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以勤习为入门
寺院的常住大众都要学习,出家人更多的就是学、修,由“学”然后到“修”。学是了解理论,修就是实践,净土法门也有这样两个过程,我们先要听闻教法,然后再念佛。
有些人说我不用听法也可以念佛,其实这个世间没有不听法就可以念佛的人,愿意念佛的人多少都听过法,只是听的深浅、详略、多少不同。即使老太婆学佛也要听法,她也要知道为什么要念佛。所以,学法是我们修学佛法当中第一步,也是很重要的一步。
怎么学法,学习的方法是什么,这个大家都比较关注。其实也没有特别的方法,就有一条——“勤习”。“勤”就是勤劳的“勤”,“习”就是修习的“习”,就是要不断地学习,此外没有别的渠道,没有什么近路可走。往生有近路,念佛就可以,但学习就是要下笨功夫,要经常学习,这是入门的渠道。
顺便提一下我们这边的五年学习计划,这个学习计划也是一个“勤习”的表现。因为个人比较散漫一些,所以集体学习就要有一个统一的规范。大家在一起学习,比如在学校里面读书,就容易学到很多东西,一旦走向社会了,基本上就没怎么学了,可以讲除了专业考试、拿职业证书的时候可能会去学一点,其他时间就不会有计划安排地去学习,这就说明人学习是需要一个集体氛围的。
有信仰的人会主动去学习。但也有些人可能主动性没那么强,这就需要集体共学。我们安排的学习计划,就是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、更充分的精力来保证学习。寺院偶尔有些事情耽误了,那就临时调整一下。学习就是要“勤”,没有别的办法。经常有人问:“师父,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很快学习教理,能够学通?”还有一些人来问:“师父,有没有办法可以过目不忘?”我说过目不忘我也做不到!
学习没有捷径可走,就看自己下的功夫有多少,下的功夫多,收获就大。世间有句话叫“书山有路勤为径”,“勤习”是唯一的办法。当然这个勤习的方式可能每个人不一样,有些人时间抓得比较紧一点,有些人相对松一点。
在学习教理期间,我们的重点以学习为主,事务性的事情就会安排得少一点。当我们学得差不多了,教理比较稳当了,要发心出来做事的时候,有可能就是以做事为主,以学习为辅。我们学习涉及的相关内容不同,某些时间段的安排也就不一样。
我们在弘法的时候,到一定阶段可能又要回过头来,再来学习一段时间。我们的学习不是一步到位的,不是说书读懂了学习就结束了,也不是像世间人一样读书只是为了拿个文凭,考试六十分万岁。佛门学习没有万岁的,一百分都不是万岁,何况六十分!因为佛法不是靠书本知识死记硬背,也不是用分数来衡量对理论理解掌握的程度,因为我们对每个理论的认识都有深浅的差别。
如果拿考试来讲,老师会定一个标准,学生达到这个标准,就有一个用来衡量的分数。但如果按修行来讲,就没有标准、也没有止境,因为佛法是没有止境的。同时,随着每个人年龄的增长,阅历的增加,对事物了解、参与的增多,我们对法义的认识也会不断地变化,这可能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的。就像刚出家和久出家的人,虽然都在佛门里面过着同样的生活,但对法的认识就明显有差异。
还有,做过事的人和没有做过事的人相比,又会有差异。没做过事的人一般讲话都是书生气,喜欢纸上谈兵,讲得高大上。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,他们讲的很多都不实用,也用不上。他们没有经过事情的磨练,就不知道事情的艰难,包括事情当中存在的很多具体问题,他们也搞不懂。
举个简单例子,我们下午去干活,没有干过活的人觉得干半天活有啥了不起,但是干了之后就发现里面事情挺多,也很辛劳,挺考验人的。做过事的人就知道讲话要有分寸,要恰如其分,给自己、给别人都留余地。没有做过事的人,就会把书本的标准拿来讲。书本的东西是一个理论性的东西,我们在运用过程当中就会发现,书本的资料、知识、理论有很大的弹性空间。当我们经过事情的磨练之后,讲的话就会有分量一些,讲出来之后大家明显就知道这是经历过人事、经历过事务的人讲的,让人感到把法和事融为一体了。
有些人讲的法就是法。举个简单例子,很多人做课件宣传、讲课,就拿一本书来读。以前我们听过一个老法师带的这种“复讲徒弟”,老法师讲了课之后其他人来复讲,复讲就是照本宣科地讲,一个字都不漏,连仪式、动作都要一模一样。有人一听,就会发现复讲的人讲的内容跟原来的、上面的师父讲的一模一样,文字都没什么差异,甚至语气、动作、表情都差不多,但是味道就差了很多。因为你是复述别人的内容,别人讲的东西是他自己的东西,他是有感染力的;你讲的东西就不是你自己的,是在传输别人的东西,性质就变了。
所以我们学东西,第一步是消化,要变成自己的东西,不是拿着书本来念,或者拿着文字来讲解。当然我们有时候要显示佛法的传承,也离不开文字,也需要拿经典、祖师的著作来讲。但最起码我们对经典、对祖师著作的文字理论,要经过消化、吸收,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转述,不一定非得要照别人的语言来讲。
有很多人说,师父,我把书看完了就忘掉了,其实没有哪个人看完了都记得下来的,只有阿难尊者做得到过目不忘。看书不是记文字,是要消化它的理论。理论消化了,内容就不会忘记,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它的观点。
比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讲念佛往生,每个人讲的都不一样,文字表达不同,甚至义理上也会角度不一样。这就是学到的东西被我们消化之后,学以致用,先把书本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,再把自己的东西变成他人需要的东西,我们起的就是一个桥梁的作用。这个过程需要由浅入深,由学到用,不断的转换,这一切都离不开“勤习”,学要勤于用心。这个只能点到为止,大家平常自己把握时间。
学习,一是集体学习,二是个人学习。集体学习可以避免我们没有计划、没有目标、比较松散的毛病;个人学习可以重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,或者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欠缺的地方。
每个人的学习都存在两个空间,即集体空间和个人空间。早期学习以集体为主,比如我们的五年计划是一个集体的学习,五年之后就是个人学习的空间。个人学习的要求很高,相当于世间的研究生、博士生,基本上是独立自学,不需要老师来监督,也不需要很多人在一起学。进入个人学习空间的人,已经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也有自学的能力,每个人主攻的方向都不一样,就要有独立的空间看书、学习、思考,最后可能要出论文。
五年之后,如果有深造的空间,有些人对教理需要再深入、再系统的学习,有自己的研究方向,就需要再花两三年的时间,做更深入、更专业的学习。从长远来看,经过七、八年的学习之后,一个人出去独立弘法,包括自己写讲稿,都没问题了。现在光凭我们这五年的学习,要写讲义资料,要自己完全独立弘法,还不一定有这个能力。这五年的学习可以让我们熟悉基本的教理,并且在教理上安心。
来源 |《丛林要则二十条》讲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