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之意义及守则(一)
“僧”者,“僧伽”之简称,意译为“和合众”,有“大众”之义。
《大智度论》曰:“僧伽,秦言‘众’。多比丘一处和合,是名僧伽。譬如大树丛聚,是名为林。一一树不名为林,除一一树亦无林。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,除一一比丘亦无僧。”
《行事钞》曰:“四人已上,能御圣法,办得前事,名之为僧。僧以和合为义。”
故知,四人为僧,和合为义。
什么是“僧”?可能有很多人理解为“我是出家人,我就是僧人”,这只是从个人的身份来理解的,其实“僧”的意义不止于此。
所谓“僧”,它是“僧伽”的简称,“僧伽”是梵文音译。比如“僧伽班”,就是针对出家人办的学习班。
“僧伽”翻译成中文是“和合众”,是指大众,不是指个人。所以,“僧”是指集体,也称为“僧团”。佛、法、僧是三宝,其中僧宝不是指某个人,而是指整个僧团。
“和合众”里有一个关键词,就是“和合”。僧团是一个和合的团队,它不同于世间的团队,世间的团队有利益之争,有不和谐的事,而僧团是和合的,所有僧人的用心、目标都是一致的。
龙树菩萨在《大智度论》里讲“僧伽,秦言‘众’”,“秦”是指中国,“僧伽”翻译成中文就是“众”。
“多比丘一处和合,是名僧伽”,这里提到“比丘”,这个身份非常明确。所谓“僧”,是指和合的比丘众,沙弥没有资格称为“僧”,只有受过具足戒的比丘才能称为“僧”,才能称为“僧宝”。当然,这是从身份来讲的,先不谈行持和修证。从身份来讲,必须具备比丘的身份,才能称为“僧”。
“多比丘一处和合”,“一处”就是在一个地方。很多比丘共住在一起,就称为“僧伽”。所谓“多比丘”,多到什么程度呢?四个人以上就称为“多”。僧团是一个团队,少于四个人就不能成为团队。比如,有的人独自住山,就不能称为僧团。
如果没有僧团,很多事就做不了。我们知道,蕅益大师曾经想弘扬戒律,所以他就讲戒,最开始有十几个人,后来变成五六个人、两三个人,有的生病了,有的离开了,有的往生了,最后就没有人了。所以蕅益大师最后就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如果要弘扬戒律,就要建立一个如法的僧团,最少要有四个人。而且,这四个人必须都是持戒清净的比丘,不是随便凑四个人,必须持戒清净,才有资格推行戒律。
律宗是中国发展最迟缓的一个宗派,这是有原因的,因为持戒本身比较难,能持戒的比丘很少,能持戒的比丘聚在一起就更少了,有的比丘也能持戒,但是不住在一起,各居一方。
所以,至少要有四个清净如法的比丘,才能如法地行使僧事,比如安居、羯磨等。这就说明“僧”是一个团队,至少是四个人以上。
龙树菩萨在《大智度论》里打了一个比喻,“譬如大树丛聚,是名为林”,很多大树聚集在一起,才称为“树林”。古代的寺院又称为“丛林”,就是来自《大智度论》的这个比喻。比丘又称为“大僧”,很多比丘聚集在一起,就称为“僧团”。
“一一树不名为林”,如果把每一棵树单独拿出来,就不能称为“树林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只有一个比丘,即便他持戒再好,修行再好,也不能称为“僧团”。像寺院里,这有一棵两千年的古树,即便它再大,也不能称为“树林”;如果有很多这样的树,就可以称为“树林”。所以,僧团就是很多持戒清净的比丘聚集在一起,这才称为“僧团”。
“除一一树亦无林”,反过来讲,如果离开了每一棵树,也就没有树林,树林就不存在了。
“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,除一一比丘亦无僧”,从每一个比丘自身来讲,并不能称为“僧”,但是如果离开了每一个比丘,也就没有“僧”了。可见,僧团是由僧人组成的,僧人和合共住,才形成僧团。
这就是“僧”的本义,这也是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。僧团不是指个人,而是指团体,这就涉及很多问题,比如个人怎样融入团体,团体怎样维持,等等。世间的团体都是靠法律、利益、人情关系来维持的,佛门不靠这些,而是靠“道”和“法”来维持,这对僧团的要求就非常高了。
道宣律师在《行事钞》里讲:“四人已上,能御圣法,办得前事,名之为僧。僧以和合为义。”
“四人已上”,这就确定了僧团当中的人数,是四个人以上。
“能御圣法”,能修行圣人之道。这是对出家人的定位,出家人要修行解脱,转凡成圣;如果不能修行解脱,即使出了家,甚至受了大戒,严格来讲,也不足以称为僧。当然,可以称为“凡夫僧”,这就涉及僧的差异了,经中讲。僧有很多种类型。
“僧以和合为义”,僧是和合的,因为多人共住,标准就是和合。要建立一个和合的僧团不太容易,如果对僧的意义都不了解,认为“我就要逞强,我就要跟别人争个高低对错”,那就无法和合了,我们自己就把僧团分割了。
五逆重罪,其中之一就是破和合僧,对于出家人来讲,稍不注意就会犯这一条。如果僧人之间不团结,不和谐,就是破和合僧。这样,我们在僧团里起的就是负面作用。
从《大智度论》和《行事钞》的解释可以看出,四人为僧,和合为义。所谓“僧”,至少要有四个人,“僧“的意义就是和合。
佛法的衰败是从哪里开始的呢?就是从僧团开始的。其实,佛法不会衰败、变化,而是僧团发生了变化。佛法之所以有正法时代、像法时代、末法时代,也是因为僧团的变化而导致的。正法时代,出家人持戒清净,修行证果的有很多,僧团是和合的,所以称为正法时代。到了像法时代,有教,有行,无证,僧团也算和合,但只是外在的和合。虽然没有人证果了,但是至少教法还在,基本的行法也在,所以僧团还算比较清净。到了末法时代,有教,无行,无证,已经没有行法了,所以僧团就很难保证和合。
僧团是否和合,是由每个僧人的素质决定的:僧人素质高,僧团内部自然就比较和谐;僧人素质差,是非、矛盾就在所难免。有人说“这是因为道场的风水不好,殿堂建得不好,山门没有开好”,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,根本原因是僧人的素质问题。是非起于内,不是外在引起的,不是说山门没建好我们就起烦恼了,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转境的能力。如果是和合的僧团,即便在风水最不好的地方,依然是和合的。
我们看释迦佛,他早期不建寺院,就在山里打坐,也不会事先看风水,不会看哪里风水好就住在哪里。当时出家人的素质都很高,住在任何地方都是好风水。
文章来源:《僧之意义及守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