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在学习菩萨戒的过程中对宗喀巴大师所著《菩提正道菩萨戒论》也有了一些了解,此论是对无著菩萨《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品》的解释。宗喀巴大师依据大乘经典中有关菩萨之戒相,继承龙树菩萨、弥勒菩萨、无著菩萨等的菩萨戒思想,系统完善地阐述了菩萨戒的义理。此论是修学菩萨道的重要指南,现就论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及思想做简要介绍。

  一、菩萨戒之内容


此论中以九种戒相来概述菩萨戒内容,分别是:自性戒、一切戒、难行戒、一切门戒、善士戒、一切种戒、遂求戒、二世乐戒和清净戒。本文篇幅所限,现只对自性戒和一切戒做简单介绍。

(一)自性戒

在论中从其所具有的四种功德来定义:①是从他正受,②善净意乐,③犯已还净,④深敬专念,无有违犯。

由从他正受与善净意乐故,若于所学戒有所违犯,当生起惭愧心,由菩萨戒有犯已还净及初无所犯两种情况,能使持戒者离诸恶作。因此由自性戒能引发的惭愧心及防护功能,能使众生远离恶作。

在《梵网经菩萨戒》中说:“自性戒为一切佛本源,一切菩萨本源,佛性种子,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一切意识、色、心,是情,是心,皆入佛性戒中,当当常有因故,当当常住法身。是一切众生戒,本源自性清净。”

从二者对自性戒的描述来看,《菩萨戒论》是从戒的防护功用上解释自性戒,梵网戒是从戒的体性上说明自性戒。故可知自性戒是一切众生佛性的本源,具有防非止恶,成就法身的作用。

其他的八种戒则是从不同侧面对自性戒的分类,自性戒可认为是菩萨戒的体,其它则为体之相。自性戒含有四种利益。对声闻(律仪戒同七众别解脱戒)来说能渐息烦恼,灭诸苦苦;对菩萨则于自利时,即断二执,而证二智。又能饶益有情,进而能获大果胜利,成就佛道。

(二)一切戒

一切戒是戒相总体,是在家戒与出家戒所依,由各依所受学一切戒故,是名在家菩萨、出家菩萨。一切戒略说有三种: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。如是三戒,即三聚净戒,能摄一切菩萨所持之戒。别解脱戒律仪,降伏烦恼;静虑律仪,暂息诸缘;无漏律仪,永断一切。

3.jpeg

二、三聚净戒之相及其要义


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三聚净戒之相。

(一)三聚净戒之相

1.律仪戒

菩萨戒之律仪戒同于声闻七众别解脱戒,故修学大乘者应尊重守持声闻律仪。如《菩萨地》中所说:“律仪戒者,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。当知别解脱律仪,即是菩萨戒之支。”

另外,受菩萨戒时,未先受根本七众别解脱戒,菩萨律仪亦能生起。虽能生起,然应如法先依别解脱戒。是指当先受在家出家随一别解脱戒后,受菩萨三聚戒。若不尔者,即于佛说戒次第有所违越。如未受沙弥戒,即便直接受比丘戒。虽能生起沙弥戒,然不应这样,于修行有障碍故。是故受持大乘佛戒者,应于一切别解脱戒,尤应于彼出家律仪,爱护受持。

2.摄善法戒

《菩萨地》中言:“谓诸受菩萨律仪戒后,所有一切为大菩提,由身语意积集诸善,总说名为摄善法戒。”摄善法者,是自成熟,此戒以积集福善资粮为主,通过闻思,行六度之行。总之,所有引摄、护持、增长诸善法戒,称为摄善法戒。

3.饶益有情戒

饶益有情戒,指于诸有情能引义利,与作助伴;于有疾苦等者,侍病等,亦作助伴;应随于诸众生有利益处,如斯所应,为作义利。

 12.jpeg

(二)三聚净戒之要义

1.初律仪戒,应如别解脱及其广释所说而修学之。

2.摄善法戒,应于六心观察勤习。六心者,菩萨于摄善法戒勤习时,于六心而善观察,即轻心,懈怠俱行心,有覆蔽心,勤劳倦心,病随行心,障随行心。

此六心,前三心者,一向有罪;病随行心,虽复忍受,由心无有自在故,一向无罪;余之二心,或是有罪,或是无罪。

为暂息身心疲恼,为了勤修善法故无罪,若一切时放逸则有罪。障随心指乐于谈论等,有义利则无罪。若有染心堕于其中,则知有罪。

3.饶益有情戒,当观六处。《摄决择分》云:“若诸菩萨,于利益戒中,勤修习时,当正观察六处摄行。所谓自他、财衰、财盛,法衰、法盛,是名六处。”财衰、财盛,谓衣食等之断灭与增长;法衰、法盛,谓于胜法的闻思、修证有障碍或增益。此中自他,即是财法盛衰所依。

