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管理的思考
壹、关于管理
管理是“人”世间永恒的话题,小到个人,大到家庭、团队乃至国家,只要有人有事,就必然涉及到管理问题。因大小不同,而有自我管理、团队管理、国家管理之别。就个人而言,看似无管理之问题,实质上人之一生处处都离不开管理,大分有三:一管身、二管心、三管物;细分无量:如时间管理、生活管理、财物管理、行为管理、情绪管理,乃至整个人生的管理。同时,任何个人,在不同时期,都面对被人管或管别人的时候,如人之一生在成长的过程中,时时在接受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国家的管理,而当自己在某一领域、某一场所居于上位、主位时,即会面对管理人、事、物之可能。而团队更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之基础上,同时更需要彼此的协调配合,故对管理的要求更高。比较而言,每一个人自我管理素质越高,则团队相对容易管理;反之亦然。团队有大小,素质有高低,自然决定了管理有难易,成效有大小。小团队、低要求,相对容易;大团队、高标准,管理则难。故人事越多,问题越多,即是必然,素质高低不齐,管理更难故。越难越需要学习管理、加强管理、规范人事,否则团队难以为继。如同散沙,若无水泥之强力粘合,难成高楼大厦。
一、何为管理
管者监管、规范、督察,理者梳理、引导、畅通。管理即按照一定标准监督相应之人、事、物,梳通各个环节,保证人、事、物的运行畅通无碍以达成其既定目标。
管理如佛门之戒律,有止持与作持之别,止在防过止非、防漏补缺、防微杜渐,作在积极作为、缘起事相、达成目标,止为辅,作为主,止为达成作。
管理是助成目标的过程、手段,藉由管理而达成既定目标是为根本。如弥陀愿力,以成就十方众生之往生成佛为目标,以四十八愿为其内容,内容亦有止、有作。如无三恶道、不更三恶道等是止,光寿无量、六通具足等是作。
具体而言,管理即是以个人乃至集体智慧观照内、外之境,对所涉及之人、事、物进行规范、有序的梳理,以保证其合理合规,良性运行,为大众所认可、执行,最终达成团体既定之目标。涉及范围非常广泛,包括人、事、财、物等各个领域,依人事范围大小而有种种不同,如时间管理、人事管理、财物管理、教学管理、图书管理、档案管理、后勤管理、工程管理、行为管理等。
二、为何管理
对于普通常人而言,人人都希望自由,不受约束,不被管理,任性而为。但是因为人有弱点、人有陋习、人有无明,又生活在团体、社会、国家乃至人类的大背景下,不能做到完全的纯正的自在,个人不当行为会影响甚至冲击到他人或团队。只有有道有德之人,方能做到既能随心所欲又能不逾规矩,内外皆自由,如世间之孔子、颜回;乃至证得大小圣果者,更能超越常理,超越自我,完全入无我无人之圣境——无为无漏之境,出入皆顺法性,不于自他有任何的伤害行为,自然无需世间有为之管理,如维摩诘、观音菩萨乃至诸佛净土等。对于普通常人而言,生在一个由凡夫组成的群体环境里,很多所谓的“自由”,可能是对自他的一种伤害,是我执、我见的一种任性表现。人之所以常造业、常懊悔,乃至世间常有争执、争斗等,即在于此。生在这个有为有漏的世间,因人性的差异,因缘的不同,而有了善恶、对错、高下、是非……生在其中,不升即堕,因此而形成六道之轮回。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无始以来有各种各样的业缘交织在一起,彼此关联。为了使自身及他人的行为、语言、意念(身口意三业)得以有效化、正向化,不被业力之所牵引,必须有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、引导。不是为管理而管理,而是要达成某一目标,成就某一事业。目标是指向,管理是手段。管理正为梳理关系,理清人事,成就自他,共成志业。
于管理过程,或有自愿与被迫之差异,但只要适应、融入一定的管理模式,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效果,达成相应的目标。故生之为“人”,只要来到“人类”这个大家庭里,就自不自觉地要接受“人道”的自我管理、被他管理,适者方能生存故。当懂得管理艺术、驾驭人事之时,人即可以管理他人,利益他人,让自他有序地生存于人道与自然之中。藉人事而提升自我,藉人事而成就自他,藉人事而成就道业。
就管理之目的而言,含有以下几层用意:
让无序变得有序,让零散得以统一,让人性得以规范,
让个体融入整体,让众缘得以和合,集小事成就大事。
