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求往生,是安身之道、安心之道
《灵岩遗旨》学习内容:
相晤已来,忽满六年。不但星霜屡更,即国历已非其旧。世相无常,诚可叹悼。接手书,知不废净业,洵足嘉美。而云身心不安之至,为境遇不嘉,致不安耶?抑或疾病缠绵,致不安耶?
若境遇不嘉者,当作退一步想。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,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。但得不饥不寒,何羡大富大贵?乐天知命,随遇而安。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,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?
若疾病缠绵者,当痛念身为苦本,极生厌离,力修净业,誓求往生。诸佛以苦为师,致成佛道。吾人当以病为药,速求出离。
须知具缚凡夫,若无贫穷疾病等苦,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,而莫之能已。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,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?孟子曰:“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”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,而人之只承天者宜顺受也。然孟子所谓大任,乃世间之爵位,尚须如此忧劳,方可不负天心。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,直欲上承法王觉道,下化法界有情。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,则凡惑日炽,净业难成。迷昧本心,永沦恶道。尽未来际,求出无期矣。古德所谓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争得梅花扑鼻香”者,正此之谓也。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,断不可起烦躁心,怨天尤人,谓因果虚幻,佛法不灵。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,所作恶业,无量无边。
《华严经》谓“假使恶业,有体相者,十方虚空,不能容受”,岂泛泛悠悠之修持,便可消尽也?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,痛念众生无力断惑,特开一仗佛慈力,带业往生之法门。其宏慈大悲,虽天地父母,不能喻其恒河沙分之一。只宜发惭愧心,发忏悔心,自可蒙佛加被,业消身安耳。”
“相晤已来,忽满六年。不但星霜屡更,即国历已非其旧”。这位居士跟印光大师相识相见以来,已经有六年了。世事变化无常,尤其在民国时期,变化很快。
“世相无常,诚可叹悼。接手书,知不废净业,洵足嘉美”。当然这位居士还好,他对净土的信仰没有变,能够坚持老实念佛,所以感到很欣慰。
“而云身心不安之至,为境遇不佳,致不安耶?抑或疾病缠绵,致不安耶?”这位居士身心不安,印光大师就问他,到底是环境不好,还是疾病缠身,书信里面没有明确讲。
“若境遇不嘉者,当作退一步想”。境遇就是我们的遭遇,人生在世间有很多不同遭遇,这时候就要退一步,退后一步天地宽!很多世间人都觉得出家人可能是境遇不佳,退到佛门来了——遇到波折、不如意的事,或者看破红尘、心灰意冷,就进入佛门。但佛门修行,是以道为重,由求道来出家的。在世间如果遇到境遇不佳,就可以退一步,恰恰也是修道之想。
“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,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。但得不饥不寒,何羡大富大贵?乐天知命,随遇而安。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,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?”这还是说的我们用什么心态来处理世间事,哪怕我们拥有的是很普通的命运,只要有饭吃,不饥不寒就可以了。现在有很多人讲——有饭吃、有佛念,足矣!
“相晤已来,忽满六年。不但星霜屡更,即国历已非其旧”。这位居士跟印光大师相识相见以来,已经有六年了。世事变化无常,尤其在民国时期,变化很快。
“世相无常,诚可叹悼。接手书,知不废净业,洵足嘉美”。当然这位居士还好,他对净土的信仰没有变,能够坚持老实念佛,所以感到很欣慰。
“而云身心不安之至,为境遇不佳,致不安耶?抑或疾病缠绵,致不安耶?”这位居士身心不安,印光大师就问他,到底是环境不好,还是疾病缠身,书信里面没有明确讲。
“若境遇不嘉者,当作退一步想”。境遇就是我们的遭遇,人生在世间有很多不同遭遇,这时候就要退一步,退后一步天地宽!很多世间人都觉得出家人可能是境遇不佳,退到佛门来了——遇到波折、不如意的事,或者看破红尘、心灰意冷,就进入佛门。但佛门修行,是以道为重,由求道来出家的。在世间如果遇到境遇不佳,就可以退一步,恰恰也是修道之想。
“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,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。但得不饥不寒,何羡大富大贵?乐天知命,随遇而安。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,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?”这还是说的我们用什么心态来处理世间事,哪怕我们拥有的是很普通的命运,只要有饭吃,不饥不寒就可以了。现在有很多人讲——有饭吃、有佛念,足矣!
