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林要则二十条(八)
有很多人说,念佛人最后没有往生,在临终的时候,他居然不想往生了,这说明我们的往生心是经不起考验的。对这个生死无常的认识,平常只是一个观念,只是一个文字。对于真正的念佛人来说,生死无常感,它一定要落实到内心上去。善导大师有一句话:
无常念念至,恒与死王居。
意思是说随时随刻,我们是跟死亡居在一起的,每个人都是一边在生,另一边是死的,生与死是同时存在的。
恒与死王居住一起,有这种感知,那当然随时生命结束,随时往生。也就不会担心往生怎么办,地震来了怎么办。在四川,地震都发生了,楼房的灯,还有床都在摇摆,求往生的人好像也无所谓了,坐在床上继续念佛,但我看有些人恐怕还是会担心害怕。
上一次地震,有位法师从十二楼跑下来,其他人可能都还在房间里面没感觉,他巳经在楼下了,然后看着大家都跑下来。这就是生死无常,其实这个时候马上要想到赶快念佛,边跑边念佛,跑不出去可能就往生了。所以,念佛人对老、死这一无常观,要扎根、要深入。
其实,修学佛法,修到最后,其根本就是一个无常观。我们在这一点上深入用心,其他教理不懂,问题都不大。越有无常感的人,往生心就自然真实,都不用人劝,自己决定会愿意往生。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往生,就是没有无常感。没有无常感的人怎么办呢?学教理也学不进去,到医院、到火葬场去走几圈,看一看,保证就会厌离人生了。
很多人就是没有看到过生老病死,尤其现在不学佛的世间人,平常几乎没有接触过死亡的现象,即使听到哪里死了人,好像跟自己都不相干。如果让他到医院实地去看一看,老人、病人、年轻人、小孩子,大家都在医院里面等待死亡;或者周边有一个亲戚朋友昨天还在,今天没了,这样对他有直接的刺激,这种人才会想到无常离自己很近。不然,很多人对生死没有什么感觉。现在佛法信仰为什么越来越淡?就是因为大家对生死没有什么真切的体验认知。
从佛法来讲,有一个最深的观念,即无常不仅仅是以身体的死亡为无常,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无常。我们的身体随时在变,心也在变,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。大家对这个无常认识要深一点,要由浅入深,从身体到内心,从凡夫到圣人,从依报到正报,都要去感知;无常就代表没有自我,没有一样东西是停留在那里的,万事万物随时在变、在生灭。生灭都是有形有相的,包括我们的思想观念。明白无常,我们的烦恼就会少很多。
佛教里面有一个概念叫意生身——化身。佛菩萨、圣人为什么有化身?其实,化身就是一个念头、一个妄念。打一个妄念,化身就出来了,这个化身也是生灭法。凡是意念出来的,都是生灭的、都是无常。即使自己今天觉得身体挺好的,没有什么变化,“我这一段就感觉挺好的”,其实,无常已经过了不知多少了。
佛经里有记载,像有些证到小乘果位的人,看到花开花谢,就可以悟道了。春天花开了,夏天花没了,好,悟道了!
我们一看花没了,就会想“花这么早就谢了,什么时候再开啊?”就不会去想无常。我们想不到无常,就会执着它。当我们懂得无常的时候,就不会再执着,至少执着减少了。
因为无常,很多东西会消失,人会消失、生命会消失、万物都会消失。既然它本身会消失,突然哪一天它消失了,那就是正常的。比如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,身体好的时候,没感觉;生病了就应该接受它,坦然面对它。哪一天要往生了,还是会坦然的面对。学佛之人不会像世间人,生病了赶紧花钱找高明的医生;要死了,想尽一切办法,倾家荡产都要救命,这就是跟无常在对抗。
很多人是不愿意接受无常,自己想保留一个永恒的东西。懂得佛法的道理就知道,世上没有永恒存在。
我们没有永恒,那就时刻活在轻松的状态中。我们的我执很多,实际上就是跟无常对抗,不愿意接受无常,包括习性也是一样的。我们在家养成了很多习性,出了家之后有些还保留着,还放不下。个性也是养成的一种习性,在不同的环境下它会生灭变化。
(一)待客,以至诚为供养
待客就是接待客人,前面有一句叫留众,这里面有点区分,留众以老成为真情。留众就是要留下来住在寺院的,待客那就是日常接待面对大众——香客。
