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《弥陀要解》讲“一一行成,皆生净土”,师父解释说“成”就是具足信愿,具足“三心”,而且“三心”通诸行和弘愿。但是之前也讲“三心”是正因,持名是正行。既然“三心”通诸行,诸行就是念佛之外的其他行法,请问如果信愿具足的话,修其他诸行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吗?

答:“一一行成”的“成”是指信愿具足,当然也包含诸行本身,“行成”就是指诸行成就,比如修三福,三福成就了,或者修定善,定善成就了,然后又具足信愿,这样就是“一一行成,皆生净土”。

三心是根本,所有的行法都要以三心作为往生正因。善导大师解释三心的时候,说三心通定散二门。在《观经》里,三心本身是说在散善当中的,就是在上品上生之前,那么从定善到散善,中间加了一个三心,所以三心就贯通了定散二善,这就说明三心通诸行。所以,三心不是只通散善,而是通于所有的修行方法。

但是,善导大师又讲“三心是正因,持名是正行”,或者说“信愿是正因,持名是正行”,这跟“三心通诸行”有没有关联呢?其实,这是要说明一个问题,说“三心是正因,持名是正行”,这是讲净土三经的宗旨,三心就是正因,持名就是正行。既然持名是正行,其他诸行算什么呢?就不算正行了,而是方便之行,目的是广开净土之要门,方便摄受众生。所以,跟正行相比,它们就是杂行,因为夹杂了众生的贪、瞋、痴烦恼,这些行法不清净,不圆满。

既然如此,有人就问:“杂行夹杂了贪、瞋、痴烦恼,但是持名也会夹杂贪、瞋、痴烦恼,为什么持名就成了正行呢?”因为名号不受凡夫贪、瞋、痴的影响,杂行就会受贪、瞋、痴的影响,如果夹杂了贪、瞋、痴烦恼,所修的就是有漏善法。比如行善积德,或者修三福,一旦落入贪、瞋、痴烦恼当中,就是虚假之行、杂毒之善,就不能成为往生之行,只有通过三心才能建立往生之因。

但是念佛不一样,念佛是往生的正行,因为念佛是靠佛号的功德,佛号功德不受凡夫贪瞋烦恼的影响。虽然我们还有贪瞋烦恼,根机也还是原来的根机,但是名号功德不受我们贪、瞋、痴的染污,这就是《阿弥陀经》讲的“彼佛光明无量,照十方国无所障碍”。

修杂行就有障碍,就会被烦恼障碍。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,叫“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”,这就成为障碍了。但是,即使我们起了瞋心,也不会影响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,所以念佛是正行,是正定业,是决定往生之业。

所以,讲“三心是正因,持名是正行”,这是从净土宗的宗旨来讲的。如果从方便的角度来讲,也可以讲三心通诸行,诸行也是往生的行法,只不过这个行法不确定,就看能不能成就了。也就是说,如果修诸行,首先诸行本身要成就,另外还要具足三心,这样才能成为往生之业。

所以,往生的行法可以分为念佛和诸行两种,只不过念佛是根本,是正定业,是决定往生之业;如果修诸行的话,必须在三心具足的前提下才能成为往生之业,而且诸行必须修行成就,比如修三福,就要三福成就。所以,相比之下,念佛就非常简单、容易了,任何人都可以念佛,而诸行就不是人人都能修的。所以,念佛更简单、容易,而且功德最殊胜;诸行难修,而且功德不殊胜:这就是它们的差异。

往生的正行在于念佛,这是决定不变的行法,任何人念佛都能往生。但是修诸行就不能保证往生了,它是不定的,可能往生,也可能不往生。而且修诸行很难具足三心,为什么?因为是把诸行作为往生之因,如果修行成就了,信心就具足了;如果修行不成就,信心就建立不起来,这样三心就不具足,往生就难以成就。

所以,善导大师说“修杂不至心者,千中无一”,“不至心”就是缺少至诚心,说明信心不足。为什么修杂行就不至心呢?这就说明修杂行的人很难具足三心,因为他对佛力的了解不够深入,所以他的行法难以成就。

问:善导大师说“修杂不至心者,千中无一”,并不是完全不能往生,如果能修得三昧,就容易具足信愿,并不是百分之百不能往生,可以这样理解吗?

答:可以这么说。靠自力修行的人,有的也能往生,不是一个都没有,但是要具备几个优势:一是修行很好;二是往生心切,真的愿意往生,出离心非常强;三是知道佛力,而且对佛力多少有信仰。

像智者大师,他是学天台宗的,但是他也往生了,因为他的行法成就了,而且他也有净土信仰,这样就容易往生;如果行法不成就,净土信仰也建立不起来,那就很难往生。所以说“修杂不至心者,千中无一”,修杂行的人往生的难度非常大,三心很难具足,行法也很难成就,跟念佛没有可比性,念佛是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,是决定往生之业。

问:念佛跟修杂行不一样,修杂行受贪、瞋、痴的影响,念佛不受贪、瞋、痴的影响,那么观音菩萨也有遍照十方的光明,我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能不能往生呢?是不是杂行呢?

