愈深习气愈甚者”,学问越深的人,他的习气越滋生、滋长。佛门也有这种人,学佛越久,习气越深的人也有,也滋长。包括看的书越多的人,气势越甚,越盛气凌人。
这什么原因呢?
这是把学道当成学艺。把我们修行这种修“道”,当作世间的学技术、技艺的一样。学技艺,技高一筹,就觉得高人一等,习气就涨起来了。学道是恰恰相反的,学道是要对治烦恼、对治习性的。所以,普通人如果不了解学道的根本,往往学的东西越多,习性越长,这个就背道而驰了。道家有一句话,老子讲的:
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
“为学”,学问就可以天天增长。学问长了,习气也长了,这是它的负面。“为道日损”,那为道、修道,就要“损”,损就是要放下,要舍,要改习性毛病。我们个人的我执、我见都要舍,越来越少。做学问是越来越多,越丰富,越增长。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。但求道、学道也要为学,通过为学为道。两者相辅相成,学问如果不学的话,就不知道怎么学道。
因此,世间人就把学道当作学艺来看待,反而会:
所学愈多,畔道愈甚。
学的东西越多,背离于道就更明显、更甚。这就是我们现代人为什么断不了烦恼,因为我们把学佛法当作学知识,当作学世间的技业,当作炫耀的口资,可以跟人交谈、谈论了。很多人把佛法当作世间的知识,这样学佛的话得不到什么利益,反而学得越多,我慢心、傲慢心越是炽盛。这个就跟“道”背道而驰了!
为什么现在理论学得很多,反而不能够体悟佛法解脱之道?这就是违背“道”,这也是中国儒家、佛门衰败的本源、根本。儒家为什么会衰,佛法也会衰败?这也是大家对“道”的理解上出了问题。大家都是当学问、当技术在学,而不是当追求道在学习,就是他不能对治习气毛病。这就是告诉我们学道的人,首先要来学会对治自己的习性、习气。
怎么对治呢?下面有很多内容就是围绕对治习气讲的。
要善于对治习气,不善于对治习气的人,有些也知道学佛是为了对治习气,但是对佛法理解不到位,没有善知识引导,很多人往往也会走偏,走固执了。本来可以减少烦恼,他反而增长烦恼。比如到庙里面,很多居士一听说犯了规矩,这里犯规矩,那里犯规矩,就胆战心惊!走个殿堂犯规矩了,出个门犯规矩了,在庙里边拿一样东西也犯规矩了……这样,反而会跟道相背离。
这就是不了解修道的目的在哪里,往往把一些世间法的规矩看得很死板,对习性毛病,虽然自己在约束自己,也尽量避免,但是人在不了解佛门状况下,很难免要跟佛门的规矩有些冲突。这个不是根本,佛法修学的根本是要对治习性,不在于做表面的事相。如果我们没有习性毛病,即使事相上有一些触犯,也不是大问题,根本的问题还是要对治习性。
念佛人往生靠佛力,只要念佛就能往生,念佛也可以对治习性。安住于念佛,佛光加持,习性毛病自然就会转化。《无量寿经》里有讲,闻到光明威神功德之人,善心生焉。有一页就讲到触光柔软,阿弥陀佛光明加持可以触光柔软,心地会变得柔软慈善,柔软慈善也能够让我们习性减少。如果习性没减少,有几方面原因:
第一念佛少;
第二理论学习没有深入;
第三也没太注重自己的习性毛病。
如果善于克制自己的习性毛病,就可以减少烦恼。很多人之所以烦恼比较重,就是没有学到佛法真实的道理,不知道学佛到底为了什么。
文章来源:释智随《灵岩遗旨》讲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