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师父,您说净土三经的展开次第与一代时教的展开次第基本一致,请再深入讲解一下。

答:这是一种对比说明。关于净土三经的说时先后,因为经文开头都说“一时”,所以我们也不知道每一部经都是什么时候讲的,但是后人总想排一排先后顺序,那么大家基本都认可一种说法,认为《无量寿经》是最先说的,《观经》是随后说的,《阿弥陀经》是最后说的。

当然,也有人在私下研究,想判断这种说法是否准确。有的人看《无量寿经》的其他译本,有的译本里就讲到阿阇世王子,所以就得出一个结论,认为《观经》是最先说的,其次是《阿弥陀经》,最后是《无量寿经》。当然,这种观点比较少见,只是有人私下在提。

其实这些都要详细考证,要把净土三经的译本放在一起,然后花时间和精力去考证,不是根据世间的历史来考证,而是根据经典本身的内容来考证。佛经都会涉及相关人物,把这些人物的先后顺序理出来,从而确定净土三经的顺序,然后才知道净土三经的法义展开次第。

我们还是按照常规的说法,就是先说《无量寿经》,再说《观经》,最后说《阿弥陀经》,因为这种说法的理论依据比较充分,比较容易接受。那么,按照这种顺序来看,《无量寿经》就是根本经典,它是完全围绕着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修行、果地的成佛和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来讲的,这是净土法门的源头。

《无量寿经》是讲净土法门的来源,那么众生怎样信受并修学净土法门呢?虽然《无量寿经》讲了很多理论,但是大家不知道修行方法,因为《无量寿经》讲的都是理论,比如四十八愿,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,最后还讲了五恶、五痛、五烧,但是怎么修行呢?好像没讲。虽然“三辈文”里讲了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”,但是只有这一点儿,还不足以让人安心,这样就达不到摄化的效果。

那么,佛讲《观经》,所谓“广开净土之要门,显彰别意之弘愿”,这就是换了一种思路来讲。先讲定善、散善,为什么?因为定善、散善是凡夫的行法,不是圣人的行法,圣人修的是菩萨行或四谛法。凡夫修定善、散善,这是常规行法,是从通途法门里演变出来的行法,包括大乘和小乘,但是凡夫修行就变成了凡夫的行法,声闻、缘觉修行就变成了声闻法、缘觉法,这是由根机决定的。

《观经》摄受什么根机呢?善导大师说是“一切善恶凡夫”,善恶凡夫的行法就不出定散二善。释迦佛在《观经》里把定散二善的根机一网打尽,用十三定观摄受定善根机,用三福摄受散善根机。

那么,十三定观最重要的是哪一观呢?就是第九“真身观”,观佛身,这是根本。我们看十三定观,有通观,有别观,有正观,有杂观,其中第九观是根本,它凸显的就是念佛,所谓“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众生摄取不舍”,这就叫“广开净土之要门,显彰别意之弘愿”,说要门的目的是为了彰显弘愿。

既然最重要的一观都在讲念佛,可想而知念佛的重要性,所以其他观自然都是导归念佛的,其他观都是作基础、作铺垫的。就像五种正行,读诵、观察、礼拜、赞叹供养是助业,称名才是正定业。在学修阶段,先读诵经典,拜佛,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,以及赞叹供养,但并不是靠这些往生,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并信仰阿弥陀佛,最终进入正定业,就是念佛。

在十三定观当中,其他观都是给第九观打基础的,比如观日出,目的并不是观日出,而是让我们的心慢慢沉淀下来,为后面的真身观打基础。如果不从第一观慢慢地修,我们的心根本定不下来,如果心定不下来,真身观就观不出来,这样十三观就无法建立了。一定要从浅入深,从辅助的观想一直到最真实的真身观。

真身观讲完了,按道理就该收尾了,但是佛又降了一点儿,又讲了观音观、势至观等其他辅助的观想,这就是前后辅助中间。真身观是核心,真身观就是凸显念佛,这就说明定善要归入念佛。