三、如何管理
管理面对的环境有内外,内是自身主体,外是依存空间。此二者如同佛法所言之依正关系,彼此不离。不同之处在于外部因缘乃共业所成,不随自我所转,须善观善用,为内在管理作基础支撑,使自身能立足于此,生存于其中。如世间团队离不开国家、社会这一外部大环境,寺院亦离不开佛教乃至国家这一大环境。在适应外部环境之下,内在主体如何安身立命则是管理所面对的根本。
任何主体之管理,其管理范围大要不出人、事、物三者,欲使三者得以有效管理,使人尽其才、物尽其用、事得善终,则须遵循与之相对应的规则。
㈠了解人性:人性有善恶,人各有优劣,扬长避短,隐恶扬善,激发正气,增长善根。
㈡明了事理:了解众缘合和、因缘生灭之道理,缘起善法,缘起共识。
㈢遵循规则:了解世间法规、因果法则、自然规律等,依规则行事,依规则避规人性之弱点。
㈣明确目标:管理是手段,目的是根本。藉由管理而达成终极目标,方是管理的核心,故任何管理之实施,皆应明确终极目标,一切管理当服务于此一目标。
贰、管理类别
管理方式众多,依价值之不同、目标之差异,大分有两大类:一世间管理,二佛门管理。世间管理以生存为主,以成就事业为根本;佛门管理以解脱为主,以成就道业为核心。二者有相同之基础,亦有根本之差异。
一、世间管理
世间管理是大家比较熟悉的,无论生居何处,无论从事什么职业,都离不开管理,要么管别人,要么被人管。
世间管理大致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:
㈠法律法规:世间任何个人乃至团队管理,首先遵循的即世间通用的法律法规,自古皆然。此为立身之本,生存之基。任何个人乃至团队的生存都必依于此,不涉世事之佛门尚且有言:“不依国主,法事难立”,世间团队就更不离于此。
㈡管理制度:任何人事团队运作,都必须目标明确,有序推进,制度促成,所谓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、“几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。欲成事业,尤当如此。故制定合理、有效、可行的制度,是任何世间团队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之一。
制度皆因人、事而定,人、事多有变故,故制度难以一步到位,更难始终不变,多有一创立、执行、完善、变更等过程。同时,任何制度皆非十全十美,一旦定型,皆会顾此失彼,因此即有利弊得失,故对制度须有客观认识及其他弥补方式,不能苛求其全。
㈢运行机制:团队有了制度之后,还须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,制度不会自行运转,制度也不能单靠某个人来执行,否则一旦执行人员不在时,就会影响到整个团队,故于制度之后,还要有更上一层的机制管理,无论执行人员在不在,制度都可以有序执行,保障人事不废。如丛林制度,即使方丈不在,各堂口各执事依然可以有序进行。
㈣人性道德:一切管理皆应顺应人性,如此方可上下和合,诸事顺畅,共成事业。所谓“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财,有财此有用”,可见德之重要。若有违常理,悖逆人性,不顺普世道德,虽可成于一时,但却难以久远。如杀鸡取卵,引鸩止渴。故一切管理当以顺乎人性、隐恶扬善为标准。成人方能成事。如孔子所云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又如《大学》所云:“所恶于上,毋以使下;所恶于下,毋以事上;所恶于前,毋以先后;所恶于后,毋以从前;所恶于右,毋以交于左;所恶于左,毋以交于右。此之谓絜矩之道。”古人有如此圣言,现代卓越之人亦多有此同感,如日本木工业传奇人物秋山利辉亦讲“先德行,后技能”、“己成,则物成”之名言,他在带徒弟时,即完全遵循这一原则,95%的时间都在教做人,只有5%的时间在教技术。樊登在《工作是最好的修行》一书中言:“一流的人才必先练就一流的心性”,亦说明人性的重要性。
人性道德既是个人立身之本,亦是团队立身之基,人性道德决定、影响管理的成败。返观历史与现实,世间多少成败得失,几乎都与人性道德有关。大之者如尧舜因德而成圣,纣王失德而败国,皆是历史事实。
㈤因缘法则:古云: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”无论如何管理,最终结局是如何即如何,成与不成,都必须坦然面对、忍可接受。人的劣性即只认成不认败,只求得害怕失,如《无量寿经》所言:“欲自厚己,欲贪多有。”患得患失成为管理成败的终极考验,故在尽一切人事之时,还须随顺因缘法则,如印光大师言:
“天下事皆有因缘,其事之成与否,皆其因缘所使。虽有令成令坏之人,其实际之权力,乃在我之前因,而不在彼之现缘也。明乎此,则乐天知命,不怨不尤,素位而行,无入而不自得矣。”
人能如是,则可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此可谓世间管理的至上法宝,是管理者必须面对也最难面对的一关。否则,人皆难免为得失所左右,为成败所困惑,人间悲剧多因此而发生。
二、佛门管理
佛法身为出世无为之法、自在解脱之法,看似无管理,实则是一最大最高层面的管理,看佛陀建立的僧团组织、教法体系,乃至中国佛教形成的八大宗派以及相应的丛林制度等各宗规则、教制等,都是一宏观的管理问题。佛门管理立足高,目标远,利益深,故看似无序,实则有效;看似无为,实则超越。其遵循的规则顺人性,顺法理,超出世间诸多观念,大致有以下内涵。
⒈因果法则:因果是佛法的基石,也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基本规律。无论个人行为还是团队作为,都离不开因果法则。故佛法管理最基本的原则即是随顺因果,以“善”为准则,不悖人性,不悖法理,不悖事物规律。
⒉缘起智慧:在因果法则的规律上,反映出万事万物不离缘起生灭之理,缘聚则生,缘散则灭,生灭无常,是其内在的核心。佛门以智慧观照,了知因缘万法之本性在缘起性空,生而无生,无生而生。故佛法管理在遵循因果缘起的同时,更以缘起无生之智慧善对一切人、事、物等,既发挥管理之所长,遵循缘起之规则,又悟知性空之理,超越有为之执。是谓中道,是谓善假于物,以成众事,如佛法所云:“大做梦中佛事”。此一最高境界即佛之境:“我为法王,于法自在!”常人虽不能及,心向往之,以之为准则,可化解管理之有为性,可消融因管理引起的偏执念。
⒊慈悲心性:任何管理,虽有人事物之别,根本是人的管理,因人而有事有物,以人而用物成事,故任何事都有人性的参与,涉事即涉人,所以一切管理归根在人的管理。人有心性,人有情感,谓之“有情众生”。管人自然当引发人之善心,开启人之正智,故一切管理当不逆人性,深藏慈念,悲心为物,藉事成人,藉人成事。如古之一僧人每夜翻墙外出,老和尚知道后并未指责,有一天夜里,当僧人归来时,发现脚下踩的是软物,不是平常的凳子,下地一看原来是老和尚,老和尚说了一句:天寒,注意身体。从此,这一僧人再也不翻墙夜出了。
⒋包容心量:身为凡人,为无明所覆,为业力所牵,都有劣性,都有弱点,所谓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”!尤其于人事中更易暴露于众,各种管理除了规避人性的弱点之外,还需包容人性的弱点,使人有反省自制的机会,有逐渐进步的空间。让人在人事中成长,此可谓因人成事,藉事成人也。
⒌超越得失:人有善恶,缘有顺逆,事有得失。佛法志在因人成事,藉事成人,以了生死、成道业为本,藉由外在得失正可观内心性,不因得失而失心,忍可一切,于事无心,于心无事——外成于事内不住于事,得失不挂怀,是为佛门个人管理与团队管理高度融合之所在。
⒍净土信仰:世间皆有为有漏、生灭无常,因众生需要,随缘成事,不求有得,但求无愧,以往生心做利他事,以净土心观秽恶事,以成佛心观浮云事。
叁、管理的境界
弘一大师弟子丰子恺言:“人的生活,可以分为三层:一物质生活衣食,二精神生活学问艺术,三灵魂生活宗教信仰。”依于此,管理也因目标不同而有不同的境界。
总体而言,任何管理皆不出物质与精神两种范围,因目标差异、管理不同、对人的素质要求不同,自然形成不同的管理要求,由此而有了不同的管理境界。偏重于物质者,管理层级相对较低,相对容易,但缺少团队凝聚力。偏重于精神者,有精神目标或文化内涵,管理层级较高,也最难。依两者的轻重比例而言,大分以下三类。
一、纯制度与利益的管理
个人与团队目标以利益为中心,管理带有强制性,制度分明,奖惩并进,属于最低层的管理。不顾人性之如何,无有道德、精神之追求。如世间纯以物质利益为目的之商业团队。
二、制度与道德相结合的管理
个人与团队有一定的精神追求,藉由团队力量达成一共同目标。以制度规范行事标准,以文化、道德认同形成自我约束。属于有一定文化内涵、有精神凝聚力的团队,以制度规范人性,以道德、文化为纽带,以共同价值为目标。如世间有一定文化、精神内涵之团队。
三、高度融洽的一体管理