答:只有念佛是正行,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成就的。念观音菩萨能不能往生呢?也能往生。印光大师就讲,念观音菩萨的名号,愿意往生,也能往生,但它不是正行。

问:念观音菩萨的名号愿往生,是万修万人去,还是千中只有三五个人往生?

答:观音菩萨的名号也是真实的,如果愿意往生,也能往生,就看你对观音菩萨的信仰到底有多深了。如果真的愿意往生,而且相信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就能往生,那就能往生。所以,一切都要回到三心来理解,如果相信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能往生,那就没问题。

问:善导大师说“修杂不至心”,但是有的人修杂行也非常至诚,他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,这怎么理解呢?

答:这种人基本上也能往生。《无量寿经》的异译本《平等觉经》就讲,有的人修到中途有疑惑心了,认为没有极乐世界,也没有阿弥陀佛,但他还是坚持念佛,所谓“续念不绝”,只要他相续念佛,持之以恒,这就叫“上尽一形,毕命为期”,这样就能往生,最重要的地方在这里。也就是说,有的人很想往生,只不过他对净土法义的理解不够,但是只要他相续念佛,临终佛就会来迎接他,他见到佛就安心了。

如果不了解往生的理论,对往生的信心也不足,就可能无法坚持念佛,这就是变数,就是不确定的地方。有的人平常也很至心,但是一遇到特殊因缘,遇到业障,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,他就动摇了,这就往生不定。

修杂行不是绝对不能往生,而是往生不定,有可能往生,也有可能不往生,而且不往生的可能性非常大。所以,念佛是正定业,其他都是不定业。

《无量寿经》讲了三个词,就是“正定聚、邪定聚、不定聚”。念佛就入正定聚;修诸行就是不定聚,往生不定,但不是一定不能往生,而是有可能往生,也有可能不往生,这跟他的三心是否具足有关。但是念佛是正定业,只要念佛,相信念佛能往生,就决定能往生,跟个人修行好坏、业力多少没有关系。

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古代的往生传记,里面记载了很多案例,看上去是杂行杂修,但是也往生了。所以,杂行杂修不是完全不能往生,大家要了解这个概念,包括善导大师也没有否定这一点,他只是说杂行杂修往生非常难。

问:《平等觉经》讲的“续念不绝”,这种情况是不是没有信心?最后是不是生到边地?

答:是否生到边地,经中没有讲。他临终的时候有一个过程,他见到阿弥陀佛现前了,马上就忏悔,因为他之前怀疑阿弥陀佛,怀疑极乐世界,现在他见到佛了,心中就有惭愧之心,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念佛往生了。至于往生到哪里,经典一般不会讲得这么直截了当,只有《无量寿经》讲到“疑惑佛智,生彼边地”,其他异译本也有这样的含义。

关于“疑惑佛智,生彼边地”这句话,大家要善于理解,从前后文来看,它主要是为了说明明信佛智的利益,而不是为了说明疑惑佛智的损失。明信佛智就是莲花化生,所以目的是让大家明信佛智。但是有很多人不敢相信佛智,怎么办?佛就用对比的方法来说明,如果明信佛智就是莲花化生,如果疑惑佛智就是边地胎生。

像世间人教育小孩,有时候从正面教育,有时候从反面教育。佛讲念佛也是如此,有时候从正面讲,有时候从反面讲,这就是对比,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呢?是让我们明信佛智,而不是疑惑佛智。如果看到这句话还疑惑佛智,还认为“我疑惑佛智也能生到边地”,那就不可救药了,完全没有理解佛的用意。佛用这种对比的方式,目的是让我们选择明信佛智,而不是疑惑佛智。

至于疑惑佛智是不是生在边地,我们也不知道。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边地呢?如果按善导大师的判法,极乐世界只有报土,没有边地。但是也有一种说法,说边地就在报土当中,疑惑佛智的人往生之后见不到报土,见到的是边地。那么,往生到边地好不好呢?总比在娑婆世界好。

往生到边地的人,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?在边地见不到佛,但是观音菩萨会为他说法,只要他的疑惑心消除了,边地就消失了。也就是说,边地是疑惑心导致的,并不是真的有边地。其实现在也有很多人在边地念佛,因为总是怀疑“我念佛能往生吗?我念佛怎么没有感觉啊?我念佛,一会儿有信心,一会儿没有信心”,总是在怀疑、动摇当中,这跟佛就有一定的距离,就像在边地。