然后佛又讲了散善,就是三福九品,在九品开头先讲了“三心”,这就定调了,一下就把往生的正因提出来了。

讲完三心之后,又讲了众生的根机,就是九品,其中上三品是大乘善凡夫,中上品、中中品是小乘善凡夫,中下品是世善凡夫,下三品是十恶、破戒、五逆的凡夫,这就是显示根机的差异。其中,后四品都讲到了念佛,在散善里讲念佛就比较多了。

在定善里讲念佛的只有真身观,在其他观里只是隐隐约约地提到念佛,像第七“华座观”就讲到阿弥陀佛伫立空中,然后韦提希夫人就得到无生法忍了,虽然没有直接讲念佛,但是跟阿弥陀佛有关,因为是见佛得忍,这是信忍、喜忍、悟忍,见到阿弥陀佛的那一刻就信入了,就得忍了,就决定往生了,这是凸显佛力的不可思议。

那么,我们看《观经》的开显,它是用不同的行法来摄受不同的根机,然后导归念佛,在最后的流通文里,佛就付嘱阿难“汝好持是语,持是语者,即是持无量寿佛名”,这样就把《观经》收回来了。所以,《观经》是先广开定散二善,最后再收回来,收到一句名号当中,这就是开合关系。

再看《阿弥陀经》,《阿弥陀经》有两句话最重要,就是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,还有“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”。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是否定非因,“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”是确立正因。少善根福德对应的是什么?就是对应要门。

《观经》的流通文只讲了执持名号,之前讲了那么多行法,但是佛都没有付嘱,最后只付嘱持名,至于为什么只付嘱持名,《观经》没讲,所以这里面还有义理没发挥彻底,还有很多话没讲出来,因此就放在《阿弥陀经》里讲,《阿弥陀经》就是直接承接《观经》的。

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里讲“故于第十六(观?)大开称名之门”,《阿弥陀经》就是从第十六观里开出来的,专门针对第十六观大开称名一法。第十六观就是下品下生,他是五逆十恶的人,针对下品下生开显念佛的义理,把念佛的义理发挥出来,专门讲念佛,这样就把《观经》最后意犹未尽的义理讲清楚了。

所以,《阿弥陀经》就是用对比的方式,先说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,这就把《观经》讲的要门否定了,抛开了定善、散善,归入执持名号,这跟《观经》结尾的地方就连上了。然后再讲念佛,怎么念呢?就是“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,若四日,若五日,若六日,若七日,一心不乱: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;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”,这就把净土法门的核心凸显出来了。最后再用六方诸佛的证诚来稳固大家的念佛往生心。

所以,净土法门就是从《无量寿经》到《观经》,再到《阿弥陀经》,这个思路就出来了,先讲四十八愿,把源头讲出来,再以定散二善摄受群生,然后回归净土,最终落实到念佛往生。

关于净土三经的布局,一般不容易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,但是用天台宗的“五时”来理解就很清晰。“五时”可以浓缩为“三时”,为什么?因为净土宗的正依经典只有三部,所以就把五时变成三时:第一个是“华严时”,中间的“阿含时、方等时、般若时”算一个,最后是“法华涅槃时”。

《华严经》是纯说一乘佛法的,它只说一真法界和佛的功德,所以《华严经》的当机众是菩萨,菩萨才跟一真法界相应,声闻等小根机的人都不能修一乘佛法。但是,这样高超的教法普通大众接受不了,这只是反映出佛的本意,佛来到世间就是要让众生得到一乘佛法的利益。但是一乘佛法只有菩萨才能理解,凡夫理解不了,小乘也理解不了,所以接下来佛就讲了声闻法,一步一步引导,从小乘经典到方等经典,再到般若经典,般若经典就是圆融的,它能把众生的错误知见通通融化。

般若是大乘熟教,因为大乘的心性已经成熟了,就要进入圆满的教法了,但是必须先经过般若的淘汰,般若就相当于要门的收尾,这是关键点,它把前面的差别、分歧、高低、偏见全部贯通了,成为一个整体。