个人与团队高度统一,虽有明确分工而又浑然一体,如人手足不分彼此,各环节运行井然有序而又彼此融洽,天依无缝。无论对个人素质与团队精神都有较高要求,个体能力与团队能力皆发挥到极致,人人皆可“随心所欲而不逾矩”。其管理理念在制度与人性融洽,规则与道德融洽,有为与无为融洽,众缘和合,如水乳相融。以法性为最高指导原则,事理顺从于法理,制度契合于人性,有为消归于无为。如佛门之僧团,即是此一管理模式。其基础在和、敬、礼、让,所谓“崇德兴仁,務修礼让”。佛门之六和敬、四威仪等即是此一精神表现。
肆、管理双方的认知与态度
除个人之外,任何管理主体都涉及多重关系:一上下关系,二左右关系。大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同时具有双重身份,双方都要有理性的认知、良好的态度,不分彼此,共同达成目标。
一、换位思考,彼此支持
任何管理团队,都存在上下、左右等关系,欲共同成事,需涉及的双方,能换位思考,理解对方,以便更好推进事情的完成。
众缘和合方能成事,如俗语所言:“家和万事兴!”以彼此理解为基础,并能彼此支持,共同助成事业的成就。成就别人亦是成就自己,更是成就团队。(两牛吃草的漫画)
二、同心协力,共成事业
用心相同,力道相助,方能共同成就事业。以无我的精神,融入大我的团队。以我的力量,助成团队的成就。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如《孙子兵法》云:“上下同欲者胜。” 反之即如烂苹果法则(一筐苹果如有一个苹果烂则整体皆烂),又如俗语所说:一颗老鼠屎打破一锅汤。
三、目标一致,各居其位
任何团队须方向明确,目标一致。为了完成统一的目标,须进行合理的分工。人各有所长,分工协作,各尽所能,素位而行,避免事务混乱及人情影响等。如佛法之判教,让每个法各安其位,彰显其相应之原理。团队管理,则是让每一个人各居其位,发挥其相应之作用,彼此协力,则合力成事。
四、接受他律,完成自律
欲共同成就事业、道业,须共同遵循团体规则,人人皆须有自律与他律精神。接受团体、他人之要求,接受团体管理(他律),自觉、主动配合团队完成相关事务,自觉遵守团队统合精神(自律)。
五、刚柔并济,把握分寸
任何有为的管理都不是一层不变的,也不是十全十美的,更不是万能的。尤其人事变化、因缘变化、情绪变化,使固定的原则难以适应多变的环境,同时任何在管理中的主导者——人,既有个人的特性,同时也都不是孤立的,与上、下、左、右间有着紧密的联系,需要彼此的配合与协助,让人事运作无有滞碍,故在处理人事时,人人都要有刚柔两面,刚者原则,柔者应变。刚性在立,利在清晰明确,弊在不能应变,把握不好,易伤和气,因小失大。柔者助之,以柔助刚,以柔化刚,原则与灵活兼顾,以补管理的不足,以遮人性之弱点,以助人性之成长,以形成良性的运行空间。
过刚易折,过柔易废,故任何人都需把握分寸,既须坚持原则,又须灵活应变,刚柔并济,有无相通,内自涵养,善应缘之变,善容人之过,善待事之失,善化失为得,共成于事。尤其面对“责、权、利”分职约束失效时,彼此都能担当分过,委曲求全,合理地处理好相关事务。佛门之六和敬精神(身和同住、口和无诤、意和同悦、戒和同修、见和同解、利和同均)即有此内涵,所谓“和”即外同他善、“敬”即内自谦卑,因为和敬而避免因意见不一、因缘变化带来的纷争,这是补制度刚性之不足。
六、形神相资,久而不衰
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管理,原则有余灵活不足,除了需要因缘、人性的应变考虑外,还需要一种团队精神来促成,没有精神的制度即如没有灵魂的躯体,久之必衰。以精神为内核,以形制为载体,形神兼备,自律与他律相结合,方可补制度之不足、助制度之运行。钱穆在《中国历史精神》中言:“每一好制度,必须有一种良好精神来维持。若精神一衰,最好的制度也要崩溃的。”诸如众多佛教寺院能保持千年长存,除了完善的组织架构、严格的管理原则之外,还有一非常重要的保障,那就是共同理念支持下的寺院文化(佛法内涵、丛林制度、六和精神等)。内在精神是团队凝聚力,可以弥补制度之不足。《佛门管理》一书中有段类似的文字说明制度需要精神来弥补的重要性:
法国电影《帝企鹅日记》,讲的是帝企鹅在终年寒冷的南极大陆上生存和繁衍的故事。当狂风夹带着冰雪疾驰而来的时候,几万只帝企鹅聚集在一起,挤成一团,轮流站到最外层去抵御暴风雪。在这个过程中,每一只企鹅都有一段短暂的时间在风口,但又不会长期在风口。虽然有的企鹅会被冻死,但大多数企鹅都能够活下来。对于每一只企鹅而言,站在风口是它应该承担的义务,为的是维护种族的共存,当然也包括自己。
