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林要则二十条(一)
现在是末法时代,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规则,可以作为寺院管理的一个参考。当然,时代不一样,因缘变化,可能有新的内容需要添加。历史上流传下来有影响的、在佛教界形成共识的规则,就是禅宗的《丛林要则二十条》,我们就选其中的一段文字来学习一下。
《丛林要则二十条》不是规约,是一些大的纲领、大的方向。“丛林”是佛门的一个统称,大的寺院都称为丛林。丛林就像山林一样,每个出家人都是一棵大树,树木多了就成了林。丛林代表团队共住,就是大家集体共住在一起,称为丛林。
丛林的生活、丛林的运作,乃至人事很多问题,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就是《丛林要则二十条》。这二十条已经成为佛门普遍遵循的规则,我们需要去学习、继承。当然,因为时代因缘不一样、法门不同、道风不一样,内容可能会有些变化,但大体上还是有通用的地方,每个道场、团队,应该都要参考,能借鉴的借鉴,能延伸发挥、补充的,当然可以延伸发挥、再补充。
《丛林要则二十条》一直被认为是禅宗的祖师百丈禅师制定的,我最近专门搜了一下,在《大正藏》里面始终没有这个内容,所以到底是不是百丈禅师亲自定的还不清楚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百丈禅师以及整个佛教的一些历史现状。
百丈禅师(公元720年--814年)是中唐时期的人物,生活在善导大师之后的时代。在百丈禅师之前,没有严格的丛林运作管理模式,佛门的寺院统一以律寺为主。律是戒律的律,律寺以戒律为重,按照佛制定的戒律来制定管理规则。百丈禅师提倡丛林规则之后,整个佛教界就发生了变化。
因为戒律有相应的地域性,就是有印度的特色,它是根据印度当时的社会环境、出家人的生活习惯制定的一些戒律。到了中国之后,有一点“水土不服”,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,中国人对出家人的恭敬心、尊重心也不够,根据印度的这种体制、生活方式形成、制定的戒律,在中国推行,佛教就会明显受到制约。所以,禅宗祖师百丈禅师就非常大胆的创立了清规即《百丈清规》。
百丈禅师的传法师父是马祖道一禅师。他在马祖道一大师那里得了禅法之后,就开始立清规了。丛林有一种说法:“马祖建道场,百丈立清规。”追随马祖的人特别多,他手下的人,历史记载开悟的就有一百多。从达摩祖师到后来的这些祖师当中,马祖都是非常有名、很稀有的一个人物。他的道场非常大,在当时是遵循律制——戒律。但是寺院规模大了,风格也不一样,管理就出现很多的问题,马祖的弟子百丈禅师就开始立规矩了。道场有了、丛林有了,这个时候需要立一套体系来管理它,《丛林规约》就兴起来了。《丛林规约》一兴起之后,在整个佛教界的影响非常大。
现在寺院的很多管理模式,都离不开百丈禅师的《丛林清规》,它几乎统一了整个佛教的管理模式。禅宗在中国的影响是居于主流、上层位置的,它的话语权特别大,不仅官方支持,甚至上层政治人物护持禅宗的都很多。这个时候,它的话语权就从上到下贯彻下来,它的规定,一些丛林规则及很多重要的管理模式,就自然而然成了佛教的一个主流,律寺的地位就开始慢慢隐没掉了。
所以,从那以后的佛门,大家一般都是讲清规的多,讲戒律的反而少了。很多寺院早期叫律寺,禅宗兴起后就叫禅院、禅寺;还有一些兴起教学的寺院就叫讲寺;修净土的寺院就叫净寺;跟净寺相关的还有弥陀寺、净土寺,都是一个类型。净寺其实也没有明显的管理规约流传下来,大多数还是依循了禅宗的丛林制度,可见《百丈清规》在佛教界影响特别大。
