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识“刚强难化的众生”
“浅识”是浅显的“浅”,“识”是认识的“识”。宗淳这段时间的学习,只浅显的认识到自己是刚强难化的众生,如果能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刚强难化的众生,说不定能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。可惜刚强难化啊。
学佛后常会听到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,难调难伏。这两个月学习《维摩诘经》,在这部经里遇到了原话。在香积佛品第十“彼诸菩萨问维摩诘:“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?”
维摩诘言:“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,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。”
发现原话在这里还是有点小激动的,引起了好奇。什么是刚强难化呢?在这之前宗淳没有思考过,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,怎么就刚强难化了呢?好像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。
后面维摩诘菩萨接着说:“言是地狱、是畜生、是饿鬼,是诸难处,是愚人生处。是身邪性,是身邪行报;是口邪行,是口邪行报,是意邪行,是意邪行报;是杀生,是杀生报,是不与取,是不与取报,是邪淫,是邪淫报;是妄语,是妄语报;是两舌,是两舌报;是恶口,是恶口报;是无义语,是无义语报………”
因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个性刚硬顽强,难以调伏,佛陀便宣说刚硬强烈的法语来摄伏调化此处的众生。
对于从小被吓大的孩子,即使听说地狱,也没有反应,发现了自己的心是硬的、麻木不仁的,如何说也不相信,这大概就是刚强。
可能释迦牟尼佛不是要吓唬我们,佛法是希望我们能够认识、留心自己的所言所思,不要陷入苦难之境。
这些字看似都认识,还是不太理解。维摩拮菩萨说这些是佛说的刚强之语,宗淳也感受不到它是刚强之语,此刻反省,这大概也是刚强,所以即使听了地狱、因果轮回,也不为所动。
这段时间也在学习《沙弥律仪》,《沙弥律仪》的上篇戒律门的前四条:一、不杀生,二、不偷盗,三、不邪淫,四、不妄语。和《维摩拮经》里说众生的刚强之语有相同之处:是杀生是杀生报,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,是邪淫是邪淫报,是妄语是妄语报。
济群法师说通过学习沙弥律仪,来改造我们的串习,什么串习呢?贪嗔痴的串习,为什么要改这些串习呢?因为这些串习是烦恼的根源,轮回的因。佛法最终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?解脱,最究竟的解脱,最究竟的身心自由。那怎么改造这些串习呢?首先要学习,建立正确的认识,然后按要求去做。戒律是基础,是在教我们如何去做一名佛弟子,如何开始正确的修行。
《沙弥律仪》的第一条是不杀生,最简单的从吃素开始,对很多人来说都会有困难,然后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。《沙弥律仪》里面对这些都有很详细的说明。当时学习的时候很不理解,为什么会把这些事讲的这么细。在慢慢的学习,去一件一件做的时候,发现是很不容易的,然而再做到一些后,发现心柔软一点儿了,理解了慈悲心,有一点谦卑恭敬之心。那心柔软后有什么用呢?心承受的弹力和空间增加了,玻璃心没了。随之得到的是什么?能理解他人、包容他人,然后烦恼少了,感受到岁月静好的自在,平淡的美好,不过一切都是无常。也是在实践的时候,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刚强。
同时也发现学习戒律,实践戒律,其实是在破我们的刚强,让我们柔软、慈悲。没有去学习戒律之前,会认为戒律是来约束自己,大家可以打破这个观念先去了解一下。
为何这么刚强呢?首先源于无明与贪爱的束缚。无明是在迷惑中失去了对真理的认知,无法觉察到自己真正的本性。贪爱则是固执地追求欲望和物质满足,因此难以超越世俗的束缚。
其次,在面临苦难和困境时,常常容易受到情绪的困扰。佛陀在《四阿含经》中指出,众生常因贪欲、愤怒和无明的干扰而陷入痛苦之中。这种情绪困扰使得众生难以从痛苦中解脱,进而使他们的心智变得脆弱,难以坚持修行。
认识到自己是刚强难化的心性,更坚定自己老实念佛的心,安心接受当下的状态,安心念佛,安心做事。最后做到自信教人信,真成报佛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