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林要则二十条(五)
留众,就是接待大众。寺院要安单、接待,要让大家亲近三宝。
留众,怎么留众呢?老成为真情,老成持重。我们接待外来的人员时,既要照顾到佛法的理念,又要有人情味、慈悲心,要懂世间的人情世故。比如当官的来了,就不能一律平等,因为他的身份特殊,不能让他到下面去、排在后面,应该尊重一下、礼貌一点,也就是礼数周到一点,这样事情就好办得多;要是把他当居士一样平等对待,大家依次来,排班、排队,这就麻烦了。
我们留众,要看对方的身份。观音菩萨其实就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,“应以何身得度,即现何身”。意思是对方的身份不一样,我们的态度、礼数上会有所差异,这就需要老成持重的人把握好分寸。所以佛门的执事、管理者,不是每个人都能担当的,不是出了家头一剃就可以管事儿。寺院做管理的人,最重要的就是要懂人情世故,根据对方的身份把握处理事情的分寸,让人来了都能皆大欢喜。
弥勒菩萨站在寺院的第一个殿堂,满心欢喜、笑脸迎人;我们作为对外窗口的接待人员、作为出家人的代表,是代表整个僧团接待人。每位出家人都代表僧宝的形象,私下都会要接待一些往来的人员,比如认识的人、熟悉的人,我们的慈悲和对他们身份的把握,其实就是弘法的一个方式。这些事情如果处理得好,无形当中就可以起到教化他人的作用;如果处理不好,弘法的负面障碍就来了。
这些障碍往往从人我交往当中来,并不是法引起了多少问题。恰恰相反,如果我们今天不小心得罪了人,他就要找麻烦;我们讲一句话不好听,对方心里就不舒服、就有意见;包括我们在讲法的过程中很多话刺激了别人,那人家也有想法。我们讲话不刺激人、不得罪人,这一点不容易做到,要做好非常难,其他的如忍耐、减食,还勉强可以做到一部分;但“留众以老成为真情”这点,确实需要磨练。
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,对寺务的接触、对人心的了解、对佛法的了解,形成了我们的综合素质,综合素质稳当的人才能承担事情。有些人需要一个锻炼,慢慢成长,可以先从小范围做起,慢慢的接触外界,了解这个社会人心。
尤其我们的时代跟古代还不一样,古代的人很简单,没那么复杂。而且古代这些出家高僧也都是很厉害的人物,甚至有些都有神通,都不用讲话,一看就清楚对方是何方神圣,来了就应对自如。他们不需要去分辨,不像我们这样,还要察言观色看半天,看走眼了,讲的话都不对机,就很容易伤人。
出家人如果不了解这些,表面看起来在积极的付出、奉献,结果做了事反而起反作用。当然,这就是我们凡夫的能力,做不到十全十美,这也无可奈何。但是祖师这么讲,就是提醒我们,作为出家人要管理寺院、住持佛法,甚至弘扬佛法,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提升的。
并不是我们知道了念佛往生,就可以去讲法。我们知道念佛往生,跟动物、畜牲讲比较有把握一点,因为它们不会反对,啥都不会要求,不会跟我们争吵,也不会要求要吃好的、住好的;我们讲念佛往生,它百依百顺。跟人讲就不一样了,人有很多要求,很多欲望,很多想法。
执事,这个称呼不全指的做管理的执事人员,做事的人都可以叫执事。佛门里边只要有担当寺务的人,就叫执事,管理者是从岗位来讲的执事人员。执事的功劳在哪里?怎么体现我们在执事当中有功呢?“以尽心为有功”,尽到我们的力量,尽到我们的用心就有功。
儒家怎么来论功论德呢?如果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尽十分力,但只尽了九分,就无功。比如这件事情我可以把它做得很好,但是我就马马虎虎应付一下,那这件事情我天天在做,天天都没功劳。为什么呢?很多人不懂这一点。我们看释迦佛在世时的一个典故就知道,一个老太婆来供油灯,她家里很穷,没有大富长者的金银财宝,就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卖钱,然后供了一盏灯。大富长者供了很大一盏灯在那里,最后被风吹熄了,但老太婆那一盏灯就是不熄。并不是她有多少钱、发了多大的心,而是她的心很真诚,她尽心了,尽到她最大的力量了,这个就叫“尽心为有功”。
所以,佛门不是看外在的东西。还有个典故,一个小孩见到佛陀,他没有什么东西供养,就在地上捧了一把沙子供养佛陀,就凭这供佛的一把沙子,他后来当了皇帝。一把沙子有多大功劳呢?人家捐了那么多钱,修了一座精舍,恐怕还没有当皇帝,他捧了一把沙子供佛就当了皇帝,这就是真心、尽心的力量。所以,功德在我们的用心上,不在事务上。
禅宗也有一个典故。以前有个宰相的儿子要出家,他的口气比较大,他看到这个老和尚天天只管打坐,而自己天天要去山下打柴、挑水,心里就不服气了:我是宰相的儿子,我天天得供养你,你受得起吗?老和尚当然受得起。禅宗祖师讲了一句话:老僧一打坐,能消万担粮。当然这个功德就不是普通的功德,而是修行功夫,是一般人做不到的。
但是我们做事的时候尽心,这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。我们只要尽了心就有功,不在于能力大小,也不在于事情做得多好,因为“以尽心为有功”。
出家人、学佛的人,包括居士,其实都是一样的,在寺院里面我们都要尽到心力。一件事情我们只能做到这个样子,已经使尽全力了,有些东西再也做不到了,那也没关系,只要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做了,就算有功了。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没有尽到心力的,差不多尽到三分五分心力就不错了。比如打扫卫生,我经常看到扫了一部分,还留下大片没有扫的痕迹。
