谦卑自牧 勿以聪明骄人
《灵岩遗旨》学习内容:
谦卑自牧 勿以聪明骄人
谦则不自满足,如海纳百川,空含万象。种种罪业,由谦而消。种种功德,由谦而成。
汝年二十一,能诗能文,乃宿有善根者。然须谦卑自牧,勿以聪明骄人,愈学问广博,愈觉不足,则后来成就,难可测量。十年前,谛闲法师有一徒弟,名显荫,人极聪明,十七八岁出家。但气量太小,一点屈不肯受。初次讲小座毕,拜其师,其师并未说他讲得不好,但云音声太小,由此一语便生病。而谛公之人,一味令彼心常欢喜,故傲性日增月盛。后由日本学密宗,彼所发挥密宗之文字,通寄上海居士林登《林刊》。其自高位置,已是唯有我高。后回国,至观宗看其师。谛公云:“汝声名很大,惜未真实用功,当闭三年关,用用功方好。”彼一闻此语,如刀割心,即日便病。次日带病往上海居士林,年余而死。死后不久,光到上海太平寺,林员朱石僧来,问其死时景象。言糊糊涂涂,佛也不会念,咒也不会念。此乃显密圆通、自觉世无与俦之大法师,以不自量,仗宿慧根,作二十三岁短命而死之糊涂鬼,岂不大可哀哉!设使显荫能不自高,谦卑自牧,中国学者,未能或超出其上者。光愍显荫以因此而死,为汝作前车之鉴。
这一段话我们很多人都要注意,“谦卑自牧”,尤其学道之人,谦卑是第一德。谦德,六爻皆吉,在《易经》里面讲的,六十四卦当中只有“谦卦”是吉无不利——只有吉,没有不利的。谦卑也可以讲是做人第一德,谦卑也是降伏我慢、我执的一个根本。
我们众生都有我执,怎么除我执呢?傲慢就是明显的我执,谦卑是第一个降伏我执的方法。谦卑到极处,到无我,那当然就究竟地除我执了。不过谦卑还没有达到佛门所讲的无我的境界,但是它是对治凡夫傲慢心的一个方法。世间人往往就是“聪明骄人”,自以为聪明,在别人面前就觉得高人一等,这是世俗人经常以此自傲的地方。
“谦则不自满足,如海纳百川,空含万象。种种罪业,由谦而消。种种功德,由谦而成”
功德是靠谦卑来聚集的,很多业障是因傲慢而产生的。佛门有一句话:
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。
瞋心,很多时候就跟傲慢有关联,慢心滋长,受不得委屈。谦卑就可以除我慢,除烦恼习性。所以印光大师讲善治习性,怎么善治?这些就是治习性的一些方法。
前面是总说谦的重要性,犹如海纳百川,世间人都知道这点道理。“谦受益,满招损”,读书的人都在背这些话,但是在处世为人的时候,就很难做到,所以说“纸上得来终觉浅”,书本上学的还是别人的,只有自己躬行、体会,才能得到。
“汝年二十一,能诗能文,乃宿有善根者。然须谦卑自牧,勿以聪明骄人”
接下来就举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。印光大师给谛闲法师民国时期一位弟子回信的时候,先是针对这位居士讲,“汝年二十一,能诗能文”,说明他有文才,并且“宿有善根”,但印光大师告诫他要“谦卑自牧,勿以聪明骄人”,就是要谦卑,要善养自己的德行。自牧,就是以谦卑来养自己的德行。人是需要有德行的,如果没有德行的话,傲慢就会滋长,反而会越有才就越危险。
“愈学问广博,愈觉不足,则后来成就,难可测量”
学问越广的人越要感觉到自己的不足,我们看古代祖师大德几乎都是如此的。现在的人没读几本书,就觉得自己学了不少。看古代祖师大德,越学越感觉到不足,因为越学才知道学问深广。世间有一句话叫“学海无涯”,学海无涯还是从世间法讲的,从佛法讲,更是深广无边,深到无底、广到无边。
“无底”,就是佛法能深到心的深处,凡夫众生对心的了解很浅,停留在表面。比如现在讲心理学,也都只能讲到凡夫的第六意识,稍微高一点的通过催眠术、梦境,可以深入到人的第七识。但是第八识、第九识,世间人听都没听说过,这就是佛法深的地方。
佛法为什么深?其实并不是佛法本身有多深,是人心太深。佛法讲的都是人心,我们的心是一个无底洞,永远摸不到边。凡夫活了几十年,自己的心在哪里都不知道;我们心里很多妄念、很多执着、很多烦恼,自己也不知道,所以佛法它深就在于此。对心性了解越彻底,智慧就越高,就越容易看懂佛法的教理。因为心性既深又广,无处不在,心是充塞虚空、包容法界、周遍沙界,虚空法界无处不在。
一般人理解的心就是身体里面的肉团之心,我那个心就一点点,心量小就在于此,我们都把我执的心当作我的心,这不是佛法讲的。佛心如虚空,没有边际,虚空就包容万象,所以万法都在心中。学问越广的人越感觉到不足,这是必然的。因为他学得越深、越广,就会发现还有很多东西不懂。尤其在佛门里面,无论他看多少书、学多少理论,都会感觉到不足。没有哪个人敢讲他把佛法透达完了。包括禅宗讲开悟的人,也不敢说他什么都懂了。因为佛门的智慧非常深、非常广,有根本智、有方便智、有后得智。
根本智,是禅宗比较注重的,是对心性的根本了解;对心性了达之后,还有方便智,方便是度众生的方便;还有后得智。一个人的德行、修行,断烦恼的种种智慧,对事理的观察等等,这些都需要深入法义,深入心性。
