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史研究的缺失现状,是佛教界的一个普遍现状,从古到今都是如此。佛教的发展本身有太多历史,但是因为佛教人士偏重义理及解脱,所以印度乃至中国,对佛教历史都不重视,这是佛教在人类历史流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。尤其是印度,本来就不重视历史,缺少完整的历史资料,只有在经论中才能见到零星的、分散的佛教史料。


虽然世间没有印度史的记载,但是佛经中自然保留了相关的信息,所以要研究印度佛教史,从经典和一些著作当中可以看到一部分。如果看得多,就可以大概梳理出印度的佛教历史状况,所以佛经中实际上是保留了印度佛教历史的。当然,靠这些佛经还远远不够,所以中国到印度取经的大师们记录的资料,也成了恢复印度佛教历史的原始资料。


中国在这方面比印度相对好一些。中国比较尊重历史,注重记录历史的影响。中国古代有《高僧传》《译经史》《佛国记》《大唐西域记》,有禅宗的《传灯录》,等等,都是简单的历史资料。《高僧传》从南北朝梁朝的时候开始,一直记录到唐代的道宣律师,宋代也有《宋高僧传》。


中国虽然有简单的历史资料,比印度好一点,但是系统完整的佛教历史资料几乎没有,这也是佛教最大的一个问题。中国的每个朝代都有历史,能够保证把一个朝代从始至终发生的相关人事乃至制度、风俗、文化都记录下来;《二十四史》都是官方记载的。


但是记录佛教历史的人物就没有出现过,这是佛教的一个悲哀。


佛教是最有历史的,佛教历史也是最值得记载的,但是居然没有人去记载,这当然也是佛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。因为佛教注重理论,注重个人生死解脱,它不太关注佛教的影响怎么样,对后人怎么样。其实这应该是有大悲心的人,有宏观思想、能为佛教长久做事的人,才可能做这种事。


《中国佛教史》的作者蒋维乔有一段话,也能够说明这种现象:


我国佛教,自汉代输入以来,于教理方面,特别发达。


我国佛教自汉代输入以来,理论就特别多,也很发达。佛教来源于印度,但实质上佛教兴盛发达的地方在中国,印度的佛教早就衰微了,而佛教在中国依然长盛不衰;现在佛教的重镇、佛教的中心,还是在我们中国。蒋维乔说:


且有潜心冥悟,融合西来之义谛,独自成宗者,如天台、华严是也。


潜心冥悟就是通过修行,我们讲的静坐、禅思冥想,然后融合西来之义谛,西来就是达摩祖师的思想,达摩称为西来祖师,是从西天而来的。义谛都阐述在里面,就是中国有祖师把禅宗的理念以及禅心冥悟跟经典融合,独自成立宗派,就是天台、华严。他们依据《法华经》《华严经》,再融合冥想、冥思、修证以及禅宗的一些理念,合为一体,独自创立宗派。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特色,八大宗派的兴起,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现象。他接下来说:


至于历史,则数千年来,事实复杂,向无有系统之典籍,可供参考。欲从而研究之,正如暗中索物,不易获得。


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,很少有系统的典籍来研究、记载历史,所以要去寻找佛教的历史轨迹非常难,这就是佛教的一个现状。


此其故,由佛教徒缺乏历史观念,在印度已然,我国人亦受其影响也。


这就是说学佛的人缺少历史观念。这说明学佛人其实在人才方面是有偏颇的,世间人在这方面会比较齐全,什么人才都有:从政的,经商的,做文化研究的,做历史记载的,做制度制定的。那么佛门呢?佛门基本上人才就比较局限在几方面:研究义理的,注重实修的,修福报的,做艺术造诣的,比如建庙、修佛像的人,但是做历史研究的人非常少。


这是佛教史研究当中的一个缺失,大家有个了解。所以真正想找到一部好的佛教史不容易,因为佛教本身就没有。

来源 |《中国佛教史》导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