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学哪一个法门,都是一样的,首先文句上要过关。包括听法也是一样的,首先是要理解文句大意,先不谈发挥、延伸,最起码的就是“依文解义”。佛教有句话叫“依文解义,三世佛冤”,意思是说理解佛经不能单纯从字面上理解,要看到文字背后深远的意思。但是从学佛的基础来说,还得要依文解义,首先要正确理解文字意思。比如阿弥陀佛第十八愿,不依文解义的话怎么来理解呢?
沙弥律仪是属于出家人戒律方面的内容。“律”是指戒律,“仪”是指威仪,也就是包括戒律和威仪这两部分内容。当然这些内容重点是针对沙弥这样的身份,沙弥是刚出家还没有受比丘戒的一个阶段。沙弥律仪虽然是基础,但是很重要。比丘受大戒就是以这个为基础;比丘戒及威仪,也基本上是从沙弥律仪扩展、细化、丰富而来。“沙弥十戒”当中重要的地方,如“五根本戒”,是跟比丘戒一样。威仪方面,很多也是相通的,比丘的更多、更细。作
“僧”者,“僧伽”之简称,意译为“和合众”,有“大众”之义。《大智度论》曰:“僧伽,秦言‘众’。多比丘一处和合,是名僧伽。譬如大树丛聚,是名为林。一一树不名为林,除一一树亦无林。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,除一一比丘亦无僧。”《行事钞》曰:“四人已上,能御圣法,办得前事,名之为僧。僧以和合为义。”故知,四人为僧,和合为义。什么是“僧”?可能有很多人理解为“我是出家人,我就是僧人”,这只是从个人的身份来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