做事的人认不认真,从他做的事务当中就能看出来。很多人以为自己做了事,没人知道他做得怎么样。其实在寺院待久了的人,接触多了,哪些人做事比较认真,哪些人不认真,一看就知道。
事情能做好的人,不是他能力有多大,而是他用心就能做好;他不用心,即使能力很大也做不好,这是必然的。
往往是能力越大越强的人做事越不太认真,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了,没有发挥他的作用。就像宰相的儿子去挑柴,这不是大材小用吗?其实,大材在任何地方都能用才叫大材。真正的大材,在小地方能够发挥小作用,在中地方能够发挥中作用,在大地方就能发挥大作用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发挥作用,这个材才能体现出来。认为自己是做大事的人,小事瞧都瞧不起,这个材就已经不大了,因为心量有问题,认知有问题。
所以,我们看一个人“才”的大小,不是完全看他能力的大小,还要看他的认知、德行,看他是否能上能下,很多时候看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。做事的人,要尽到自己的心力,要把常住的事、他人的事、落到手上的事,都当作自己的事,而不能认为常住的事,反正好坏都差不多,应付就行。
举个简单例子,寺院要建设,就得要尽心,要找专业的设计师、专业的人来建设。如果说马虎一下就行了,四众弟子又多,房子安不安全也不考虑,那这个问题就很大了。同样,我们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。我们负责哪一块的事情,如果不尽心,就会影响到其他人,影响到团队,乃至影响到整个佛教。
所以,功劳在于心思当中,在我们的用心当中,不在事务大小。
我们平常讲话,平常做事,平常交往,应该是语言简单、干净利落。
尤其管事的人,这一点就更要学习。因为管事的人只要把问题说清楚就行了,不需要过多地去解释、阐发。管事的人说话是要让人家听得明白,也不需要说过多,避免浪费大家的时间。
在寺院,在大众面前,大家对法义都比较感兴趣,都会用心听,其他事务一般人都不会太用心,我们只要把事务交待清楚就可以。包括我们平常与人往来,也要学会语言简单,没有事就可以不用说话。
孔子讲 “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”大自然中春夏秋冬四时在运行变化,万物都在生长,但上天从来没讲过一句话,这不是靠语言来安排运作的,而是靠生命自然规律运作。
人在世间,除非确实有事要讲、有话要讲,那就可以讲。我们没有他心通,不讲话没法跟别人交流,但讲话是意思到位,聪明人点个头,意思传过去了,就不用讲了。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为什么能淡如水?互相望一眼就知道对方要干啥了,还讲出来就多余了。但是世间很多人,唠叨不断,一件事情重复再三地讲,生怕别人没听懂。学佛的人,尤其要注意语言的简练,因为要给人家传播正能量。如果语言啰嗦、重复,别人听了就厌烦了。
佛门里,大家的精力都比较宝贵,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,浪费一天时间,就浪费了一天的生命,浪费了一天的修行,这时我们就更要减少语言。在道场里,有很多人是不怎么讲话的,出家久了的人都不太怎么讲话。
有些到佛门来的居士,刚认识的时候好热情,三天三夜都讲不完话。有些居士住庙,第一天晚上几乎是通宵讲话,睡不着、兴奋,好不容易见到某某莲友,大家摆一摆、聊一聊,已经不顾忌寺院的规矩了。话太多了,就像倾盆大雨,直接往外倒。居士来到寺院,讲话这一点要特别注意。
很多人到寺院就是来“倒垃圾”的,把世间大量的问题拼命地倒到庙里来。当然,寺庙的功能就是让人家“倒垃圾”,但需要常住的人管理得好,把这些“垃圾”尽快清理掉;要是清理不了就麻烦了,垃圾就会影响、干扰整个寺院。
寺院内部的人要有一个意识观念,我们要建立一个清净、有消化磁场的团队。我们本身内部清净,外部影响来了,进入这个磁场就被消化掉。道场要成为一个净化场所、空间,成为一个“净化器”,人来了这里就能得到净化,这就是佛门发挥的作用。
大家都不讲话,这一点多少要学一点禅宗的风格。禅宗的祖师几乎不怎么讲话,两三个字就解决问题“喝茶去”,讲得很简单,几乎没有什么可讲的。
我曾经到西安卧龙寺禅堂住了几天,一进禅堂之后,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一个人说话。除了管事的人,班首是维那师,有特别的事情会交代。从早到晚没有任何人说话,人在那里面待几天,非常舒服。
很多人有话不讲就憋得不舒服,其实不讲反而会舒服一点,心就静下来了;越想讲,心里的妄念就像泉水一样不断地往外涌。作为修行人,要学会少讲话,有事讲事,没事就安静,不讲话就多念佛。人在一起要讲正面的话,讲佛法的话,讲一些有利于个人、有利于他人、有利于佛教、有利于团队、有利于对方、信众的话。
但现在我们不讲也不行,居士来了就得要去讲,不讲就觉得这个师父冷冰冰的,不关心他。有时候还要嘘寒问暖,关心他家庭怎么样,世俗过得好不好,还关心一些俗事去了。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握好分寸,进退要自如,该收嘴的时候就得收住,不要放出去收不回来,甚至忘失自我了,那就很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