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就是年长的,幼就是年小的。长幼是一个身份的差异,就是尊卑、长幼、大小。那么出家人当中也有大小,也有长幼,出家久的、年长的,我们要尊重恭敬。在《沙弥律仪》里面有一个叫“敬大沙门”威仪。

 

长幼有多方面,一是修行比我好,那就比我“长”;遇到年龄小的人,他二十岁出家了,我五十岁才出家,他就比我“长”。长幼之间这个关系怎么处理呢?尤其在佛门这些情况非常普遍,各种人混杂在一起,有修行很好的,有修行很差的;有年龄很大的,有年龄很小的;有出家很久的,有刚刚出家的;有出家人,有在家人;有文化素质高的,有文化素质低的;有懂教理的,有不懂教理的……这么多不同的人居住在一起,大家怎么才能保证和合共住?要做好不容易。

 

为什么有人讲“宁带十个兵,不带一个僧”?因为带兵都比带出家人容易。带兵本来就是很难的了,但是带出家人比带兵更难。因为带兵,只要把生活管好就行了,士兵的心念、烦恼习性,只要不影响大众就行。但是佛门不同,方方面面都要管,从生到死,从吃饭到睡觉、到修行,所有的一切都要管到。一进佛门,个人所有的一切,几乎都属于别人要管的范围,所有人都要管,大家互相管,不是哪一个人管。管事的人要去管,比我高的执事要管我,我要管下面的人,就像是一条链子,彼此互相牵连。

 

大家在一起生活,靠什么来维持和睦呢?要靠慈和,靠慈悲、和谐。大家有慈悲心,位置的高低上下就打破了;没有慈悲心,就只能论资排辈,那就麻烦了。世间有很多矛盾,就是因为互相之间不能慈悲。如果大家都有慈悲心,有和谐的心,所有的差别都可以包容。老出家的、新出家的,可以和平相处;文化程度高的和文化程度低的,可以和平相处;修行好的、修行差的,也可以和合相处。不要专门去挑人家毛病,挑了之后,大家就没有办法在一起待了。

 

当然,对修行好的人来说,遇到修行差的人,可能是一个更大的考验。我们修行的好坏,可能需要那些修行差的人来检查一下、考验一下,看看自己过不过得了关。当然,如果是自己故意要检查一下还好说,但如果是因为自己的毛病习性过不了关,那就不行,那是暴露自我。同在一个集体里,大家就要从正面的角度和合共住,慈悲包容。佛门慈悲为怀,每个人都要有慈悲心,当知见不统一、观点不一致、习性毛病暴露的时候,更需要的就是慈悲。慈悲无敌,只有慈悲才能包容一切。

 

净土法门最大的优势就是慈悲,我们学净土法门,如果这一点学不到家,那就说明对净土的信仰有问题。阿弥陀佛连五逆十恶都不舍弃,都可以往生,慈悲到了极限,无条件的慈悲。我们经常讲慈悲,讲无条件的救度,结果面对人的时候就不是无条件,都是有条件的了。学净土法门,有很多理念是可以跟我们的生活、跟寺院管理、跟与人相处挂钩的,否则这个信仰的价值在哪里?佛能够无条件的慈悲,我们天天也很感恩,天天也在想要去无条件的救度众生;但是面对众生的时候,既有条件又有对错,还有是非、有高低,要是看到这些,说明我们自己的修行就不好了。

 

做寺院管理的人,面对一个团队,要让一个团队和合共住,就需要眼光高、看得要远,心量要比常人大一些。我们在大事上不能糊涂,面对别人的一些小问题还是可以马虎过去。不能看到人有问题就不顺眼,我们可以引导、劝化他,内心还得要包容他。


佛图28.jpg

 