这种团队协作的胜利更多地是靠着一个信念、一个不移精神和自觉,而不是制度来保证的。制度是刚性的,它可以保证一个组织正常运转,不出问题;但是,制度不能永远有效地保证、促进团队的精诚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永存。
七、认真对待,共度难关
无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,只要面对人事,都要认真对待,不能作为一种任务而应附之。应当认识到:既是别人分咐给自己的事,也是自己本分之事;既是在为别人、团队完成事,也是在为自己完成事;既是在成就他人,也是在成就自己,彼此相依共存故。
只要与己有关之人、事,都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,处理完成得好坏,即决定个人的人生好坏。故无论什么事,都应当有时间观念,有契约精神,有责任担当,认真对待。与相关人、事融为一体,不分彼此,乐在其中,历事练心,藉事成人。乃至一件微小之事,也无马虎之心,如佛门所言:“不因善小而不为,不因恶小而为之。”又如佛陀,虽为天人之师,仍不舍穿针之福。
能认真的人,才有韧性,才能提升专业,才能磨砺心性,因此而使自己可以成就更大的事业,团队也因每一个体之成就而成就。即如世人所言:是金子在哪里都会放光。中国有一部获得金鸡奖的电影《那人那山那狗》,讲的是一邮差带着一条狗,翻过很多山头,日复一日地送信,一辈子没有丢过一封信。这部电影能给人带来一些冲击和震撼,会帮助每一个人去梳理自己的工作、人生:当你认真对待一份工作的时候,你的心性就会变得不一样。认真做事可以提升心智,可以升华人格,即使是一件普通小事,也可以做到极致。日本有一部电影《入殓师》,也说明同一道理。电影讲述了一个大提琴手因为乐队解散,应聘获得了一份帮逝者化妆的工作,最初他非常排斥这份工作。认为一辈子做这件事没有意义,但是随着一次次介入整个葬礼的过程,他发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,体会到其中的艺术独特之美。
任何目标的完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,需要付出,需要时间,需要因缘。因此,很多事之成就都面对重重困难,如唐僧取经,耗时十七年,历经九九八十一难。在难关面前,彼此之间不是推诿、逃避责任,而是齐心协力,任劳任怨,共度难关。能不忘初心,持之以恒,方得始终。如世间言: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佛门亦言:精进不息,永不退转;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。
伍、管理的禁忌
任何管理,都需要协调运作,统一执行,各安其位,密切配合。为了保证其顺畅无碍,须避免一些明显的干扰因素,应知管理中存在的禁忌,大致有以下几方面。
一、人情超过理性
人情偏私,理性为公。有了人情观念,人的认知与情感会产生偏离,私心会襟固手足,制度与团队精神必然会受制约,公利自然受损。严重者甚至假公济私等,大到国之腐败、小到个人贪污乃至任人唯亲等,皆是明证。
二、制度不能执行
制度本为促成目标之达成,若仅成为墙上之物,不能贯彻于实际人事中,无法有效规范团队行为,形同虚设——有令不行,有禁不止,即所谓知行不能合一。
三、执行不能善终
制度执行贵在持之以恒,若有始无终,始大终小,所谓龙头蛇尾,终难成事。
四、精力过于内耗
团队做事,贵在上下一心,精诚合一,若团队内部分工后彼此之间各显自我、推诿责任,不能高度统一,有机配合,各自发挥所长,共成团队之事,则可能消耗大量精力、时间于无益之事。
五、偏于死守成规
因缘变化无常,人心起伏不定,固化的制度只能守于常态,难以适应变化,把握其精神是根本,既须坚守基础,又须学会变通,如是方能以人力补制度之不足,成就相应之事业。死守成规,久则生弊,无力应变,难成大事。中国佛教于戒律外制订清规、依经典教法创立宗派即是应变之一特举。
陆、结示根本
人之一生,从出生那一刻,到断气之时,始终都活在管理与被管理之中。学习管理、懂得管理,是人生必修之课。
管理是一门学问,是一门艺术,是一种修行。因涉及内容广,面对人事多,因缘复杂,要求不同,深浅不一,故难有统一模式。即如佛门所言:法无定法。无论何种团队,何种因缘,目标如何,其最要在当事人能明确团队目标,善观内外因缘,应时应机,有效可行、终成目标是为其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