我们面对大众,以什么心态来处理?以至诚为供养,意思就是用我们的至诚心去供养别人。大家到佛门来为了什么?就是求福报,求忏悔,或者听闻佛法,增加信仰。我们接待别人的时候,就要有至诚心,要把佛法的真诚通过我们表现出来。不能跟世俗一样显得很虚假,如果油嘴滑舌,就没有佛法的味道了。所以,我们在佛门做人做事,就要真诚。
佛门里面那些老师父,他们很多人文化不一定很高,但是人很本分、很老实,讲话很真实,这样的人一接触,我们就会对他有尊重、恭敬。反而那些油嘴滑舌,讲起佛法来头头是道的人,我们听了就听了,对他本人不会有特别的恭敬心。人心比理论、比懂得教理更重要。人的真诚是最实在的,是人人都感受得到的。所以,我们对待客人,有至诚心就可以。
我们往生也有一个至诚心,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,这个至诚心也是一个真实心,往生心真实,念佛心真实。我们对别人也要有真实心,我们用佛法的标准来对待他,真心待他,别人是能感受得到的。即使我们做得不一定很规矩,有些方面有失误,人家都可以谅解。
(二)山门,以耆旧为庄严
这就讲寺院的形象,寺院不是建得豪华高大为庄严,它是以越老越旧为庄严。
现在我们去看寺院,很多还是古寺院有味道,遗迹保留得好,流传下来的东西要有味道一些。新建的寺院,可能眼睛晃一下,看还是可以,实质上没有那种历史感、沉淀感,缺少一种味道。
就像人一样,年轻人比较浮躁,年长的人就很沉稳,那些有历史感的寺院,就感到它很稳,我们进去之后都能够冷静下来。现在这样的寺院比较少,大部分寺院都经受不了无常的风,几十年几百年之后就烟消云散、没了,又得重建。重建后慢慢的又成为旧寺院,它的味道就出来了。很多东西是越放越久,佛法的这种感受才会更明显。
追求庄严不是追求外观。世间人追求豪华、高大上,追求花钱的东西,但佛门是要做得有成就感,有佛教历史感,有佛法的味道,才有庄严的感觉。有机会大家可以去参访、感受一些名山大川或者是保留得比较好的历史古迹。净土的祖庭长安悟真寺,即现在西安悟真寺,虽然是祖庭,但地方很小,已经没有古代善导大师在那里弘法的气势了。但另外两个地方还保留着,一个是山西玄中寺。
如果大家走到那一带,可以去看一看,山林的味道非常好。寺院虽然有很多新建,但是又保留了很多历史,同时寺院的建设非常有特色,园林式的建筑,整个寺院在山谷里面,显得很清静。我们读道绰大师的传记:“念佛之声,声震山谷”,仅凭文字,想象不出是一个什么场景,到底有多少人在念佛,为什么会声震山谷呢?如果到现场一看,就想象得出来了,确实会声震山谷,因为它周边全是高山,寺院夹在中间,后面是峡谷,前面也是峡谷,那里面只要有一两个人念佛,绝对声震山谷。
还有一处就是昙鸾祖师住过的佛光寺。佛光寺在五台山下面的五台县,不在景区。佛光寺现在没有开放,属于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唯一保留下来的中国唐代殿堂建筑,全木质结构的殿堂。那里虽然没有出家人住,显得有点冷清,但整个寺院的格局、历史感,还是非常有摄受力。
对“山门以耆旧为庄严”这句话的理解,我们需要去走动,去对比。新寺院我们最多就是看一看,看人家花了多少心力,花了多少钱,建了多少高大的佛像,看一看可能就过一下眼光,基本不会留下太多的印象,但是古寺院一看,感觉就不一样了。
(一)凡事,以预立为不劳
凡事,就是我们对待任何事情,“预立”,就是先要有预案、有准备。世间有一句话,“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,意思是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够成就,就不会临时忙手忙脚。就像我们今天,就显得有点忙手忙脚了,因为没有准备,突然来了些事情。如果提前有准备,就不至于这么辛劳。以此类推,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。
当然,有些是突发性的事情,没法准备。但日常有很多事情能够准备,我们就尽量提前做准备,很多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在提前做准备。准备得越充分,事情到来的时候就越会悠闲,因为准备充分了,分工明确了,各自岗位到位了,事情来了大家把自己本分事做好,这件事情就完成了。
如果没有准备的话,临时抱佛脚,一大堆事情来了,都不知道抓谁,事情就肯定要出问题。所以,做事的人、做管理的人一定要有一个“预”的准备阶段。任何事情,我们先提前做预案,预案做得越详细,事情就越容易成功。世间人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,像搞大的组织活动,一定要提前做周密的安排。