这位居士二十几岁就能诗能文,从世间讲就很有善根、很有文才了。但是越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,后来的成就才难可限量。
“十年前,谛闲法师有一徒弟,名显荫,人极聪明,十七八岁出家。但气量太小,一点屈不肯受”
这里就举了一个代表人物,十年前谛闲法师有一位徒弟叫显荫,人非常聪明,十七八岁出家,但是气量太小,一点委屈受不了,也不肯受。这可能是我们人年轻的时候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,人小,心量也小。因为没经历过磨难,对人世间的很多问题也没有遭遇过、经历过、感受过,所以心量不容易去承受外界的一些压力,这也是我们修道之人要自我警醒的地方。
“初次讲小座毕,拜其师,其师并未说他讲得不好,但云音声太小,由此一语便生病”
这里举了两个事例,第一个是他刚出家的时候,“初次讲小座毕,拜其师”,讲座就是小讲座,不是大讲,比如谛闲法师讲了之后,他在那里小讲,小讲做完了,去拜自己的师父。谛闲大师并没有说他讲得不好,只是说声音太小,这一下就生病不起了。我们现在很多人也会这样,稍微批评一下就受不了,就烦恼重重,甚至两个人就吵起来了。这也是一样的,一语生病,而且还是他师父说的。
“而谛公之人,一味令彼心常欢喜,故傲性日增月盛”
谛闲大师之为人呢,“一味令彼心常欢喜”,也可能是爱才心切吧,看到这个弟子聪明、有智慧、能讲,所以比较喜欢他,也比较偏于赞叹他,很少批评他。就谛闲大师本身对他已经是非常好的了,但是他“傲性日增月盛”,傲慢的性情就越增越强了。所以人有时候需要磨练,需要逆境,这个逆境无论从哪里来,都要有。当我们碰到逆境的时候,应该感到很高兴,终于有人能够磨我一磨,不然的话我们这个傲心是很难磨下来的,这个我执的心是很难克服的。
“后由日本学密宗,彼所发挥密宗之文字,通寄上海居士林登《林刊》。其自高位置,已是唯有我高”
后来,这位显荫法师到日本留学,去学密宗了。他在学习过程当中发挥密宗的文字,也寄到上海居士林,登在《林刊》,当时的一个报纸,在民国时期创办的。他才十七八岁出家,到日本也顶多二十几岁,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文章了。“其自高位置,已是唯有我高”,这个时候自己认为天下第一了,唯我独尊了。
“后回国,至观宗看其师。谛公云:‘汝声名很大,惜未真实用功,当闭三年关,用用功方好。’彼一闻此语,如刀割心,即日便病。次日带病往上海居士林,年余而死”
观宗寺,是谛闲大师居住的道场,在浙江宁波市。谛闲大师就对他讲:“汝声名很大,惜未真实用功,当闭三年关,用用功方好”,谛闲大师是学天台的,所以徒弟显荫是学通途法门,他自己到日本学密宗,就台、密两家都在学。台、密都是靠实修实证的,所以大师就劝他,名声很大但没有真实用功,要去闭关修行,好好用功。这本来是一番好意,也是对他真实的一个教导。
但是显荫一听,“如刀割心,即日便病”,受不了委屈就在于此。本身还不存在批评,只是让他去好好修行,这一下心里就受不了,当下就生病了。次日,就带病送到上海居士林,不久就死了,所以他是被气死的。
我们受一点委屈,病得比瘟疫病还来得快。人很多病、很多业障从哪里来?表面看是外在引来的,实际上是因为自己心量太小,受不了一点委屈,人也很容易被这些烦恼折磨死。
“死后不久,光到上海太平寺,林员朱石僧来,问其死时景象。言糊糊涂涂,佛也不会念,咒也不会念。此乃显密圆通、自觉世无与俦之大法师,以不自量,仗宿慧根,作二十三岁短命而死之糊涂鬼,岂不大可哀哉”
显荫死了之后,印光大师到上海太平寺碰到居士林的一个林员朱石僧,就问到显荫死时的情况,朱石僧说他死时“糊糊涂涂,佛也不会念,咒也不会念”。自认为是显密圆通,天下没有人能跟他比的大法师,死的时候佛也不会念,咒也不会念,糊糊涂涂就死去了。
我们现在念佛的人,哪天被气得要死的时候怎么办?还会想到念佛吗?可以问一下自己,在灾难的地方,生病的时候,烦恼的时候,我们是在为烦恼着急,还是在考虑念佛?不念佛不求往生的人,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明显,就只有堕三途了,在烦恼当中死去,绝对没有什么好的果报。本身很有善根,结果做了一个二三十岁的短命鬼、糊涂鬼,大可哀哉!
“设使显荫能不自高,谦卑自牧,中国学者,未能或超出其上者。光愍显荫以因此而死,为汝作前车之鉴”
如果“显荫能不自高,谦卑自牧,中国学者,未能或超出其上者”,说明印光大师还是很看重他的,确实是很有文才。上海居士林在民国时期,是很有影响的一个居士道场,他们办的《林刊》也很不错。显荫的文章能被看中,登在《林刊》当中,说明他确实很有见识。但就是因为聪明骄人,心量太小,反而果报很难堪。这就是我们做人要注意的,我们要“谦卑自牧,勿以聪明骄人”。
释智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