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住营造活动 ——寺院建设与有机精神
2022年12月,寺院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土住营造体验活动。
土住营造,顾名思义,是以泥土、石头、竹子、草木等乡土原料为建筑材料,以夯土、土坯砖、泥土抹面、竹片泥墙、石砌、木构等为建造技术的生态建筑搭建。它是在传统智慧的基础上优化提升,旨在把“大地之风”带入室内空间,营造有健康、有温度、会呼吸的家园,将生态建筑带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和地方。
法宝寺是一座千年古刹,历经沧桑,现有的殿堂及配套建筑均年久失修,目前正在规划建设、改造实施。经过多次的交流、接触,活动主办与寺院在理念上高度契合,于是就有了这次土住营造体验活动。
此次活动共有29名学员参加,他们都是来自与生态有关的各个领域专业人士与公益志愿者,其中有做有机农场的,有生态农耕、环保方面的,还有做建筑、景观设计、身心疗愈等方面的。在为期一周的体验活动中,寺院常住与学员们体验了夯土材料加工(地面、墙面、轻质土、竹片),夯土墙制作,夯土地面铺设,夯土墙拆模 ,新式泥土抹面,底面处理,竹片泥墙制作,夯土地面拍打,竹片泥墙抹面,夯土墙验收,夯土地面验收,泥土抹面验收,以及扫除道等体验环节。
此次活动做了一些因地制宜的尝试,将寺院本土的建筑材料,结合现代建造技术及设计,同时,融入生态、环保的理念,为未来设计打造低能耗、高质量的生态寺院做了一些有效探索与实践。
土住营活动虽然于去年已经结束,然少量房间墙面抹灰于今年2月方完工,亦为后期的有机生态建设拉开了序幕。
虽然参加这次土住营造活动的大部分学员都是第一次走进寺院,但透过这次活动,大家似乎都体会和发现了:有机生态与佛教之间,其实有许多内在的关联与共性。
一方面,有机生态与佛教的本质,追求的都是最原始、最本真的东西,这是大家所共知的。我们生活在世间,会有一种生活状态和生存空间,每个个体自身也有其相应的心理状态。佛教赋予我们最纯真的心态,有机生态为我们提供最自然的生活,两者若能很好融合,或许能建立一种良好的有机与信仰皆具的生活方式。
另一方面,法宝寺兴建于隋代,唐代时期即为川西名刹,一千多年的历史,保留下来了许多文物古迹,有摩崖造像、石梯古道、石洞山门 及大量碑林,还有一棵两千年的黄葛树。所以,寺院在建设时,不仅要考虑道场发展的需求,也要考虑这些古迹的保护和周边的生态环境,以及作为宗教信仰场所所特有的——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、从生态到生命的这些深层次的问题,从而引导大众,把理念和认知从关注有机生活提升到关注有机心态上,真正体现佛法化导人心的作用与价值。
有机,常人所熟知的,它似乎只是某一单一的领域;但事实上,它是一个全方位的生态建设,生活方式的建设,乃至对整个环境的建设与改造;它也是从外到内,从环境到人心的一个系统建设。这就需要有更多人,一起来发心、关注、参与、融入。
正如师父在活动见面会上所说:“也许发心只是一念,但是这一念发起之后,可能就会像水的波浪一样,波及到很远很远。以后大家可能会看到:今天的缘起,会共同促进法宝寺的建设发展。此次活动因缘难得,于寺院生态建设亦有着重要意义。
此次活动,开启了“有机”寺院建设的起航,愿寺院的发展能为大众提供更好的信仰与生活空间,南无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