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士亲近道场六则(中)
(三)随顺常住安排
前面讲了,到了寺院之后,要适应寺院生活,要克制习性毛病,这两点综合表现出来就是随顺常住安排。
居士到了寺院要随顺常住,不是随顺自我。人人都希望别人照顾我:我有什么爱好,我有什么特点,我有什么不足,请师父照顾我一下。可能有些人刚到寺院,就开始把自己的要求提出来了。
其实到道场之后,首先应该听常住安排。师父会问你:你喜欢干什么?“听师父安排,干什么都可以。”这就是随顺常住安排。有人说我就喜欢诵经,其他都不想干;或者我就喜欢念佛,不喜欢做事……如果道场比较大,各种人都需要,常住有可能会随顺一下。
但是相对来说,来到道场,应该是要随顺寺院安排,常住需要我做什么,我就做什么。居士到寺院来,是要护持三宝,是要培植福报,是要学修佛法,是要增进自我的德行的。
听常住安排,对自己可能更有利一点。常住既会考虑个人的特长,也会考虑寺院的情况,两者综合进行安排。同时,如果在寺院待得久,在不同的位置,做不同的事情,可能更能够让你意识到自己的习性、毛病,知道在团队里面,自己哪些习性毛病是需要去克服的。
如果在寺院待了一段时间,都是常住照顾你,那你待在寺院就没什么收获了。“师父对我太好了,我住在这里什么都不让我干,天天做自己的事儿。”
师父是对你很好,但是你有什么收获呢?
可能没什么感受,只是在寺院里面享了几天福而已。
居士到一个道场,应该听常住安排,随顺常住大众,这样既可以改变我们的习性毛病,也可以为常住大众做一点事情,更好地融入这个团队里面去。
到了寺院,要融入这个团队,不是让团队来适应自己。要融进团队,就要护持道场,护持佛法,护持三宝。
居士来到寺院、来到佛门,是来培植福报,增长自己的善根、福德的。福德在佛门里面是最好修的,因为佛门是清静之地、解脱之地,佛门称为“众生的福田”。
我们到了佛门,应该是培福报,尽量护持道场,听师父安排、听常住安排,这样既能够发挥个人作用,也跟道场需求相吻合,更不让师父多费心考虑。
随顺常住,其实就是随顺常住的一些学修模式。到了一个道场,这个道场主修的法门以及寺院的管理方式,都要随顺。
即使在世间也是一样的,到一个单位去,就要随顺这个单位、团体;到一个新的环境去,就要随顺一个新的环境。人要有适应能力,如果不适应环境,那就很难待下去。
有人经常会变动,这里待一待,那里待一待,不断地变换。为什么不断地变换?可能这个地方不适应了,换一个地方。假如每一个地方你都能适应,那可以换也可以不换,既可以在这里一直待下去,也可以想走就走。这样的性格、修为,就可以适应任何地方。
学佛法的人,尤其出家人,特别要注意这一点。当然居士在这方面无所谓,反正有一个家可以作为退路,庙里待不了,还可以回到家里去;这个道场不行,还可以到其他地方看一看。
但是出家人就不能有这样的态度了。出家人要学会什么?——在每一个地方都能够长久待下去。
为什么?
因为在一个地方待得越久,你的忍耐力、适应力才能够经受起长久的考验。复杂的地方能待得住,才能在任何地方待得住。如果一个地方只能待一年,下一个地方只能待一年,再下个地方还是只能待一年……那到任何一个地方,待上一年都得要跑。要学会在一个地方三年五年十年,都可以待下去。当然如果有事情,要换一个环境,要学习,那就另当别论。
人要适应环境,在任何地方可以很快融进去,不跟环境发生冲突。我们很多烦恼来自哪里?就在身、心、环境这三方面。身,是身体的,如生病、身体不舒服等;其次是心里的烦恼;还有就是外部的烦恼,跟人事环境不相应。
外界是依报,身心是正报。我们的正报出了问题,当然就会烦恼;跟外界环境不相融洽,也会起烦恼——这是依报出了问题。依报出了问题,当然正报也就跟着出问题了。
所以,作为学佛人,一定要把身心安顿好。
首先,从内在上要安抚自己的身心,身心不舒畅、不愉悦、有烦恼的时候,要学会用佛法来化解。外在上,跟人事、环境要相协调。现在都讲社会和谐、国家和谐、人心和谐,如果人心和谐了,外部环境就和谐了。佛门讲“六和敬”:
1、身和同住:大家都相安无事,不会发生争执,能够共同安住在同一个地方。
2、口和无诤:语言上没有争执。
3、意和同悦:心意相通,心意相和,互相关心帮助。没有勾心斗角,没有人我是非,大家见面都高兴,心中有喜悦。
4、戒和同修:共同遵守一个道场的规矩、要求,以及佛门的一些威仪、戒律。
5、见和同解:有共同的知见、认识,在学修上没有明显分歧。