⑴此六处以利他为本,六处的进退,或是有罪,或是无罪,以他为重,以法为重,以此原则来指导持戒修行。

如修持中,自法衰,引他财盛,不应为;自法衰,引他法盛,不应为。自财衰,引他财盛,若不引自法衰,则应为,若引自法衰,此不应为。若自财盛,令他财盛,或他法盛,则应为。若自法盛,令他财盛,或令法盛,则应为。若自财衰,令他财盛,或令法盛,则应为。若自毁所学,引他财胜,令自法衰,则不应为,若令自财衰,他法不衰,不为有罪。

⑵又于利他中,有罪是无罪之判,分为三类。

一者,于有恩众生,随顺思想,以有染心,方便摄受,欲为朋党,当知有罪。

二者,于有怨众生,随顺怨想,发怨仇心,有秽浊心,当知有罪。

三者,于无恩无怨众生,顺中庸意乐,放舍意乐,当知有罪。

《摄决择分》云:“此三种戒,由律仪戒之所摄持,令其和合,若能于律仪戒精勤守护,亦能精勤守护余二。若于律仪戒不能守护,余二亦不能守护。是故若有毁律仪戒,名毁一切菩萨律仪。又云:“若有于此三种所受菩萨戒中,随有所阙,当知非护。”故三戒非一非二,应同持无别。因菩萨三戒乃自性之戒,从佛性功德流出,是圆满的法性本体,心地之戒,故应同时受持。 

5.jpeg 

三、关于受戒

受戒法分发心仪轨与受戒仪轨。龙树菩萨造发心仪轨,未有受戒仪轨。后藏地菩提贤师、无畏师子,融合龙树,无著戒仪,造受戒仪轨。《学集论》及《入菩萨行论》指出:“受行发心即为受戒。”宗喀巴大师言:“受学三世一切菩萨三戒,即谓受学菩萨净戒。”

受戒法有二种:有师法与无师法。

(一)有师法

1.辩堪受者

堪受者,应先了解菩萨三戒,然后发心受持。并观察自所意乐,非为他劝,非为胜他,如此名坚固菩萨,堪受菩萨戒。若修道有障众生,授戒时应随顺观察,若有过患,不度出家,当知无罪。若安住怜悠彼心,虽度出家亦无有罪。乃至如说出家,受具足戒,与作依止,摄为徒众,当知亦尔。

2.辩受者

授者,已发愿住戒菩萨,于大乘道,具有智力。于受戒时,启白语表,能持其文,开解其义。如是授者,可从受戒。有过失者,不可以受,若不具有重大过患,而仅有少分过者,亦可从受。

(二)无师法

若诸欲受菩萨净戒律仪者,若不遇具德上师,尔时应对如来像前,自受菩萨净戒律仪。依诸清净轨法而受,即得生起圆满性相。

《梵网经菩萨戒》对受戒者本身有要求,如有七逆者,不得受戒;有犯十重者,应忏悔见好相,方可重受。若欲自誓受戒,则要见好相。

如《梵网经菩萨戒》中言:“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,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,当以七日佛前忏悔,得见好相,便得戒。”又言:“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,不须要见好相。何以故?是法师,师师相授,故不需好相。是以法师前受戒时,即得戒,以生至重心故。”

求受菩萨戒者,应先发无上菩提之心,了解菩萨戒相后,以清净意乐便可受持。未对七逆罪遮止,自誓受戒亦未要求需见好相。然《菩萨地》中云:“随犯一种重罪,不复堪能于现法中,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,不复堪能于现法中,意乐清净。”是故修行菩萨道之我们于根本罪,宁舍身命,不应违犯。另外,受菩萨戒以有师法为正,无师法为辅。

菩萨戒不应轻率示于众生。在菩萨戒论中指出,欲受菩萨戒者,应先听闻菩萨戒戒相,于无上菩提有净意乐,方与授戒。又对于毁谤菩萨藏的无信有情,终不轻率宣示开悟。因其不能信解,便生诽谤,由诽谤故,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,堕落恶趣。此与梵网经菩萨戒中为恶人说戒戒文相同。《梵网经菩萨戒》:“不得为利养恶心故,于未受菩萨戒者前,若外道恶人前,说此千佛大戒。邪见人前亦不得说。除国王,余一切不得说。是恶人辈,不受佛戒……”。

