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信愿必生”“持名必生”“信愿持名必生”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
问:有的法师讲“具足信愿决定往生”,不是应该讲“信愿持名决定往生”吗?持名才是根本,为什么把持名丢掉了呢?另外,经中又讲“三心”是正因,蕅益大师又讲“信愿持名,以为一乘真因”,这些说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?
答:首先要了解它们的来源。“信愿”是蕅益大师依据《阿弥陀经》而讲的,《阿弥陀经》明确提到信愿,说“若有信者,应当发愿,生彼国土”,“信者”就是信,“应当发愿”就是愿。“三心”来自《观经》,释迦佛讲“具三心者,必生彼国”,这就说明“三心”是正因。
“三心”是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,它跟“信愿”的表达方式不一样,如果对应理解的话,“信”类似于“深心”,“愿”类似于“回向发愿心”。那么,还有一个“至诚心”,“至诚心”就是真实心,按善导大师的解释来理解,信愿具足肯定就是真实心,如果信愿是虚假的,就没有至诚心。
蕅益大师讲“信愿持名,以为一乘真因”,但是多了一个“持名”。前面讲的是“信愿为正因”,或者“三心为正因”,好像没有提到持名。既然如此,只有信愿,没有持名,能不能往生呢?如果具足信愿就能往生,是不是说信愿涵盖了持名?提问者问的是这个问题。
其实,“信愿”和“三心”是心性方面的,而“持名”是行法方面的,心性是体,行法是相,这是体和相的关系。如果讲往生的正因,就要从心性的角度来讲,这样更稳妥,因为往生是靠心,不是靠外相。像《观经》《阿弥陀经》,还有蕅益大师的解释,它们都是从心性来讲的,所以讲“三心具足决定往生”,或者讲“信愿具足决定往生”,内心有了信愿就能往生。
“持名”是从行法来讲的,行法是外相。如果从理论来讲,就要讲“信愿”和“三心”,为什么?因为持名是行法,行法有生灭变化,所以有的人就会担忧:“如果说念佛就能往生,那我没念佛的时候能不能往生呢?比如我在睡梦中去世,这时候我没有念佛,我能不能往生呢?”能往生,因为内心有信愿,这还是心性的问题。
所以,如果只讲行法和外相的话,念佛就是外相,它有生灭,因为我们不可能一刻不停地念佛,所以这个相就是有生有灭的。有的人看到这个生灭法,就说:“上一秒在念佛,下一秒就不念佛了,这样怎么能往生呢?念佛的时候能往生,这我相信,但是不念佛的时候怎么能往生呢?”这时候就要从正因来讲,讲“信愿”和“三心”,这样就能避免这个问题。
具足信愿之后就不存在间断了,就是永恒的,“我相信阿弥陀佛了,我一信永信”,无论有没有念出佛号,都是相续不断的。行法有间断,但是心性不会间断,所以信愿就成为正因。
因此,从理论来讲,就是以信愿作为往生的正因,因为这是从心性来讲的。大乘佛法讲“发菩提心”,这就是从心性的角度来论述的,而“六度万行”是从行法的角度来论述的。所以,大乘菩萨的正因就是发菩提心,正行就是六度万行,这就是因和行、内和外、体和相的关系。净土法门以信愿为体,信愿具足了,往生就决定了,内心就不会动摇,不会改变,这就是“一心不乱”。
心定下来之后,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?就会表现在行法上,就是念佛。有信愿必然会念佛,可见信、愿、行是一体的。所以蕅益大师就讲“信愿持名,以为一乘真因”,信愿和持名在一起,这样就更完整了。蕅益大师判《阿弥陀经》以信愿持名为宗,这是从“宗”的立场来论述往生的真因,这个真因就涵盖了本体和外相,也就是信愿和持名,两者就统一在一起了。
一般情况下,讲往生的正因都是从本体来讲的,说“信愿具足、三心具足就决定往生”,虽然没讲念佛,但是不等于不念佛,因为具足信愿之后必然会念佛。但是有一个问题,如果具足信愿之后,还没念出佛来就去世了,能不能往生呢?能往生。有的人担心:“如果我临终念不出佛来,临终忘记念佛了,怎么办?”依然能往生,因为信愿没变,这个心性没有改变,信愿就能保证内心不动摇,不改变,这就是念佛的保障。至于有没有念出佛来,这不是重点。
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念不出佛来,比如睡觉就念不出来,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念佛,平常讲话、做事的时候也没有念佛,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保证佛号不间断,因为行法肯定会有间断的时候。但是心性不会间断,所以就从心性的角度来论述往生的正因,讲“信愿必生”,这样更稳妥一点儿。
既然心性是相续不断的,所以就讲“续念不绝”“上尽一形”。从根本来讲,只有信愿才是“上尽一形”的,因为这是从心性来讲的;当然,在行法上也可以“上尽一形”,但是无论如何都会有间断。
净土宗的祖师讲,什么叫“念佛不间断”呢?就是一天念佛三次,上午念佛,中午念佛,晚上念佛,这就是念佛不间断。但其实中间有没有间断呢?有。所以,如果从行法来论往生正因的话,有的人就会有疑惑:“念佛的行法有间断,是生灭无常的,怎么能成为正因呢?”所以,讲到往生的正因,就要从心性来讲,就要回到信愿和三心上,从这个角度来论述正因。
