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灵岩遗旨》学习内容:

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

今之人,稍聪明,便狂妄,此皆不知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”之义。“为学日益”者:以圣贤之道德,蕴于我之身心。“为道日损”者:从兹严以省察,必致起心动念,了无过愆之可得也。否则便是书橱文匠,既非为学,何况为道?

前面讲道念若重,凡情自轻,那怎么道念重呢?就跟这里有关,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”。

学6.jpg

为学,就是做学问。这个“学”不仅仅是学知识,学问、道德、文章都在其中。为学要进步,每天都要有进步,有收获。为道要损,损的是什么呢?这就是前面讲的情执,情绪的、凡情的一面,见思烦恼之处,这个要损,要放,要越来越少。如果你学了之后道心没有增长,反而在退堕,那就是学的东西有问题。

“今之人,稍聪明,便狂妄。”这在民国时期就如此了,可能自古皆然,越聪明的人越狂妄。有句话叫“文人相轻”,文人之间互相轻视,互相瞧不起对方,都觉得自己的文章最好;写书法的人可能也是这样的,都觉得自己书法写得最好……有一技之长的人,往往会认为自己最擅长,以技傲人。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,以聪明傲人,以技术傲人,以文才傲人,这就是狂妄之病。之所以养成狂妄之病,根本就是不知道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”之义。这个是老子讲的,说明老子还是很懂人心,对世间也是看得非常透达。

学2.jpg

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,儒家、道家确实是有它值得肯定、值得传承的地方,同时儒家、道家也有互补的地方,儒家重入世,道家重出世,佛门呢?佛门是两者都有,很多人就不理解这三者的关系。佛门很多人说儒释道是一家,是不是一家呢?其实不是一家,还是有境界高低,只能说三家有共性。

儒家偏重世间法,伦理道德;那么道家重出世,重解脱,个人解脱去了,不问世间事了;佛门是两者兼顾,既要解脱又要入世,要利益众生,上求解脱,下化众生。因为它有这两重意境,所以它入世更深,解脱更高。

这就是佛法跟儒家、道家不同的地方。道家只求个人解脱,不入世,而不入世,这个解脱就有限度了。因为他没在入世的功德当中圆满体现出来,他的解脱就有限。如果研究理论的人来比较,道家有点类似于小乘佛法。如果道家的修行达到极处,有可能会破除我执证到小乘果位,他见思烦恼断尽,世俗一切都放下了。当然能不能达到,还是看他个人的修为,他要从欲界到色界,到无色界,这三界都过去了,那他就可以证得小乘果位了。

学3.jpg

就所有的宗教从表面看有差异,或者是名分不同,或者是教理不同……但是你拉到佛门整体来看,它有可能就在处于某一个阶段,在三界的某一个途径,它并没有超出佛法之外。它可以跟佛法相通,但是也可能背离佛法。相通,就是顺着它的宗教一直往上走,一直往上走,就有可能走到小乘佛法,最后到大乘佛法来了。

但是世间的其他学派、宗教能不能走上来?这就看个人因缘。有很多人把宗教作比较研究,他们会从几个方面讲:有些人说宗教天下一家,宗教都大同,都一样的,这个就是含含糊糊的,不分彼此,讲圆融,讲包容,从这个角度来讲的;还有一些人就故意的去分辨宗教的区别,这个宗教讲什么,那个宗教讲什么。其实宗教之间,它们有共性,也有不同点。这些共性和不同点,从某种角度讲,就是在一条主干线上,高低位次不同而已。用佛法把它拉通来看,每一个学问,每一个宗教都可以安置于相应的位置。

学5.jpg

为学日益”,这里的“学”,不仅仅是学内容、学理论、学文字了,“是以圣贤之道德,蕴于我之身心”,这是印光大师对为学日益的一个解释。通过学习,以圣贤的道德来蕴含、蕴藏在自己的身心当中,这就是我们做学问、出家修道的意义,你学东西不仅仅是学书本,学理论,而是要把圣贤的理论、道德融在自己的身心当中,能融过来,这个才算是已学到家了。所以学佛比学世间任何事都难,就在于此。你要把圣贤的这些要求落实在自我身心当中,这个难行道难就在这里。

“为道日损,从兹严以省察,必致起心动念,了无过愆之可得也。”就是讲反省自我了,要没有过失。“愆”就是过失、习性,包括前面讲的情执。你通过省察,起心动念都没有这些烦恼,那这就是为道日损。损于烦恼,损于业力。“损”,不是说我们很多人以为,为道日损就是我不用学了,很多人理解为道日损,就是我天天念佛,能为道日损,我啥也不用学,啥也不用知道。其实那个不叫损,那叫无明!你什么都不知道,什么都不学,就处于无明状态。

学4.jpg

“如果这两点做不到,就是“书橱文匠,既非为学,何况为道?”“书橱文匠”,就跟书柜一样,用来摆书的,我们人也成了书柜了,心里装了很多书。如果你把书的内容装到自己心里,但是你没有去修学圣贤之道,没有去省察反过,这样就成了一个文匠,写文章也可以,讲也可以,但是做不到!这就是聪明之人反而狂妄的地方,因为他没有德为根本来支撑自我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释智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