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信心的深浅
问:关于信心的深浅,善导大师有这方面的论述吗?一向专称的念佛人应该如何看待信心深浅?
答:源信大师讲“莫厌妄念多,应叹信心浅”,当然,他这么说是有针对性的,因为有的人妄念很多,就怕自己不能往生,其实这就是信心很浅,所以说“应叹信心浅”。也就是说,我们不用管妄念有多少,而是应该关注自己的信仰深不深,如果信仰很深,妄念再多也不重要,也不影响往生。后面还有两句,叫“故以深信心,常称弥陀名”,这就是让我们转变自己的用心,要用心在佛法上,而不是用心在妄念上。
那么,善导大师对信心深浅有没有论述呢?善导大师讲信心浅的地方比较少,讲信心深的地方比较多,他经常讲“决定深信”。关于信心浅,善导大师也讲过,只不过表达的角度不同,他讲的是“别解、别行、异学、异见”“杂缘乱动失正念故”,就是说遇到不同的缘可能会动摇,为什么会动摇呢?就是因为信心浅,对净土法门的信仰不够深入,所以劝我们专修念佛,保护自己,不要随缘乱动,也不要遇到别解、别行、异学、异见之人,这样就不受影响。
还有“二河白道喻”,也反映出信心由浅入深的过程。刚开始这个人走在白道上,担心“回亦死,住亦死,去亦死”,总之都是死路一条,这时候就没有信心;然后他听到彼岸的召唤和此岸的发遣,这时候才不顾身心性命,正念直来,信心才稳定下来,所以他的信心是由浅入深的。
其实,信心的浅深只反映出心态的成熟与否,以及对法义的接受程度,如果完全接受了,就是深信。深信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:一是真实理解法义,然后如实修行;二是不理解法义,但是完全接受这句名号,这也是深信的表现。无论理不理解,反正就是认定这句佛号了,一句佛号念到底,这就是潜通佛智、暗合道妙,这也是深信,叫“仰信”。《弥陀要解》讲“正智、庸愚,两不思议”,“正智”之人明信佛智,“庸愚”之人潜通佛智。
专念佛就是深信,因为只有深信之后才能专念佛,只有深信之后才是如理如法的“专”。所以,蕅益大师讲“得生与否,全由信愿之有无”,还讲“慧行为前导,行行为正修”,有信愿的持名才叫正行,这就说明念佛是在信愿的指导下进行的,这时候念佛就是正行。如果没有信愿,念佛就不能成为正行,当然,这不是说佛号没有功德,而是说我们的用心会落到其他方面,落到自力当中。具足信愿就会深信不疑,而且愿意往生,这时候念佛就是如实修行。
就个人来看,信愿有深有浅,但是从究竟义来讲,信心是超越深浅的,当我们相信念佛决定往生之后,信心决定了,就没有深浅可分,不存在半信半疑的情况。而且,通达理论和不通达理论的人念佛,结局都是一样的。
从根本来讲,凡是相信念佛能往生,信仰就是一样的,无论对法义理解多少。讲信心有深有浅,这还是相对而言的,一旦进入真实信心之后,就超越深浅了,就是相信念佛往生这个事实而已。前面是经过了闻、思、修,先听闻法义,所谓“闻其名号”,然后信仰逐步加深,一旦成为定见之后,信仰就定下来了,这时候念佛往生都是一样的,没有深浅之分。
我们相信有极乐世界和佛菩萨相信有极乐世界,有没有深浅的差别呢?信心没有深浅,但是对理论的理解有深浅。这要从两个角度来看:诸佛菩萨对净土理论的理解肯定跟我们不一样,但是相信念佛往生这个事实是没有差异的。
就像有的人来过本寺,有的人没来过,但是他也相信有这个寺院存在,这和来过的人相信本寺存在有没有差别呢?没有差别。但是这里面也有差别,就是来过的人很清楚本寺的状况,没来过的人只是知道有这个寺院而已,但是不了解寺院的状况。所以,既可以说有区别,也可以说没有区别。对念佛往生这件事的信仰没有差别,对净土宗理论了解的深浅有差别,而且这个差别可能会影响信仰,对理论理解得越深,对念佛往生的认可度就越高。虽然理论不够深入,但是不执着个人的偏见,接受念佛往生这个事实,那么信仰就是一样的,没有深浅之别。
问:如果把信、愿、行比作一辆车,信、愿就是方向,行就是动力,如果信愿的方向不对,比如想得现世福报或人天福报,则念佛再多也不能往生,可以这样理解吗?
答:可以这样理解。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讲到目和足的关系,信、愿是眼目,眼睛是明辨方向的;念佛是脚,脚是用来行走的,是到达目的地的方法。首先要有方向,不然行法就是盲目的,所以信、愿是前导,是指引我们念佛的。
问:我觉得善导大师对信心的论述没有深浅之分,但是有次第之分,是不是这样?
答:关于善导大师对信心的论述,大家可以多关注。其实他对信心的论述分为不同的层面,可以从深浅来理解,也可以超越深浅。从净土信仰的结局来看,信心是超越深浅的,尤其是在善导大师的影响下,后来祖师对信愿的解释都是绝诸对待的,就是决定深信念佛往生这件事。
信的前提是心中没有疑惑,但是对疑惑的解答就有深有浅了:疑惑深,理论支撑就要深入;疑惑浅,或者没有疑惑,相信念佛就能往生,这就不需要理论支撑,也不存在理论深浅,只要念佛就可以了。所以,信愿的深浅跟我们疑惑的多少、深浅有关。
善导大师经常讲“决定深信”,这就是在一步一步消除我们的疑虑,让我们相信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,相信诸佛的证诚,相信释迦佛的教言,等等。也就是说,一切理论都是针对疑惑心而讲的,如果没有疑惑心了,信仰就单纯了,单纯到只是接受念佛决定往生这个事实。
就个人的修学过程来讲,信心可以有深浅广狭之别;但是就最终的结局来讲,如果大家都走到最后一步,相信念佛就能往生,甚至相信之后连信都不谈了,只是念佛,这时候就没有深浅之别了。
举个例子,就像做饭,如果讲饭菜的营养,就能讲出很多大道理,这里面就有深有浅。但是饭菜做好之后,大家都来吃饭了,就没有深浅,都是一样的。
同样,我们了解净土宗理论的时候,各人的理解有差异,有深有浅,因为这跟我们的认知有关。但是一旦接受了净土法门,我们接受的结果就是一样的,没有差异。蕅益大师讲“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”,这就超越差异了。
包括蕅益大师讲“六信”,讲了很多差别,但是最后讲“信愿持名一行,不涉施为,唯信乃入”,“不涉施为”就是不需要动脑思考,因为我们思考的那些都站不住脚。怎么办呢?“唯信乃入”,只有单纯地相信。这时候就已经超越“六信”了,已经不在名相概念当中了,这个信就很简单,没有深浅,超越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