可知,菩萨戒在未受戒前,应以无染心,观察受戒者根器,若有大乘心,无诽谤心方可使之听受。总之,一切正法能引众生脱离轮回,若诽谤者,便因谤法罪遭受恶报,为护众生故,不应轻示。

 10.jpeg

四、舍戒的因缘

有二种因缘,会放舍菩萨净戒律仪。一者弃舍无上正等菩提大愿,二者现行上品缠犯根本罪。

若修行者不舍菩提心愿,不以猛利烦恼犯根本重戒,则无论转生何处,此菩萨净戒终不失去。声闻行者佛听不堪行持者可放舍声闻戒,菩萨戒则无放舍之说。

因声闻自利,由不能持戒而舍,唯断律仪相应福德,舍自戒法,非为大罪。菩萨利他,毁弃放舍弘誓大愿,当堕恶趣,长夜流转,因毁犯一切有情利益安乐,欺狂无量凡圣故,不应弃舍。故在受戒时,应先谛审,不可轻率受持。若受持后,则应不舍菩提心,广行菩萨道,直至成就无上佛道。

五、关于罪之轻重与持犯

菩萨戒论中,所言罪者,总有二种:一者他胜处法所摄,二者违犯法所摄。有四他胜法戒和四十六违犯戒,即四根本罪和四十六恶作罪。《梵网经菩萨戒》则为十重四十八轻戒。汉地另有《优婆塞经》菩萨戒本,为在家居士授,有六重二十八轻。

各种戒本戒相、轻重各有不同,但其持守原则相同,可以互为参考,指导菩萨戒的修持。本论中关于菩萨戒的开遮持犯,进行详细说明,为行人提供了持戒的准则。

菩萨戒以止作二持,加上有染心与无染心来判断持与犯,轻与重。

有染心,即四缠缚心:一者自愿欲行彼恶行,二者无惭无愧,三者欢喜而行,四者不观为过患。上品缠是四者皆具,中品缠是第四与前三之中的二种,或只一种,或单最后一种。若仅是具前三者,则为下品缠。

此中第四不观为过患,是对学处不能正确认识,颠倒因果,是知见不正,前三则为烦恼习气,因此可知修行道路中正知正见是菩萨眼目。

若已趣入彼根本堕事,若不是上品缠犯,则为中、下品缠所摄的堕罪,属于恶作。若上品缠犯,则失菩萨戒,需忏悔清净,重新受戒。若以中、下品缠犯他胜法,应对三名大乘菩萨行者前以清净仪轨发露忏悔除罪。梵网经中轻罪对首忏悔即可清净,而根本罪的违犯是非常严格的,有所违犯就失菩萨戒,亦未有说明犯戒的具体因缘。如《梵网经菩萨戒》言:“是十波罗提叉,应当学,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,何况具足犯十戒?若有犯者,不得现身发菩提心,亦失国王位,转轮王位,亦失比丘、比丘尼位……佛性常住妙果,一切皆失。”故菩萨戒论的舍戒因缘,可对梵网经菩萨戒的持守提供指导。

 32.jpeg

   六、菩萨戒修持原则

《菩萨地.戒品》言:“当菩萨安住如是菩萨净戒,先自数数专谛思维,此是菩萨正所应作,此非菩萨正所应作。既思惟已,然后为成就所作业,当勤修学。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恒览(经),及以解释(论)。随其所闻,当勤修学。”故菩萨戒的持守需通过闻思修,最终圆满菩提愿心。因此,对于菩萨戒应首先理解其文句,进而了解义理,把握受持修行的原则,对戒律中的开遮持犯熟悉领会,把握戒律核心思想,然后通过六度万行来行菩萨道。

菩萨戒是心地法门,以菩提心为本,在行持中,发心利他是其修学的核心。在关于轻重戒的持守时,往往需要看发心是否有染还是无染。若心有染,即有烦恼心所时,常常所行是堕落的;若以无染心来行菩萨道,则无有过失。以利他心行持时,若能究竟利益众生,则行持无过,多生功德。这样就涉及到修行菩萨道的开遮方便权巧问题。而初学菩萨的行持则应以自身根机素位而行,不可逾越,行入地菩萨所行之事。

通过菩萨戒论的学习,对菩萨戒的思想就能够很好的把握,修行中便能够安心,更有信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释宏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