那么,对于普通大众来讲,这就是应机的问题了,有的人从信愿入手有难度,因为从信愿入手需要有理论基础,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。如果理解能力比较差,教理基础也比较差,就可以换一种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,就是讲“念佛决定往生,念佛是正因”,它的好处就是能让大家把信愿规范在念佛当中,很容易理解,很容易把握,“我只要念佛就能往生了”。如果相信念佛能往生,这就有信愿了,无形当中就解决了信愿的问题。所以,它是通过行法来解决信愿的,解决之后信、愿、行就在一起了,所以就讲“信愿持名决定往生”,或者单讲“念佛往生”,都没有问题。
如果单讲“念佛往生”,就要认可念佛确实能往生,认可之后信愿就生起来了。讲“念佛能往生”,这是针对还没有信愿的人,所以就用这样的方式增长信愿,让信愿稳定下来,所以它是变相地解决信愿的问题,同时又不会让人落入名相、概念、理论当中,不会让人思考“我是不是要有信愿才能往生呢”?就把这个概念忽略了,这就是化繁为简,用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,我们要理解这个用意。
所以,只讲“念佛决定往生”,把念佛作为往生正因,也是可以的,但是有一个弊端,比如有的人念佛只求人天福报,不想往生,他能不能往生呢?这个问题就出来了。包括参禅的人,他念佛只求开悟,他能不能往生呢?如果不能往生的话,又说“念佛决定往生”,这不就矛盾了吗?其实,讲信愿就能避免这个问题,讲“信愿决定往生”就没有任何漏洞,有信愿就一定会求往生,既然是求往生的人,他念佛就是正定业。
所以,讲“念佛是正定业”,这是说明名号有功德,另外它有一个前提,就是要相信净土法门,接受弥陀愿力,愿意往生,以这样的心来念佛,这时候念佛才是正定业。如果不具备这样的信愿之心,而是像鹦鹉、八哥那样自然地念佛,也可以往生,也能彰显出“念佛决定往生”的含义。但是,如果人为地加了其他因素,说“我念佛求开悟,不求往生”,这样念佛就不能成为往生的正因了。
所以,如果单讲“念佛决定往生”,虽然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但是有些漏洞弥补不了。有很多人就经常被这些问题纠缠,就是因为没有把内心的状态理清楚。我们学法的时候,要把内因和外在行持的关系理清楚。我们看《无量寿经》的“三辈往生文”,里面都讲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”,“发菩提心”就是从心性来讲的,就是要发往生心、信愿心,发了这个心以后,就是“一向专念”,这样信、愿、行就成为一个整体了。
如果分开论述,就有弊端,可能会让对方错解其义,就会问:“我具足信愿了,但是我不念佛,能不能往生?”具足信愿怎么会不念佛呢?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,不存在“有信愿不念佛”的情况。当然,如果闻到净土法门之后,当下具足信愿,当下就去世了,还没有念出佛来,那可以往生,因为他内心具足念佛,这就是“国土名字为佛事”,闻到极乐国土的名字,愿意往生,其实就具足念佛了。如果具足信愿之后还有寿命,也有时间和精力,但是不念佛,这种说法就不成立。所以,我们要把这个关系理清楚,如果理解成“具足信愿决定往生,不念佛也能往生”,这跟净土法门就是背离的。
问:有的人知道有极乐世界,有阿弥陀佛,也有欣慕极乐净土之心,但是不知道往生的方法是称名念佛,以为要行善积德,或者认为念佛要念出功夫,是不是也存在这个问题?
答:对,也存在这个问题。有的人问:“我信愿之后行善积德,能不能往生呢?”或者问:“具足信愿之后到底应该怎么修行呢?”信愿是心性上的概念,落实在行持上就是念佛,念佛就是把信愿表现出来,把抽象的理论表现为具体的行法,所以这时候就要讲“信愿持名决定往生”,这样就能准确表达。同时,还可以从正行、杂行的角度来区分,说“信愿跟念佛才是一体的,跟其他诸行不是一体的,有信愿就必然会念佛”。
从“三心为正因”的角度来讲,如果具足了三心,但是修其他行法,能不能往生呢?也能往生,这个行法就是多样的,不只是持名。也就是说,有“信愿持名”和“信愿诸行”,蕅益大师就说“一一行成,皆生净土”。
以善导大师的解释来讲,修其他诸行要回向往生,其实回向就是信愿。其他行法本来不是往生之行,但是有了信愿之后,就跟往生挂钩了。那么,其他行法是不是往生的正因呢?不是,只有念佛才是正定业,其他行法都不能叫正定业,修其他行法只有在信愿具足的情况下才能往生,而且即使信愿具足了,往生也不是靠这些行法本身,还是靠信愿跟佛力感通,最终还是靠佛力。所以,其他行法不是正定业,也不能称为往生的正因或真因。只有念佛这个行法跟“三心”吻合,可以称为往生正因,因为念佛跟我们的信愿完全一致,这就是把信、愿、行三者统一起来说的好处,这样就简别、排除了其他诸行。
如果单纯讲“信愿往生”,或者讲“三心为正因”,有的人就会问:“行法是什么?到底应该怎么修行?”这时就需要补充说明这个内容。所以,从“宗”的角度来讲,就要从内在和外在、心性和行法的角度完整地论述,也就是“信愿持名决定往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