那么,想离开边地,要靠观音菩萨来解决,观音菩萨为他说甚深之法,他的疑惑心消除了,当下就从边地出来了。这就说明边地不是实实在在的境界,只是我们的内心没有完全打开,所以形成了遮障,如果遮障消除了,边地就不存在了。

善导大师不讲边地,只讲报土,因为极乐世界只有报土,没有边地。释迦佛讲边地,是为了消除我们的疑惑,让我们不要落入边地,不要疑惑佛智。弥勒菩萨讲“不敢有疑”,就是说明这个道理。哪怕我们智慧不及,理解不了,但是依然要相信佛的智慧,这就是“仰信”。

净土法门是信仰的法门,而不在于我们有多少智慧,就算理解不了也要相信,只要有信仰就是明信佛智,就能莲花化生,直入佛道。所以,它是要开显圆满的教法。净土法门是至圆至顿的法门,并没有留一个口子,并不是说“还有边地,往生之后还要到边地去”,佛号功德是究竟圆满的,众生乃至一念即得往生,所有的问题就不存在了。

如果不能一念信受,那就落入边地了,就会说“极乐世界也有边地,杂行杂修也能往生”,这样心思就会落入边地和杂行当中。如果是真正信仰净土法门的人,就是念佛往生报土,其他问题就不存在了。

在圆顿教法里不存在方便,这就是一乘法和三乘法的区别。净土法门是一乘佛法,蕅益大师讲“信愿持名,以为一乘真因。四种净土,以为一乘妙果”,这就说明净土法门是一乘佛法,一乘真因不可能得到三乘果报,也不可能生到边地,否则因果就不相应了。一乘之因一定会得到一乘之果,也就是成佛之因得到成佛之果。

从根本来讲,净土法门就是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至于其他的,都是对没有净土信仰的人讲的,有净土信仰的人不需要关注这些。

问:修诸行往生是不是属于第十九愿?

答:可以这么说。

问: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有什么区别?

答:第十九愿对众生根机的要求比较高,需要“发菩提心,修诸功德,至心发愿,欲生我国”,这是大乘根机的人,发菩提心就不是小乘了。“修诸功德”就是行法,“至心发愿”就是信愿,也就是“三心”。这样的人“临寿终时,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,不取正觉”,临终的时候佛一定会来迎接他。

为什么第十九愿讲临终佛来迎接,第十八愿反而不讲呢?其实第十八愿已经不需要讲了,因为第十八愿说“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,已经给我们保证了,我们一定往生,所以阿弥陀佛来不来已经不重要了,反正我们一定能往生,往生就包含了所有内容,所以临终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。

那么,第十九愿为什么要单独讲临终佛来迎接呢?大家要思考,要站在佛的立场来思考。佛为什么要发这样的愿?如果这个人对往生没有担忧,没有顾虑,对临终完全放心了,佛还需要发这样的愿吗?就不需要了。既然佛发了这样的愿,肯定是要解决众生的问题。

第十八愿讲“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,非常直截了当,“乃至十念”就决定往生了。而第十九愿是“发菩提心,修诸功德”的人,结果佛还发愿临终来迎接他。所以,有人就说第十九愿比第十八愿更殊胜,因为第十九愿是“发菩提心,修诸功德,至心发愿”的人,而且临终的时候佛来迎接他,而第十八愿只讲了“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,乃至十念”,其他什么都没讲,佛也没说临终来迎,所以从文字来看,第十九愿比第十八愿更高。

其实,这只是看表面,这就说明对佛力和名号功德不够了解,认为第十八愿不如第十九愿。第十九愿摄受的根机比较好,能“发菩提心,修诸功德”,虽然如此,但是还没有达到“闻其名号,信心欢喜,乃至一念,即得往生”。虽然他发愿求往生,但是内心还有疑虑,所以佛就要满他的心愿,要消除他的疑虑,保证临终的时候一定来迎接他,这样他才能安心。

有的人担心临终佛不来迎接,这就是没有吃透第十八愿。第十八愿明确讲了“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,已经保证我们决定往生了,而且是在我们闻名信受的那一刻就已经得到往生了,不存在临终再来迎接的问题,否则就多此一举了。

打个比喻,就像考大学,你已经提前拿到录取通知书了,开学的那天还要再通知你吗?不需要了。开学的时候,也不需要校长、老师来迎接你,因为你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了,可以直接去学校报到了。恰恰是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人,才期待校长和老师来迎接自己,说:“如果学校给我发个录取通知书该多好啊!”第十九愿就是还没有安心的人,这样的人才需要临终佛来迎接,好让他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