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如果说往生在于信愿,不在于自己念佛的功夫,有的人就会说“我有信愿了,我能往生了,万事大吉,我可以躺着睡大觉了,甚至可以吃喝玩乐了”。但是看净土宗的祖师,无论是善导大师、道绰大师、印光大师,他们有了信愿之后还是那么用功,甚至是超乎常人地用功,这怎么理解呢?答:这个问题问的是,往生决定之后就会面临懈怠的问题,觉得可以睡大觉了,可以少念佛了。从这个问题本身来看,其实反映出一个人信仰净土法门之后的本性
问:在生活中如何区分业习、业障和魔障?答:总的来讲,业习、业障和魔障都是负面的,都是修行的障碍。但是,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异的:业习是习性,比较轻;业障和魔障是障碍,不是习性,已经产生果报了。业习只是行为习惯,不是障碍,但是一旦果报现前了,就成为业障;如果果报没现前,就只是习性,只是因,是过去的业力形成的习性。善导大师在《观经疏》里讲“正使尽未尽,习气亡未亡”,习气就是业力的习性,还未完全消亡,跟业力
问: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里解释“大阿罗汉”,说“复有慧解脱、俱解脱、无疑解脱三种不同,今是无疑解脱,故名‘大’”,请问如何理解“无疑解脱”?答:“慧解脱、俱解脱、无疑解脱”是阿罗汉的三种德能,这里的“无疑解脱”是就阿罗汉本身来讲的,不是针对净土法门来讲的,就是说阿罗汉已经消除疑惑了。但是来到净土法门之后,蕅益大师特别讲“今是无疑解脱,故名‘大’”,之所以称为“大阿罗汉”,是因为具有“无疑解脱”,
问:师父,您说净土三经的展开次第与一代时教的展开次第基本一致,请再深入讲解一下。答:这是一种对比说明。关于净土三经的说时先后,因为经文开头都说“一时”,所以我们也不知道每一部经都是什么时候讲的,但是后人总想排一排先后顺序,那么大家基本都认可一种说法,认为《无量寿经》是最先说的,《观经》是随后说的,《阿弥陀经》是最后说的。当然,也有人在私下研究,想判断这种说法是否准确。有的人看《无量寿经》的其他译本
问:蕅益大师讲厌欣,说“厌秽须舍至究竟,方无可舍。欣净须取至究竟,方无可取”,但凡夫都是虚妄心,总会有偷心,比如我现在说“我彻底归命阿弥陀佛,我要求生极乐世界”,但是遇到境缘,内心还是会受影响,偷心是死不尽的,也难以做到“舍至究竟”。请问师父,“舍至究竟”的本质是什么呢?答:我们不能用通途法门的理论来理解这个取舍,如果是通途法门的取舍,就涉及心性的问题,就会落入断除烦恼、习气当中,那样就变成一种修
问:《弥陀要解》讲“一一行成,皆生净土”,师父解释说“成”就是具足信愿,具足“三心”,而且“三心”通诸行和弘愿。但是之前也讲“三心”是正因,持名是正行。既然“三心”通诸行,诸行就是念佛之外的其他行法,请问如果信愿具足的话,修其他诸行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吗?答:“一一行成”的“成”是指信愿具足,当然也包含诸行本身,“行成”就是指诸行成就,比如修三福,三福成就了,或者修定善,定善成就了,然后又具足信愿,这
问:第十二、十三、十七、十八愿之间是什么关系?答:成就名号的是第十二、十三愿,就是无量光、无量寿,这是名号的源头。第十七愿是让众生得到名号,因为第十八愿讲“十方众生,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”,那么十方众生怎么才能“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”呢?这就需要缘,这个缘必须成熟,然后众生才会“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”。第十二、十三愿成就的时候,第十八愿也成就了,因为四十八愿是互相关联的,既然无量光明成就了,光明就能摄取
问:以前听别的法师讲善导大师和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,都是从两者差别的角度来讲的,如何从两者共性的角度来理解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呢?答:学了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,再了解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,我们这次讲解《弥陀要解略注》,主要是从共性的角度来讲的,主要有两个目的,一是让大家对净土法义的理解更稳当,二是增加一种理解净土法门的思路,所以我们就从共性的角度来讲解。了解两者的共性之后,接引众生就很方便,就多了一个渠道
问:蕅益大师讲信愿持名,那么动物念佛往生也是靠信愿吗?答:那叫“自然之所牵,往生安乐国”。“信愿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。一是通过熏修法义而有信愿,就像我们一样,通过闻法产生信愿。二是直接念佛,潜通佛智,其实心中也有信愿,但这个信愿不是靠思维、理解获得的,而是接受了这句名号,而且也不是因为理解了才接受,而是喜欢念佛。比如有的人就是喜欢念佛,听到佛号就欢喜,不需要靠思维,这就说明他认可、接受这句佛号了
问:念佛三昧是很高的境界,一般人做不到,既然如此,善导大师还判《观经》以念佛三昧为宗,这应该怎么理解呢?答:“念佛三昧为宗”,这句话出自善导大师的《观经疏》,他判《观经》以念佛三昧为宗。“三昧”是佛教的通用名词,无论修什么行法,只要修行相应,就可以称为“三昧”,“三昧”就是“相应”的意思,就是有定有慧;如果只有禅定,没有智慧,就不叫“三昧”,只是禅定功夫而已。所以,“三昧”就是定慧等持,与法相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