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敬之道 理事有别
释智随
《灵岩遗旨》学习内容:
居心则若贤若愚,通皆恭敬,不生傲慢。行事则亲贤远愚,取优去劣。如是则可免相染之弊,及挂误之愆。天下事,有一定之理,无一定之法。若不以情事而为定夺,如执死方子医变症,则生者少而死者多矣。必使情与理相合,法与事相契,则得之矣。
前面是讲关于恭敬的一些理论,这里就说明“恭敬之道,理事有别”。当我们面对烦恼、面对很多事务时,为什么恭敬心会消失?就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保护恭敬心的方法,那就要意识到,恭敬在理论上和事相上是有差别的。
可能在现实中,很多人存在一个疑问:佛门应该平等,怎么看哪里都不平等呢?其实平等是一个理,但是事相上会显现不同的方式。不然的话,一律平等反而会乱,因为人的根机不一样、情绪不一样,爱好不同、能力不同。比如一律让大家来当执事,那样会不会乱套?不能当执事的让他当,他就当不下来,但是从平等的角度讲,好像不让他当执事,就没有发挥他的作用似的。所以我们要知道,平等从理论上来说有相通的地方,但是在事相上有差别,理与事是明显不一样的。
先从恭敬这点来说明。“居心则若贤若愚,通皆恭敬,不生傲慢。”“居心”指自己的用心,我们对有德行之人和对愚痴的人,都要一样地平等恭敬。这是不分彼此、不分高低的,也是去我们分别心的一个方法,不需要分别好坏,对所有人都要恭敬。如果你有分别,在心态上有贤愚之分、好坏之分,那么傲慢心就起来了。所以要克服我们内心的问题,就要从居心上来克制,从理论上来克服我们的观念、习性、毛病。
但是在处事、行事的时候,要“亲贤远愚,取优去劣”,就是要亲近有德、有贤之人,然后远离愚痴、不明是非的人。为什么呢?这对自己有好处。前面讲过“十不求”,里面有一句话,“于人不求顺适”,就是跟人交往的时候,不求别人一定要顺从自己。因为跟人交往肯定有顺有逆,当别人不听你的,甚至来折磨你,这时候你要有一个平等的态度对待,无所强求。
但是在选择人的时候,要“亲贤远愚,取优去劣。如是则可以免除相染之弊”,“相染”就是互相污染。烦恼、习气是可以传染的。看到别人讲是非,自己就跟着讲了;当别人烦恼的时候,自己也跟着烦恼了;本来只有点不平之气,被别人煽风点火后,烦恼马上就直冲云霄了。所以,我们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,受他人的影响。当然,环境可能改变不了,但是人的选择可以自主,好的人多亲近,不好的人就回避。
这里的“贤愚”也不一定是说人的德行好坏,还有个因缘问题,比如说跟某些人缘分不太好,一见面就吵架,那你就回避一下,少接触,在自己胸前挂个“止语”的牌子,三天不说话,人家就不会来找你了。另外,末法时代我们可能都是愚人,避到哪里都避不了,那怎么办?就要学会保持距离,可取的、对自己有利的、能够增长道心的,就可以多亲近。比如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,那就学习他们的优点,取他们的可取之处;每个人身上都有弱点,那就回避他们的弱点,不要在弱点上去跟人家斤斤计较,发生冲突,这就是“取优去劣”。“及挂误之愆”,“挂误”就是贻误、连累,跟不好的人交往,肯定会彼此影响、彼此连累。
“天下事,有一定之理,无一定之法。”这就是告诉我们,学佛不要认死理。学佛法的人很多是比较认死理的,讲起来都是大道理,但是这些大道理在现实当中都不能够落实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丛林规矩,一拿出来在纸面上谈,都是大道理,都是对的,但现实生活当中,大家都守不了规矩,所以一拿出来就把人卡死了。那怎么办呢?在理上要知道,在事上就要按人来处理了,理一定,事无一定。
“若不以情事而为定夺,如执死方子医变症”,我们很多人执理论,不懂得人情世故,处理问题未必就能处理好。如果你拿着香板、拿着尺度去量人,结果发现人人都是要被迁单的,因为每个人都有问题,每个人在规矩面前都不能保证没有一点不犯。比如按戒律来讲,我们以后会学《沙弥律仪》,把戒律一学,就发现没有一个人是完人,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到,那怎么办?如果按规矩来,每个人都要被处理,这样就弄得天下大乱了。