就像我们做父母的,看到小孩不成器,心里面着急,可能又要打,又要骂,但是打过、骂过后,该吃饭还得吃饭,该送到学校就要送到学校,不能舍弃他,佛门广大就在于此。尤其我们学净土法门的,要把佛门这种广大的精神,在日常的行为当中体现出来,如果大家都有这个认识,这个团队自然就和谐了,很多是非问题就烟消云散了。

 

大海为什么成为大海,因为它可以包容万物,所有的东西流到大海后,都可以调和掉、消化掉。学净土法门最有这个优势,我们要把佛心作为我们的心,我们经常讲“以佛心为我心,以佛命为我命,以佛愿为我愿,弥陀如何为我,我便如何为人”,但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往往就不是这样做的。这个是真正养德的地方。我们的德行有没有长进,这就通过这些方面体现出来。

 

通途的教理我们做不到,我们可以利用净土的优势,去面对人事,面对僧团的很多寺务。


寺院的常住大众都要学习,出家人更多的就是学、修,由“学”然后到“修”。学是了解理论,修就是实践,净土法门也有这样两个过程,我们先要听闻教法,然后再念佛。

 

有些人说我不用听法也可以念佛,其实这个世间没有不听法就可以念佛的人,愿意念佛的人多少都听过法,只是听的深浅、详略、多少不同。即使老太婆学佛也要听法,她也要知道为什么要念佛。所以,学法是我们修学佛法当中第一步,也是很重要的一步。

 

怎么学法,学习的方法是什么,这个大家都比较关注。其实也没有特别的方法,就有一条——“勤习”。“勤”就是勤劳的“勤”,“习”就是修习的“习”,就是要不断地学习,此外没有别的渠道,没有什么近路可走。往生有近路,念佛就可以,但学习就是要下笨功夫,要经常学习,这是入门的渠道。

 

顺便提一下我们这边的五年学习计划,这个学习计划也是一个“勤习”的表现。因为个人比较散漫一些,所以集体学习就要有一个统一的规范。大家在一起学习,比如在学校里面读书,就容易学到很多东西,一旦走向社会了,基本上就没怎么学了,可以讲除了专业考试、拿职业证书的时候可能会去学一点,其他时间就不会有计划安排地去学习,这就说明人学习是需要一个集体氛围的。

 

有信仰的人会主动去学习。但也有些人可能主动性没那么强,这就需要集体共学。我们安排的学习计划,就是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、更充分的精力来保证学习。寺院偶尔有些事情耽误了,那就临时调整一下。学习就是要“勤”,没有别的办法。经常有人问:“师父,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很快学习教理,能够学通?”还有一些人来问:“师父,有没有办法可以过目不忘?”我说过目不忘我也做不到!


学习没有捷径可走,就看自己下的功夫有多少,下的功夫多,收获就大。世间有句话叫“书山有路勤为径”,“勤习”是唯一的办法。当然这个勤习的方式可能每个人不一样,有些人时间抓得比较紧一点,有些人相对松一点。

 

在学习教理期间,我们的重点以学习为主,事务性的事情就会安排得少一点。当我们学得差不多了,教理比较稳当了,要发心出来做事的时候,有可能就是以做事为主,以学习为辅。我们学习涉及的相关内容不同,某些时间段的安排也就不一样。

 

我们在弘法的时候,到一定阶段可能又要回过头来,再来学习一段时间。我们的学习不是一步到位的,不是说书读懂了学习就结束了,也不是像世间人一样读书只是为了拿个文凭,考试六十分万岁。佛门学习没有万岁的,一百分都不是万岁,何况六十分!因为佛法不是靠书本知识死记硬背,也不是用分数来衡量对理论理解掌握的程度,因为我们对每个理论的认识都有深浅的差别。


图标40.jpg

 

如果拿考试来讲,老师会定一个标准,学生达到这个标准,就有一个用来衡量的分数。但如果按修行来讲,就没有标准、也没有止境,因为佛法是没有止境的。同时,随着每个人年龄的增长,阅历的增加,对事物了解、参与的增多,我们对法义的认识也会不断地变化,这可能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的。就像刚出家和久出家的人,虽然都在佛门里面过着同样的生活,但对法的认识就明显有差异。

