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信、愿、行三资粮”的讲法是否准确
问:“信、愿、行三资粮”的讲法是否贴切?它与善导大师的“四十八字释”有何关系?它们各自的特色是什么?
答:关于“信、愿、行三资粮”这种讲法,古代的祖师一般都是讲“信、愿、行”,没有“三资粮”的说法,这是后人提出来的,就是把信、愿、行作为三种资粮。
以净土宗的宗义来看,其实“三资粮”的讲法有点儿变味了,这样信、愿、行就变成了准备,说“我要具备这三种资粮”,既然是资粮,就要准备,就要努力。其实,信、愿、行是正因,也可以说是净土宗的宗旨,净土法门就是以信愿持名为宗。但是,说信、愿、行是三资粮,就有点儿偏向于自力用心了。
一般人讲“信、愿、行三资粮”,如果不清楚净土宗的内涵,它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,尤其是行法最容易出偏差,认为“行”是自力修行,比如修种种善法,修功德,以及个人的行持,而不是落实在念佛上,这样就跟信愿相违背了。
当然,这要看是谁在提,是谁在讲,如果是懂得净土宗的义理的人,讲信、愿、行是三资粮就没有太大问题,因为他会按照净土宗的本义来讲。也就是说,从众生这边来讲,以信、愿、行作为三资粮,这样也勉强说得过去。但是,如果偏离了净土宗的宗旨,这种讲法就有点儿偏颇了。
而善导大师的“四十八字释”就不一样了,这是祖师讲的,他把净土宗的理论讲得非常清楚。而“信、愿、行三资粮”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,它们之间肯定是有差异的。
那么,善导大师的思想有很多人不了解,包括他的“四十八字释”也不是很普及,只有学习善导大师思想的人才知道,很多学佛人都不知道,只知道信、愿、行,这就是历史原因形成的集体观念。所以,讲信、愿、行大众容易理解,讲“四十八字释”就得先解释一下来历。
以净土宗来讲,肯定是“四十八字释”更为根本,这是我们修学的重点。“信、愿、行三资粮”的提法比较大众化,勉强可以这样讲,也无妨,这是为了顺应大众,让大众知道这个概念,但是要把它的内容讲清楚,跟净土法门吻合,跟善导大师的“四十八字释”对接,这样就可以了。
也就是说,一般学佛人的传统观念不一定非得破除,可以先引导他,然后再提升。我们可以利用“信、愿、行三资粮”这个概念,把它的内涵讲清楚,讲到善导大师的思想上来;如果非要否定,对方心里就会有抵触情绪,就不容易接受。
我们在弘法过程中,要善于利用别人已有的观念,然后让他建立一种新的认知,这就是顺机而化。净土法门讲极乐世界黄金为地,有七宝池、八功德水,蕅益大师就说这是“顺此方”,只是比拟而已。
释迦佛就能够随顺人情,他并没有说“你不能贪恋黄金,不能追求金、银、琉璃、砗磲、玛瑙”,他没有这样讲,也没有让我们破除这种执着。恰恰相反,他就是利用我们的执着,说“你喜欢金银玛瑙,极乐世界有更好的,极乐世界就是黄金为地,有七宝池、八功德水”,他这样讲,我们听了就很舒服。然后佛就告诉我们“那你就要求往生”,其实往生之后得到的并不是金、银、琉璃、砗磲、玛瑙,而是极乐世界的功德大宝海。这就是顺凡情来化导,既不会让我们背离凡夫之情,同时又能达到度化的效果。我们想引导别人,就要做到这一点。
所以,有时候在概念上可以含糊一点儿,无所谓。当然,这并不是对法义不清晰,而是为了随顺对方的心态,照顾对方的情绪,然后在他的基础之上提升。比如讲圣道门和净土门,如果为了讲净土门,就一味地否定圣道门,有的人就受不了,就不愿意接受。但是,如果讲“净土法门非常殊胜,更容易满足我们的需要,修圣道门就是想成为圣人,往生极乐世界之后也可以成为圣人”,这就是顺他而化。
我们看观音菩萨,他是“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”,这就是弘法的方式。所以,我们面对不同的信众,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服,把这些概念讲清楚之后,还要进一步提升。
在《观经》里,韦提希夫人问“唯愿世尊教我思惟,教我正受”,释迦佛呵斥她了吗?没有。但是释迦佛也没有被韦提希夫人套住,他没有只讲思惟、正受,反而跳出来了,讲念佛。也就是说,释迦佛既随顺了韦提希夫人的请问,又把韦提希夫人带到净土法门里,带到念佛的道路上,这就是顺情而化。我们要做到顺情而化,就要了解不同的观念,同时赋予它新的意义。
像智者大师创立天台宗,这是八大宗派当中第一个创宗的。那么,智者大师创宗,是不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?不是,他是把南北朝时期的判教思想都整理出来了,并不是依据天台宗的几部经论就创宗了。他非常了解南北朝的判教思想,所谓“南三北七”,南北朝是分裂时期,南朝有三家,北朝有七家,这些判教思想他都很清楚,然后他就比较其中的利弊得失,提出了“五时八教”。那么,“五时八教”这个概念以前有没有呢?也有。智者大师提出的很多名词、术语,在早期的判教当中都有,但是智者大师提出这些名相概念之后,它们的意思就变了,就变成天台宗的含义了。
所以,我们要学会借用别人的概念,然后赋予它新的意义,这就叫“推陈出新”,这样既没有否定别人,维护了别人的面子,还能引导别人,让他知道“还可以这样理解,还可以这样说”,这样就接轨了,就把不同的观点贯通起来了。
我们在学法过程中遇到一些名词、概念,有的跟净土宗有冲突,或者跟净土宗祖师的思想矛盾,其实我们的处理方式可以多样性。有的人用否定的方式来处理;有的人用肯定的方式来处理;有的人用转化的方式来处理,既不否定,也不肯定,而是把它引导过来,然后转入另一种思维模式当中。当然,具体怎么运用,全在自己一心,而且要看当时的环境以及自己对法义的理解,要给旧的概念赋予新的义理,我们自己心中要有尺度,没有绝对的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