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门说明一下“史”的概念以及“史”的一些特点。

(一)“史”的概念

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当中,曾经发生过的人、事、物等,统称为“史”。因为中国有“家国天下为己任”这样的思想,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比较注重历史记载,这可能是中国文化能够长期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占主流,而儒家有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理想,这个理想必须要有历史记载作为借鉴。以史为鉴,这是历史的一个重要意义,因此中国人比较重视对历史的记载。官方很早就有太史、内史这样的专职人员,专门记录历史。


但是我们看佛教的发源地印度,就不太注重历史。印度人比较注重玄思冥想,就是我们现代人讲的空想。印度人不太注重物质层面的东西,他注重精神层面的。所以佛陀出生在印度,跟他们整体的国民素质应该也有关联。当时印度的外道盛行,而且这些外道绝大多数都是出家修行,并不在世间。因为他们比较注重冥想、打坐,对世间的人事物就不太注重,所以印度是缺乏历史记载的。如果没有中国佛教史当中对印度的记载,印度佛教史要得到恢复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
中国取经的僧人,像玄奘大师、法显大师,还有其他人,从印度回来之后,记录了大量印度的历史。那烂陀寺的发掘,就是通过玄奘大师记录的地理位置找到的,否则,我们连那烂陀寺在哪个地方都不知道。因为印度人不太注重历史,就导致很多文化没有传承。人、事一过,就完了、没了,产生不了社会影响、社会价值。


凡是记载、研究历史人、事等的著作,就称为史书,与之有关的学问称为史学,这就成为一门学问了,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这样专门的学问。但是佛门却缺少了这一点,所以佛门的历史书很难找。


我们现在能看到中国佛教史、印度佛教史。印度佛教史还是有出家人写的,比如印顺法师;其他佛教史绝大多数都是在家人写的,出家人在这方面缺少研究。


(二)“史”的特点

我们来看看中国最早的三部代表性史书,了解一下“史”有什么特点,以及记载“史”的方式是怎样的。第一部是《尚书》,第二部是《春秋》,第三部是《史记》。这几部书大家都熟悉,简单提一下。


第一部史书,《尚书》


《尚书》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,是中国第一部历史书,最早它称为《书》,而不是《尚书》,汉代才被称为《尚书》。这个“尚”实际上是上下的“上”,为什么叫《尚书》?就是上古的书,说穿了还是一部历史书。


汉代以后,《尚书》就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了。这就是它在文化当中的重要性,所以称为书经。这本书的作者、年代已经无法确认,可以确定的是在汉代以前就有了定本,说明这本书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成型了。


对现在做学问的人来说,有古《尚书》和今《尚书》之说;古《尚书》就是比较久远的,今《尚书》是后来改编的。到底哪一个准确呢?学术界有他们的研究。在学术圈有种说法,孔子曾经编撰过《尚书》。当然,这个说法也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,有些人不太认可这种观点。


《尚书》是以散文的形式写的,按朝代顺序来编排,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是怎么个记法。它大致分成四书,即《虞书》《夏书》《商书》《周书》,记录了四个朝代,即虞朝、夏朝、商朝、周朝。我们一般都知道夏商周,其实夏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,叫虞朝。


《尚书》大致有四种记录体式,即它记录的内容分为四类。第一个是“典”,就是典章制度,相当于国家的政策法律、管理制度,等等。第二个是“训诰”,是君臣之间、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词。它是分类来记录的,相当于告诫、训导之类的文辞。第三个是“誓”,它记录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,就是训诫大众、训诫官员,即记录皇帝和诸侯国、上下级的关系。第四个是“命”,是记载帝王任命官员、赏赐诸侯的册命,相当于任职的一个通告。


这本书的语言文辞比较古老,我们现在人可能看不懂。几千年前的古书,一些名词、术语我们现在的人都不知道,所以看古书比较难。


第二部史书,《春秋》


学儒家的人都知道,《春秋》是儒家的经典之一。《春秋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,编年体是史书当中的一种分类,它是按事情的经历记叙的,比较完整。什么叫编年体?就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,即今年发生什么、明年发生什么、后年发生什么,按年代顺序记录下来,就叫编年体史书。


《春秋》的原名叫《左氏春秋》,也称为《春秋左氏传》,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著。可能有些人认为是孔子写的,孔子不是这部著作的原作者,但他对这部书有改编、修订。


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期,鲁国是当时的一个国家。鲁国的左丘明就把其他各个国家报道的重大事件,按照年、季、月、日记录下来。他按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来记录,所以简称为《春秋》。


孔子对《春秋》进行了整理修订,使它成为一部有名的中国历史书,也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。有些做学问的人也管这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叫“春秋笔法”,因为它里面隐含了很多犀利的评论,但是又隐隐约约的。我们要了解历史的兴衰、成败、好坏,《春秋》就有它很深的意义在。


来源 | 《中国佛教史》导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