百丈禅师另外还有一段文章,就是《丛林要则二十条》,虽然只有二十条,但这二十条非常精要,实际上讲了二十个范围。对这二十条,无论是寺院管理,还是个人学修,包括做执事的人,只要居住于丛林当中,每个人都要熟悉、都要了解。这二十条虽然看起来文字不多,但是涉及的面很广,几乎是面面俱到。
百丈禅师(公元720年-814年)活了95岁,算是高寿的了。他是福建福州长乐人,从小就喜欢跑寺院,跟佛教缘分比较深。他二十来岁的时候到广东潮安,依止一位慧照禅师出家,然后到南岳受戒。受戒后不久,他就到了安徽庐江一个寺院,开始研读经藏。
百丈禅师20岁出家,46岁才去见马祖道一禅师,那时候他已经出家26年了。在他前半生中,他已经学了戒律、经典,听说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弘法,就专门去拜访马祖道一禅师。在马祖道一禅师的座下,他成为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。
马祖道一有三位很有名的传法入室弟子:第一位是百丈禅师,第二位是智藏禅师,第三位是普愿禅师。百丈原本不叫百丈,他出家的法名叫怀海禅师,因为他后来在江西的百丈山弘法,所以大家称他为百丈禅师。
另外两位,一位是西堂智藏,另一位是南泉普愿。禅宗祖师都有两个名字,一个是称号,一个是他本身的法名。称号有些是以地名取的,比如百丈山,沩山等。很多禅宗的祖师,如沩仰宗、曹洞宗等,都是以山名来称呼祖师的。
这三位禅宗的祖师,是马祖门下“三大士”,这三位人物都对当时乃至后期的禅宗影响特别大,他们的风格很独特,每一个人都不一样。当然,百丈最大的影响就是创立了清规,统一了佛教丛林管理的模式。
首先,百丈禅师提倡“农禅并重”,明确提出个人是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,即一天不干活就一天不吃饭。他年纪大了,他的弟子不忍心让他去干活,就把他的锄头、农具收藏起来,让他找不到,结果百丈禅师就不吃饭。弟子去请他出来吃饭,他就说“我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,这句话一下就成了名言,流传千古。这说明他自己以身作则,哪怕年龄大了,还是坚持一天不干活就一天不吃饭,禅宗“农禅并重”的风格就这样延续下来了。
百丈禅师为什么要提倡农禅并重?这跟当时的禅宗道场有关联。他生活在公元700多年的时代,离唐代的法难还有一段时间,唐代的法难是公元845年左右,相隔还有一百多年。但是前期,在南北朝时期也有法难。
第二,禅宗的祖师大多数都是在山林里面修行,而不是在都市,他们也不依靠那些帝王、宰相、大臣。他们的护法都在民间,这个时候他们的生存空间,就不像那些翻译家——在国王身边活动的大德高僧们。禅宗的祖师们需要自我生存,所以提倡“农禅并重”,这个风格在佛教界就一直延续下来了。
百丈禅师的《丛林要则二十条》,内容很短,只有二十句话,每一句话讲一件事。祖师讲话非常简短,很精要、很明了,也不复杂,观念也很清晰。但是这二十条,我们这一辈子都做不到,非常难。这二十条大家一看都很懂,但是要真正落实下来就不容易了。不是说我们学了就能做得到,而是要把它作为我们的一个标准、一个长期的警醒。
【附】《丛林要则二十条》
丛林以无事为兴盛
修行以念佛为稳当
精进以持戒为第一
疾病以减食为汤药
烦恼以忍辱为菩提
是非以不辩为解脱
留众以老成为真情
执事以尽心为有功
语言以减少为直截
长幼以慈和为进德
学问以勤习为入门
因果以明白为无过
老死以无常为警策
佛事以精严为切实
待客以至诚为供养
山门以耆旧为庄严
凡事以预立为不劳
处众以谦恭为有礼
遇险以不乱为定力
济物以慈悲为根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