所以处理问题,一个要兼顾到理,另一个要兼顾到情事,就是世间的人情世故、时节因缘,以此来定夺。先有一个理论标准,然后按照世间各种因缘来判断怎么处理,有一个分寸,有一个度,我们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。那么恭敬之道也是这样的,理论上恭敬,人人平等,但跟人打交道的时候,可以“亲贤远愚”。
如果是“执死方子医变症”,拿着固定的医方去治疗那些变化无常的病症,肯定是生者少、死者多。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用一个方子去治所有的人。当然,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可以治万病,但是实际上也有很多人不信,也治不了他们的病。
“必使情与理相合,法与事相契,则得之矣。”这就是恭敬之道,乃至学佛之道,乃至处世为人之道。“情与理相合”,既要讲道理,也要讲人情。这里的讲人情,是指要顺人情、顺人心。因为人心不合的时候,理就通行不了。理要与根机、与人相应,法要与事相契合。这是我们以后处事为人要特别注意的地方,不能讲死道理,不能一遇到事情就论理。论理的人,其实已经很明显有缺失了,因为事情矛盾都出来了,你正确又能怎么样?
当面对事情起烦恼的时候,理论就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怎么化解烦恼。如果是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,这时候理才比较重要。所以理和事之间要有一个权衡,知道什么时候讲理,什么时候讲人情世故。但我们很多人在这方面很难把握分寸,有些人纯讲人情世故,这样就会有私情在其中,不能服众;有些人只讲道理,不讲人情,“宁可老僧下地狱,不将佛法作人情”,这句话听起来挺有道理,但是拿出来就行不通了,不讲人情,怎么去度人呢?
后面印光大师也会讲到这个问题。因为人心是很难改变的,你用道理去说服人,只能度少量的人。讲道理的人,你可以跟他讲道理。但是世间有句话,“秀才遇到兵,有理说不清”,你跟那些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,有用吗?讲人情可能还有用,他们能够接受、能够顺从,这时候再去讲道理,他们反而能够转化。所以要改变一个人、影响一个人,不完全是靠道理,靠佛门这些统一的要求,包括戒律、规矩等能够解决的。我们看佛制定的戒律多严格,但为什么那么多人犯戒?不是戒律不好,而是人的根性不够,做不到,这就是人情问题了。所以佛法最终要回到人能接受的程度来看问题。
我们学净土法门,最大的优势就是有“机深信”,有了机深信之后,就可以了解众生的根机现状,众生能接受多少、消化多少,能够在理论上认同多少。如果他们佛法的基础很浅,要用佛法的大道理来要求他们就非常难。这也是佛门比较复杂的地方,佛门为什么有时候比世间还复杂?不是佛门本身复杂,是因为人心复杂。佛门不讲名利,不讲是非人我,但是人心非常复杂,而佛法的理论又深浅不定,他们可以认识浅,也可以认识深,所以观点、知见非常多。
从地狱到人天六道,从小乘到大乘,从圣道到净土,有多少观点啊!如果对佛法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,那碰到不同的观点就会吵起来,连知见都可以让人起烦恼,这就是我执和法执。所有的问题都是来自执著。人有我执,学佛后还有法执。法执也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很不和谐,起矛盾冲突。大的,是整个团队、整个教法的冲突;小的,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。你想去说服别人,别人想说服你,原因在哪里呢?我们就要知道,理与人、法与事要相应,这样这个道场才是通畅的。
那么恭敬之道也是如此,理论上要恭敬一切,事相上就要恭敬那些有德之人、对自己有帮助的人,这样恭敬就能够落到实处了,就不会没有标准了。如果说对一切都要恭敬,是不是那些干坏事的也要去恭敬他们?那就不需要了,我们心中有恭敬就可以了,对做坏事的人,怜悯他们、同情他们,知道他们也有佛性,本来也可以成佛,只是因为愚痴、迷茫、颠倒而造业去了,实是无可奈何,他们造业,就会受他们的果报。这时候我们要站在理、事两方面来思考问题,所以恭敬之道,包括佛法之道、为人处事之道,理论和事相这两者都要兼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