佛门的活动,人多了之后一样也要面对这个问题,要面对接待、生活、后勤、殿堂、佛事等等。如果我们没有计划、没有安排,突然来了几百人,整个寺院就是一团糟。如果我们安排得好,那就井井有条,从接待到生活到殿堂,都有人负责引导、管理,自自然然,人家一进来之后就规规范范的。
我们在寺院做事,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,尤其现代社会跟古代不一样,现在信息发达,交通便利,很多信息我们提前知道了,就能准备得很充分。提前准备还有一个好处,可以把集中的压力分散在不同的阶段。比如一个大型活动,提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准备,这样压力就分解了。我们有很长的时间做准备,可以今天做一点,明天做一点,实际上每天做的事情并不多,这样整个事情的压力就无形的化解掉了。不然的话,一件大事情突然让所有人都要投入全部精力去做,还不一定做得好,这个压力就比较大。能够预先安排好,分工明确,大家各自到位,所有的压力就分解下去了,每个人承担一点点,就是小事情,所以凡事预则不劳。
经常有人讲大事化小,除了做事情方面大事化小,我们安排事情的时候也要大事化小,把大事情化解成每个小事情,每个人分担一点事,大事就化小了。大事一旦化小,运转起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,既不劳,也容易成事。
(二)处众,以谦恭为有礼
“处众”,就是平常与大众相处。前面讲了一个观点:“长幼以慈和为进德”,即上下之间大家慈悲柔和,慈悲和睦。站在个人角度来讲,我们不分长幼,也不分彼此,跟大众相处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谦卑、恭敬,有谦卑心有恭敬心,那自然就能跟人人都处得好。
在寺院里有些人关系处得不好,遇到缘分好的人能处得好,遇到缘分不好的人总是水火不容。这就说明一点,我们处众有失礼之处,缺少谦卑心、恭敬心。当我们有恭敬心的时候,人的很多问题就化掉了。我们恭敬别人,别人自然就恭敬我们。恭敬就是前面讲的至诚心,老成持重就不会出现问题。当然,恭敬有外在的礼敬,还有一种内在的敬意,就是内在的人品,对人恭敬、对人有真诚的心就可以。
佛门里有很多内涵是可以超越文字,超越理论的,重在靠人心去做。只要用心真诚,即使教理不太深入,学佛时间很短,也同样可以得到佛法利益,可以跟大家相处得很好。
谦卑恭敬,在《念佛人每日诵念思维》里讲了很多,如“谦则受教有地”,我们是不是“受教有地”?很多人被批评的时候根本就不接受。谦卑是一种品德,是一种人格的体现。
谦卑做得最好的典范,在《法华经》里面有一个人,就是常不轻菩萨。常不轻菩萨见到人就给人家顶礼,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,反正他见人就顶礼,顶得人家烦了,拿石头打他,他就躲得远远地顶礼。他给人顶礼时还讲:你是佛,我不敢轻慢你。他是给我们众生做一个示范,要我们看到每一个众生都是佛,都不能轻慢。所以,我们对任何人都不要有轻慢心。
学净土法门,可以让我们更容易谦卑下来,我们都是罪恶生死凡夫,没有什么值得傲慢的。傲慢,都是业力。
我们都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救度,大家都平等,没有差异,都可以靠佛力往生弥陀报土,我们如此,别人也是如此。有人要成佛,我们就自自然然对他恭敬。念佛之人彼此恭敬,就不会去纠缠、在意别人的习性毛病。人很容易盯着别人的毛病不放,就像蚊子咬人一样,赶都赶不走。有的人跟人一结上梁子,看人不顺眼的时候,就会今天看不顺眼,明天看不顺眼,后天还看不顺眼,老是盯着人家的过失,看见人家就想起他伤害过我。
学净土法门,有机深信也有法深信,这些个人的问题就不重要了。我们要站在法的立场来恭敬别人,尊重别人,因为大家都是念佛人。有了这种心去跟别人相处,最起码不会对别人造成太大的伤害。
集体共处的时候,保持恭敬心,就可以跟所有的人相处得很好。虽然与人的缘分有深浅不同,但最起码不会跟别人发生矛盾。在一个团队里面,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学会跟大众和睦相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