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灵岩遗旨》学习内容

道念若重,凡情自轻

学道之人,道念重一分,则凡情轻一分,此必然之势也。然未断惑之人,常须努力。若一放纵,旧病定至复发。见思惑断尽者,才好任运腾骧,无须制束摄持也。

“道念若重,凡情自轻”,学佛之人要道念重于凡情,世间之人是凡情重于道念。所以世俗人都讲人情世故、人我情感,佛门是重道念,不是重情感,这是修道之人和不修道之人根本的区别。包括我们出家,也是因为重道,而不是重情。所以世间人不理解学佛之人也在于此,因为两个根本观念,价值观都不一样,为道而来,那世俗人都是为情而生。

道5.jpg 

道念重的人,凡情就自然会轻。学道之人道念重一分,则凡情轻一分。所以这两者是成反比例的,道念重,凡情轻;凡情重,道念轻。那一个人道心轻重,其实可以看他世间的世俗之情,就反映得出来。

“然未断惑之人,常须努力。若一放纵,旧病定至复发”,这是针对没有断惑的人说的。惑有很多种:见惑、思惑、无明惑。惑,就是惑业,不明白的地方;见惑,就是知见上有疑惑,有不明了之处;思惑,就是我们思维的疑惑。众生在知见上形成一个观点,接下来思维、思想就有疑惑。众生有三大烦恼迷惑:见惑、思惑、无明惑,其中无明是核心,是根本。

断烦恼、出轮回,从哪里断?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断烦恼。很多人认为要出轮回,我只要不发火,我只要不贪瞋痴,好像就可以了。这是要断见思烦恼,才能出三界轮回。见、思烦恼断的人,才能证小乘圣人罗汉果位。

道2.jpg

所以当圣人那么艰难,就在于这个见思烦恼很难断,有八十八品见惑,八十一品思惑,见惑、思惑是非常多的。可能我们现在人连自己的见惑、思惑在哪里都不知道,学佛法难以证果就在于此。你的见思烦恼断不了,就根本证不了果,无论你多么努力,修苦行啊,精进用功啊,不睡不吃呀,那都没有用。这不是靠不睡不吃能解决问题的,是我们要把内心的知见、内心的想法彻底的断除。所以修道难,就难在于此,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这里——断见思烦恼。

那我们没有断的人,就需要“常须努力”。因为我们没有断烦恼,这个时候烦恼随时会作祟,烦恼会现前。“旧病定至复发”,这个就是我们要努力的地方。为什么要学习印光大师讲的这些敦伦尽分、素位而行,乃至闲邪存诚?其实,这个就是我们凡夫烦恼的根本之处。如果不通过学习,不通过克制,可能长期在烦恼当中你无法转变。旧病复发,这里的“旧病”当然不是身体的病,不是过去哪一个病,是我们这种业力之病、习性之病,随时都会爆发,见思烦恼随时会出来。

 道3.jpg

我们看有些人烦恼,基本上都是为同样的事情烦恼,就他这个病根没有除。喜欢吵架的人,见到人就会吵架;喜欢发火的人,遇到一点事就会发火。他为什么会发火?无论事大小,无论对什么人,因为他内心这个根本东西没转变。所以我们学道之人,要从内心深处去转变自我,当你内心的这些见思观念转化之后,你这些外在的事相就很好处理了。没有断惑之人,就要自我要求自己,我们不要求自己的话,很多烦恼习性就会失控。这就是学道之人要时时警惕自我。

那么反过来看圣人,“见思惑断尽者,才好任运腾骧,无须制束摄持也”,这就是两个境界不一样。当然我们学道、学佛之人,尤其出家之人,大家都想任运自在,无拘无束,没有人管,没有事做,安然自在,衣来有穿,饭来有吃,思衣得衣,思食得食这种意境,人人都想如此。但是这要靠什么人才能做得到?见思惑尽的人就做得到。因为他没有见思烦恼,他在任何场景都是自在的。“任运腾骧”,就他不会受约束,不会受世俗的牵绊。

道4.jpg

我们有情执,有烦恼的人,即使让你自由你也自由不起来,因为你烦恼会干扰你、伤害你,跟人说话,一句话说错了,两个人就吵起来了,你不想吵都不行。那为什么我们在很多时候,本来一件很小的事儿,大家彼此之间就会发生矛盾呢?其实过后一想,这个事毫不值得计较,根本不值得一提,但是在当时那种情景下,他就是要起烦恼,这就是内心的烦惑。要断惑,这个惑没有断,自自然然遇事就会迷惑颠倒。

那我们作为凡夫众生,没有断惑之前,所以需要收摄自己,那么克制一下自己,相对会避免一些与人之间的烦恼事情。凡夫是需要约束自我的,圣人就不需要了。当我们自己做到哪一步,你觉得你可以不用放任自我,可以悠游自在了,当然也可以。如果你真达到这种境界,别人怎么也约束不了你,甚至你在逆境当中你都能自在,那就是高境界了。就我们的自在,它不是显示在外在上,是显示在我们的内心状况,你真实没有见思烦恼了,那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自在,这是学道之人追求的真正的自在。

道6.jpg

我们看极乐世界的人就是这样的,他无染著心,无系缚心。无染著,就他内心不会被染著,不会被世俗的烦恼情见所染著;无系缚,他没有牵挂,没有系绊。《心经》讲的一句话:“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。”我们在世间的人,你只要心中有挂碍,就有恐怖,就有颠倒梦想。

像这次疫情来了之后,挂碍的多了,这就看得出来谁有挂碍,谁无挂碍。全国上下大家都在忧患之中,恐惧之中,这就人人都有挂碍。为什么有挂碍?这就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根本问题——生死问题了。这就是见思烦恼没有断,没有出轮回的人,平常我们所追求的自由,平常大家都觉得来去自由多好啊,现在就知道来去自由不好了。

这是从“道”和“情”的关系来说明,学道之人,要道念重于情念。这个情当然是多方面的,世俗的感情,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情感。情,它不一定是单纯针对某一个人,某一件事,我们凡夫众生就是因为情而生在娑婆。世间有一句话,也是佛门讲的,“爱不重不生娑婆”,就世间的世俗之人之所以轮回,就是因为情爱而来到娑婆世界,贪恋执著而放不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释智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