6、利和同均:利益上共享。相对来说,佛门对利益看得比较淡一点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。当然佛门有难的时候很少,有福比较多。佛门是清静之地,外面的灾难都远离了佛门,除非是有大的动乱来了,大家都避免不了。
世间人有难能同担,有福就很难同享了,可以共患难,不能共富贵。无论环境怎么变,佛门都有一个基本原则,就是“利和同均”——利益基本上均衡。
这一点跟世间的企业单位不同。世间企业单位,第一把手福利待遇最高,第二把手差一点,后面的人就越来越差了,普通工人就不知道差了多远。
但是,佛门基本上是一致的,不会相差很大。普通大众和负责管理的人,大家的生活待遇、物质待遇都基本相同。除了有些管事的人有特殊的空间需要之外,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差异,这叫“利和同均”。
如果利益不均,烦恼就来了。你拿五百块钱,我拿三百块钱,我心里就不舒服了。人很容易在利益上去计较,起烦恼。其实想来想去,有多大的问题呢?在佛门,大家要把利益看淡一点,名利之心要淡。如果在佛门里面还计较名利的话,那就真的是白来了。
世间名利之场不去,跑到佛门来为名利——那就找错了地方!要争名利,就到世间去混,世间都是争名争利的地方。到佛门来争,跟谁争呢?大家都不是为名利而来。所以来到佛门要淡化自我,要随顺佛法、随顺常住、随顺大众,要把名利之心、是非之心、自我之心放开一点。
我们到道场来,是护持佛法,是增长自己的善根福德,是随顺大众一起修学,这是我们来到道场要时时注意的一点。
(四)恭敬护持三宝
第四点,恭敬护持三宝。
有两重意思:一恭敬,二护持。
首先,作为居士或者在家人,到了寺院要恭敬三宝、护持三宝,佛、法、僧是三宝。
我们好像也看不见佛,怎么护持呢?在寺院见到佛像要视如真佛,内心对佛没有不敬之心,有尊重、有恭敬、有信仰,这就是一种护持。对法——佛门的修行方法,有追求、有渴望、有学习、有维护,这也是护持。
“三宝”中还有“僧宝”——出家人。居士来到寺院,天天跟出家人一起生活、学习,对出家人就特别要注意了。对佛、对法恭敬一般不会有问题,但是很多人对出家人就不太恭敬了,或者说不知道怎么恭敬。有时候表现的还是世间的习性,不知道怎么去恭敬出家人,跟出家人打交道时缺少分寸,这就需要学习。
作为居士,最起码内心对出家人要有恭敬心。不能说“小师父,过来一下”,或者直呼其名。有些人看出家人年轻,比如有些居士年纪大了,五六十岁的,看到二十几岁的小师父,就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呼来唤去的,这就是缺少对出家人的恭敬。
恭敬出家人是不分大小、不分老少、不分出家时间长短的,即使才出的家,那也是出家人,身份上就要尊贵一些,是三宝之一,居士就要恭敬了。即使对方学习不好,对佛法了解也不多,德行、修为、为人处事可能都不是你敬重的,但是他穿上这套衣服,他敢剃下头发来,这就超过你。
好多人几十年都不敢把头发剃掉,别看出家看似很简单,有些人可能会说“出家人算啥呢?有些人还不如我学得多,我都学过二十年了,你才刚刚出家”,以这种心态来对待出家人,那就只看到自己的长处,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了(学佛二十多年,还不知道恭敬三宝)。
出家人哪怕刚刚出家,但是他能够舍弃五欲,放下世俗的一切来出家,这种道心就超过在家人。在家人能力再强,学佛时间再久,但是对世间五欲六尘还是放不下。
出家人能够迈出这一步来,就非常不容易,这就是值得尊重、恭敬的地方。何况出家人有承担佛法的使命,是要弘法利生的。虽然现在是一个小沙弥,但是他发心要住持佛法,弘扬佛法,这种发心是世间人没有的,是居士不具备的。
居士虽然也想发心弘法,但是这种发心要真正落实起来非常难。从开始学佛就想弘法,到老了要往生的时候,回头一看,自己有几天在弘法?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忙于家务,忙于世情,忙于儿女,不可能把时间拿去做大量的弘法事务。
出家人就不一样了,虽然现在不懂佛法,但十年二十年之后,也许就可以弘化一方、影响一方。而在家人十年二十年后,大多还是老样子。这就是出家人和居士不同的地方。
有些居士对出家人有点挑剔,觉得有些人不太规矩、没有修行。佛在经典中有比喻:出家人就像金子做成的钵,在家人就像银子做成的钵。银钵即使是好的,也是银子;金钵即使是破碎了,也是金子。
出家人即使不是很规矩,也不是太懂佛法,为人也不很好,但是他披着如来的三衣,就像金子一样,哪怕是破碎的,也是金子。
佛这样讲的目的是什么呢?