 

还有,做过事的人和没有做过事的人相比,又会有差异。没做过事的人一般讲话都是书生气,喜欢纸上谈兵,讲得高大上。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,他们讲的很多都不实用,也用不上。他们没有经过事情的磨练,就不知道事情的艰难,包括事情当中存在的很多具体问题,他们也搞不懂。

 

举个简单例子,我们下午去干活,没有干过活的人觉得干半天活有啥了不起,但是干了之后就发现里面事情挺多,也很辛劳,挺考验人的。做过事的人就知道讲话要有分寸,要恰如其分,给自己、给别人都留余地。没有做过事的人,就会把书本的标准拿来讲。书本的东西是一个理论性的东西,我们在运用过程当中就会发现,书本的资料、知识、理论有很大的弹性空间。当我们经过事情的磨练之后,讲的话就会有分量一些,讲出来之后大家明显就知道这是经历过人事、经历过事务的人讲的,让人感到把法和事融为一体了。

 

有些人讲的法就是法。举个简单例子,很多人做课件宣传、讲课,就拿一本书来读。以前我们听过一个老法师带的这种“复讲徒弟”,老法师讲了课之后其他人来复讲,复讲就是照本宣科地讲,一个字都不漏,连仪式、动作都要一模一样。有人一听,就会发现复讲的人讲的内容跟原来的、上面的师父讲的一模一样,文字都没什么差异,甚至语气、动作、表情都差不多,但是味道就差了很多。因为你是复述别人的内容,别人讲的东西是他自己的东西,他是有感染力的;你讲的东西就不是你自己的,是在传输别人的东西,性质就变了。

 

所以我们学东西,第一步是消化,要变成自己的东西,不是拿着书本来念,或者拿着文字来讲解。当然我们有时候要显示佛法的传承,当然也离不开文字,也需要拿经典、祖师的著作来讲。但最起码我们对经典、对祖师著作的文字理论,要经过消化、吸收,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转述,不一定非得要照别人的语言来讲。

 

有很多人说,师父,我把书看完了就忘掉了,其实没有哪个人看完了都记得下来的,只有阿难尊者做得到过目不忘。看书不是记文字,是要消化它的理论。理论消化了,内容就不会忘记,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它的观点。

 

比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讲念佛往生,每个人讲的都不一样,文字表达不同,甚至义理上也会角度不一样。这就是学到的东西被我们消化之后,学以致用,先把书本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,再把自己的东西变成他人需要的东西,我们起的就是一个桥梁的作用。这个过程需要由浅入深,由学到用,不断的转换,这一切都离不开“勤习”,学要勤于用心。这个只能点到为止,大家平常自己把握时间。

 

学习,一是集体学习,二是个人学习。集体学习可以避免我们没有计划、没有目标、比较松散的毛病;个人学习可以重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,或者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欠缺的地方。

 

每个人的学习都存在两个空间,即集体空间和个人空间。早期学习以集体为主,比如我们的五年计划是一个集体的学习,五年之后就是个人学习的空间。个人学习的要求很高,相当于世间的研究生、博士生,基本上是独立自学,不需要老师来监督,也不需要很多人在一起学。进入个人学习空间的人,已经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也有自学的能力,每个人主攻的方向都不一样,就要有独立的空间看书、学习、思考,最后可能要出论文。

 

五年之后,如果有深造的空间,有些人对教理需要再深入、再系统的学习,有自己的研究方向,就需要再花两三年的时间,做更深入、更专业的学习。从长远来看,经过七、八年的学习之后,一个人出去独立弘法,包括自己写讲稿,都没问题了。现在光凭我们这五年的学习,要写讲义资料,要自己完全独立弘法,还不一定有这个能力。这五年的学习可以让我们熟悉基本的教理,并且在教理上安心。


阿弥陀佛印章2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