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间都说“知足常乐”,反之,不知足则常苦。


《佛遗教经》讲:“汝等比丘,若欲脱诸苦恼,当观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乐安隐之处。”要想脱离苦楚烦恼,“当观知足”,知足之法,就是离苦之法,是我们内心富足、安全、安稳之法。真正的贫穷不是没有钱,而是心灵贫穷。心不满足才是真正的贫穷,此与财富的多寡并无直接关系。


“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;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”

 

“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;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”

 

“不知足者,常为五欲所牵,为知足者之所怜憨,是为知足。”


在知足方面,大家所常知的就是孔子的学生颜回了。颜回的日常生活是一箪食、一瓢饮、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而回不改其乐。人之所以为忧的,常常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,如《无量寿经》所说:


少长男女,共忧钱财;有无同然,忧思适等。屏营愁苦,累念积虑,为心走使,无有安时。有田忧田,有宅忧宅。牛马六畜、奴婢钱财、衣食什物,复共忧之,重思累息,忧念愁怖。


不管男女老少,都为衣食钱财而忧,没有的希望有,有的希望更多,都在愁苦忧思当中。


人人都以为苦,而颜回乐在其中。颜回乐的是什么?是儒家的仁之道。乐道的人,就像在高空中飞翔的雄鹰,地面的一切对它都不能构成障碍。因为目光高远,志向辽阔,雄鹰才能享受飞翔的快乐,而乌龟只能在泥地里拖着尾巴艰难地爬来爬去。


可见,知足常乐,在于内心有道的支撑。念佛人的道是什么?是往生之道,是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六字名号,念佛人若能满足于此,安心于此,则内心自有富乐安稳。


《八大人觉经》说“多欲为苦”“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”。《佛遗教经》说:“汝等比丘,当知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恼亦多。”多欲之人,心逐于物,追逐五欲六尘的享受,若欲求不满,则生烦恼,因心不在道、心念妄动故。


而“少欲之人,无求无欲,则无此患”。因为“少欲之人,则无谄曲以求人意,亦复不为诸根所牵”。少欲之人,心常在道,其所用心,自然不会在人情、是非、人事上耗用其心,不会去维护人情以满足私利,也就不会妄心用事,被欲望牵着鼻子走。


故“行少欲者,心则坦然,无所忧畏,触事有余常无不足。有少欲者,则有涅槃”。


欲望就是刀口上的那滴蜜,看似很甜,实则是苦因,有割舌丧命之险。欲望能让我们内心浑浊、身心不安,而少欲者,因心无所挂碍,故能坦坦荡荡;因为心无所希冀,自然也就无所恐惧担忧。内心住于深法,自有法的功德利益滋润,所以并不觉得有所不足,有所乏少。


如妙叶禅师《宝王二昧论》所言:

一、念身不求无病,身无病则贪欲易生。

二、处世不求无难,世无难则骄奢必起。

三、究心不求无障,心无障则所学躐等。

四、立行不求无魔,行无魔则誓愿不坚。

五、谋事不求易成,事易成则志存轻慢。

六、交情不求益吾,交益吾则亏损道义。

七、于人不求顺适,人顺适则心必自矜。

八、施德不求望报,德望报则意有所图。

九、见利不求沾分,利沾分则痴心亦动。

十、被抑不求申明,抑申明则怨恨滋生。


妙叶禅师又说:“以病苦为良药,以患难为解脱,以障碍为逍遥,以群魔为法侣,以事难为安乐,以弊交为资粮,以逆人为园林,以施德为弃屣,以疏利为富贵,以受抑为行门,如是居碍反通,求通反碍……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。”


妙叶禅师的“十不求行”,可以说是不近人情,因为完全悖于常情,于普通人的追求完全相反,让人很难理解。但是大师为何要这样讲呢?我想有他对世态人情、对凡夫心的深刻认知与观照。因为我们所处的是末法时代,是五浊恶世,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业力,无量无边不可思议,而娑婆世界的本质就是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的,我们要想在这个世界追求无病、无难、无碍、无魔、易成、益我、顺适、回报、利益、清名,这种种想法本身就是妄念,就是无法满足的欲望,自然“多欲为苦”。


这就要回到善导 大师所讲的“机深信”:“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,旷劫以来,常没常流转,无有出离之缘。”罪恶生死凡夫在此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的娑婆世界,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呢?真正的离苦之道,唯在往生极乐。


世间除了生死,其他的都是擦伤。正如李元松所说:想追求无事,有生之年恐怕都不会有。


既然一切追求都是徒劳,不如放下身心一切躁妄但宝此“南无阿弥陀佛”称名往生一行,则千足万足,往生就行,自然也就知足而常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