具有般若思维之后,就可以进入“法华涅槃时”了,这时候再收尾,所有的方便都要归入真实,这就是天台宗讲的“会三归一”,会三乘归于一乘。“会三归一”类似于《观经疏》讲的“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,望佛本愿,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”,舍定散二善,归入一向专称。

最后说《法华经》和《涅槃经》,这是说明众生成佛的根本道理,“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”,整个佛法只有一乘佛法,没有三乘,这就把三乘否定了,只有一乘佛法,众生都可以成佛,这样释迦佛出世的目的就达到了。

从这三个时间段来看,“华严时”是直接托出佛的本意;到了第二个时间段,佛降低身份,为众生开显种种教法;最后又收回来,归入核心。其实,最后的“法华涅槃时”跟“华严时”讲的理论一样,果位也一样,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。

有很多人在讨论“到底是华严宗好还是天台宗好”?其实它们只是教理体系有差别,开显的方式不同,形成的宗派也不同。天台宗认为华严宗不圆满,华严宗也认为天台宗不圆满。华严宗认为《华严经》讲的是“别教一乘”,而《法华经》讲的是“同教一乘”,这是有差别的。我们内部还学习过《华严五教章》和《天台四教仪》,把这两个宗派一对比,各有利弊,各有说辞,都是站在自宗的立场来论述的。其实,从究竟意义来讲,它们讲的理论都一样,只是开显角度不同,立场不同,但都是为了凸显自宗的优势,都能自圆其说。

但是,无论是天台宗还是华严宗,它们都认可一点,就是二者都是一乘佛法,这是相通的。

那么,我们用这个关系来衡量净土三经,《华严经》就相当于《无量寿经》,阿含、方等、般若经典就相当于《观经》,《法华经》《涅槃经》就相当于《阿弥陀经》,这就是三时的对应关系。当然,这不是说理论相当,而是说时先后相当,用意相当。

《无量寿经》开显了四十八愿,把净土法门的来源说出来,然后佛又应机开显了《观经》,最后否定了少善根,把定善、散善的众生都导归到念佛一法,这就回到《无量寿经》了,首尾呼应,浑然一体。所以,我们用天台宗的“五时”来理解净土三经的说时顺序,就能感受到佛说净土三经的构思。

当然,这是凡夫从文字角度来分析的,如果再扩大一点儿,佛最初说法的时候,就已经在说净土了。佛讲《华严经》,最后就归结到极乐净土,所以《华严经》本身就把净土法门凸显出来了,一乘大法最后归入念佛往生,可见最究竟的无上大法还要靠净土法门来圆满。

《无量寿经》也是如此,佛讲完四十八愿之后,三辈众生都是一向专念无量寿佛,这个宗旨也彰显出来了,只不过一般人不容易看穿,而且《无量寿经》的当机众都是弥勒菩萨这样的根机,凡夫很难理解,所以佛就降低标准,讲了《观经》。《观经》一开篇就讲韦提希夫人遇到不孝之子,这个场景一出来,普通大众就觉得很亲切,所以净土法门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摄受这样的根机,摄化苦恼众生,这样净土法门就跟普通大众接轨了。

所以,我们看净土三经的说时先后,这里面包含了佛的深意,佛说净土三经有不同的用意,但是最终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善导大师说的“如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愿中,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。又如《弥陀经》中,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。又,此经定散文中,唯标专念名号得生”,都是专念名号,这就是净土宗一贯的宗旨,这三部经的内容虽然不一样,但是目的、行法、宗旨都一样。

天台宗判的“五时八教”也是如此,虽然释迦佛讲了很多教法,但最终目的是要说一乘法,所谓“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”,这就回到一乘佛法了。同样,净土三经最后也回归念佛,所以净土三经的思路跟一代时教的思路是相通、相似的。这就是用通途法门的架构来看净土三经的布局,可以获得一些启发。当然,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理解净土三经之间的关系,不过用天台宗的“五时”来理解,相对比较容易,也有对应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