“诸佛以苦为师,致成佛道。吾人当以病为药,速求出离”。这是佛法和世间法不同的地方。佛法是以苦为师,不仅是普通人的修行,乃至诸佛修行都是以苦为师。释迦佛来到娑婆世界,从出生到最后涅槃,其间也是示现以苦为师。在出家之前,他享人间之乐,当看到生老病死之后,就发心出家了。
释迦佛是见到生老病死后出家的,就是以苦为师的一个典型。早期修苦行,最后知道苦行非道,然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。我们世间来追求佛法的人,也是因为佛法的这种智慧引导,知道人生是苦。对人生有苦的认识,才会来追求解脱,追求离苦得乐,这是人的本性。普通人不愿意来信佛法,就是对世间的苦认识不到,把五欲六尘当作享乐。
“须知具缚凡夫,若无贫穷疾病等苦,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,而莫之能已”。我们普通人、凡夫众生,如果没有这些贫穷疾病等苦,那么整日就奔驰于声色名利之中了。所以生点病,遇到不如意的事,也并不是坏事,可以让我们放下世俗的名利之心来追求解脱。
“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,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?”人在顺境当中,就会忘记要面对的逆境了。春节前大家还很高兴,等到灾难疾病来了,就受不了了。
“孟子曰:‘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’”这段话大家都知道,就不细说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,重在增益其所不能。人都有不能、不足的地方,只有通过这种逆境,才可以增益我们的不能和不足。
这一点,是在人生的锻炼中,面对逆境的一个认知。逆境,正是我们要突破的地方!比如遇到一件事情,我们不愿意承担的时候,恰恰就是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通过锻炼来提升自我、改变自我的时候。
“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,而人之只承天者宜顺受也。然孟子所谓大任,乃世间之爵位,尚须如此忧劳,方可不负天心。”逆来顺受,这是印光大师一直强调的观点。孟子这段话讲的“大任”,还是世间的爵位。“尚须如此忧劳,方可不负天心”,就担当世间之事来说,都需要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;何况修行佛法,更是如此了。
“吾人以博地凡夫,直欲上承法王觉道,下化法界有情。倘不稍籍挫折于贫病,则凡惑日炽,净业难成”。说的就是,凡夫众生需要在逆境中来成就道业。我们能够来信佛,绝大多数人都是由逆境进入佛门,然后发心出家;只有少数人在顺境当中感知佛法。佛门讲“富贵学道难,贫穷布施难”,富贵的人身处顺境,能够学道非常难。
“迷昧本心,永沦恶道。尽未来际,求出无期矣”。如果不能逆来顺受,上成佛道,下化众生,那就只能永远沉沦了。
“古德所谓‘不经一番寒彻骨,争得梅花扑鼻香’者,正此之谓也。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,断不可起烦躁心,怨天尤人,谓因果虚幻,佛法不灵”。初学佛的人很容易犯一个毛病:很多人烧香、拜佛、诵经,求佛菩萨加持、保佑平安,念了几天佛发现没有改变命运,就觉得佛法不灵了,这是没意识到我们过去的业障。
“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,所做恶业,无量无边”。我们每个人的业障是无量无边的,在《华严经》有讲:
假使恶业,
有体相者,
十方虚空,
不能容受。
因为业障看不见、摸不着,所以很多人都不会觉得自己有业障。只要业障没现前,都觉得很顺畅;但业障一现前,人就受不了了。正因为众生业障如此之多,所以靠泛泛悠悠的修持,很难一下消尽。
那怎么办呢?
“所以释迦、弥陀两土教主,痛念众生无力断惑,特开一仗佛慈力,带业往生之法门”——这就是净土法门。
“所以释迦、弥陀两土教主”,释迦佛和弥陀佛是两土教主,这个观点跟善导大师相似。善导大师讲:
今承二尊教,广开净土门。
二尊即释迦、弥陀。释迦佛在娑婆世界是教主,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净土是教主。
“痛念众生无力断惑”,众生都是没有能力断烦恼的,在逆境当中、在娑婆世界,我们很难断烦恼,很难出离。因此:
“开一仗佛慈力,带业往生之法门”,所以净土法门是完全靠佛力,虽然有业障,但不影响往生。
“带业往生”,是《印光大师文钞》里面比较多的一个提法。单纯从文字看,一般会认为是往生还带着业。但是,印光大师单独有开示,所谓的“带业往生”,是指往生之前带业,往生之后则无业可带。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印光大师的一个净土观点。
这个观点跟善导大师的相似。善导大师讲“凡夫入佛报土”,就是任何人念佛都可以入佛的报土,跟阿弥陀佛同得无量光寿,跟观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一体。
因为净土法门有如此利益,所以印光大师劝这位居士要发惭愧心、忏悔心,蒙佛加被,可以业消身安。如果我们在世间身不安、知道自身业障深重、有惭愧心,只要求佛力加持、安心念佛、求生西方净土,就可以身安。
我们身不安的时候,唯一解脱的办法就是求佛力加持,来念佛求往生。念佛求往生,本身也是一个安,即安身之道、安心之道。心安了,身就安了。一般人身不安,根本原因还是心不安。
释智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