就说明对出家人要有恭敬心。无论出家早晚,学修好坏,德行如何,都要尊重,都要恭敬。如果居士到庙里来,不恭敬出家人,那就有失居士的身份。
居士皈依三宝,三宝中所有出家人都是皈依的对象。不是说我的师父是某某人,如果你认为你的师父只是某某人,那就说明你只有一个师父,你把三宝就分裂开了。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师父,这才是一个居士正确的心态。
到了寺院,见到任何师父都要有恭敬之心。并不是出家人要你恭敬,你有恭敬心,你自己会得利益。印光大师讲:一分恭敬,一分收获;十分恭敬,十分收获。
在佛门里面得利益,不是说懂得多少佛法才能得到利益,对出家人、对三宝有恭敬心,自然也会得利益。因为你有恭敬心,心就会虔诚,随时保持正念。没有恭敬心,所有的习性毛病就会暴露出来,那个出家人怎么样啊,就开始评三品四了,背后就开始说闲话了。
因为对一个出家人不恭敬,就开始造口业、说是非、品头论足,最后可能一连串的问题都出来了。有恭敬心的话,这些问题都可以避免,不会轻易地去评判一个人,在佛门里面去说是道非。
所以,作为居士来到寺院,对三宝一定要有恭敬心。越熟悉的出家人,越要时时有恭敬心,这一点更难。刚刚见面时容易有恭敬心,人熟悉之后,看人就不一样了,好像觉得出家人也有毛病,甚至都不如自己了,恭敬心一下就没了。
所以,我们和出家人越熟,越要保持这种恭敬心。这种恭敬心不是靠对方的德行来的,是靠对佛法的尊重,对三宝的恭敬来的。
因为你尊重佛法,出家人护持佛法,修学佛法,弘扬佛法,是佛的化身,是代佛说法之人,这个时候你就自然会敬佛、敬法、敬僧。这样,恭敬三宝就成了一个整体。无论你对他多了解,无论他个人的行为怎么样,都不失恭敬心,这样你恭敬三宝的心才能够持久保持下去。
有了恭敬心才会护持三宝,护持三宝的基本前提就是对三宝有恭敬心。恭敬三宝,就自然会衍生出护持三宝之行。
居士到寺院来培植福报,怎么培植?就是护持三宝,护持正法。护持正法,让道场兴隆,佛法常住,乃至让僧众能够安心修学,荷担如来家业,这就是功德,这就是福报。
到佛门来是求福报不是求业障的。如果你到佛门来求业障,发现自己来寺院没几天,“收获”不少,脾气越来越大了,心态越来越不平衡了,反而有违自己的初心。初心本来是想到寺院增长善根福德因缘,但是在佛门待得越久,心越不平,越容易去看是非,看问题,看人的毛病。
如果天天都是在盯别人的毛病,那你看个个都有毛病,最后可能看佛都有毛病了。佛因为不讲话,就看不到毛病;要是佛天天也在你面前讲话的话,你也肯定找得到佛的毛病——因为佛讲的话你不明白,或者不符合你的意,那你就认为佛讲话也没道理。
人都是用自己的眼光评判外人,评判外在的一切。符合自己的,就认为是对的,不符合自己的,就是错的。我们到寺院以后,要克制自我的一些知见、我执,要恭敬三宝、护持三宝,要重法敬僧,谦敬奉行。
重法,重佛法;敬僧,恭敬出家人,如同世间人讲的“尊师重道”。“师”和“道”是统一的,“尊师”就体现出你的“重道”,“重道”则须“尊师”。有些人说我是求法的,我向佛学习,自己看经典就行;甚至还有人皈依佛,皈依法,不皈依僧,认为现在出家人都不如法。
如果没有僧,你从哪里认识佛?假如这个世间没有出家人了,你还会认识到佛法吗?寺院没有了,佛像没有了,经典也无人去讲说、流通了,你到哪里去认识佛法?佛法之所以能流传两千多年,是靠谁?靠僧人!居士当然也起了作用,在外围护持。
但是如果没有出家人的话,你怎么护持?你护持谁呢?连护持的对象都没有,你想做功德都没有地方做,你想来建寺院、想来闻法都没地方。
僧人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,可以让佛法流传于世间。即使个人修为不一定好,但是做的事情是正大光明的,做的事情是有利于佛法、有利于众生的。所以,来到佛门,要懂得尊师重道。
智随法师开示 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