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八|一杯喜乐粥,平安幸福年

 

《腊八粥》

——(清)李福

腊月八日粥,传自梵王国。

七宝美调和,五味香糁入。

用以供伊蒲,籍之作功德。

僧民多好事,踵事增华饰。


image.png

 

腊八节缘起

腊八节源于佛陀,释迦牟尼佛成道前是一位太子,名悉达多,为寻求真谛,太子毅然舍弃王位,出家修道,在雪山苦行六年,日食一麦一麻。后来发现一味地苦行并非解脱之道,于是舍弃无益苦行。一位牧羊女见到他身体虚弱,便熬煮乳糜供养。食毕,悉达多太子体力渐渐恢复,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,在腊月初八这晚,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。

所以,农历腊月初八,既是中国传统节日,又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日,故这一天又被称为“法宝节”或“感恩节”。 

世尊许食粥 

《摩诃僧祇律》(二十九)记载:释迦佛住在舍卫城时,每当难陀母做饭食,会先诚敬供养比丘师父,然后自己再进食。

有一次,她在做饭时,把饭熬煮出饭汁,饮了下去,觉得体内的风感去除,而且宿食也消化了。

于是,她就将少许米和水,加入胡椒、荜茇,熬煮了一锅粥,送至祇洹精舍,恭敬供养世尊。世尊受供后,许比丘皆可食粥,并讲说粥有十种利益。

这便是佛陀开许比丘喝粥的由来。

粥有十利 

《摩诃僧祇律》(卷二十九)举出十种食粥之利益,即:

一、资色,资益身躯,颜容丰盛。

二、增力,补益衰弱,增长气力。

三、益寿,补养元气,寿算增益。

四、安乐,清净柔软,食则安乐。

五、辞清,气无凝滞,辞辩清扬。

六、辩说,滋润喉舌,论议无碍。

七、消宿食,温暖脾胃,宿食消化。

八、除风,调和通利,风气消除。

九、除饥,适充口腹,饥馁顿除。

十、消渴,喉舌沾润,干渴随消。

事事粥全喜乐年 

今年腊八节,法宝寺常住众以感恩之心忆念佛陀慈悲济世,让芸芸众生有所依怙,让末世众生得遇佛法指引,追随如来法迹,人生不再迷茫。

从元月8日起,常住僧众及志工团队就在住持师父的带领下,将精心准备的各种食材,经过清洗、蒸豆、熬煮,熬制成美味香甜的腊八粥;然后,马不停蹄地进行灌装、封口、打包、装车……

元月10日,腊月初八当日清晨,天色还未明,这些带着爱心和感恩心熬制出的喜乐粥,就已经从寺院出发,由几辆车护送至镇上,供养当地的居民们,祈愿与有缘大众,同蒙佛恩滋养,共同感受那一份光明与喜乐。 

 

 image.png

   

一碗腊八粥,

承载着佛弟子对世尊无尽的虔敬与感恩。

愿喜乐粥的每一丝香气,

化作治愈疫情的良药,

点醒世人慈悲之心,

祈世间山河无恙,

人心喜乐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