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解惑|追求念佛功夫的人为何往生不定?
问 临终念一声佛号就能往生,鹦鹉念佛也能往生,为什么追求念佛功夫成片的人却不一定能往生?
答:回答佛教的问题一定要准确。提问题不能靠想象,也不能说“我认为”,因为“我认为”就意味着有很多内容你还不知道,这是你自己认为的,是你个人的感觉。 佛教最怕“我认为”。回答佛教的问题一定要准确,这样的回答才经得起考验。回答准确的前提是有标准,标准确定了,答案就是准确的;如果标准不明朗,不清晰,你的答案就是猜测,就像猜谜语。 我们对凈土法义的标准要认识清楚,一旦符合这个标准,答案就是准确的;不符合这个标准,答案就是错误的。要先把握住这个原则,然后再思考这个问题符不符合凈土标准,它跟凈土法义的具体差距在哪里。 大家都知道凈土有两个标准,一个是往生,一个是念佛。当然,有一个前提,念佛要如实念佛,就是跟凈土法义相应的念佛。 鹦鹉念佛,求功夫的人也念佛,求功夫的人可能有明确的往生心,他是为了往生而念佛,从目标来讲,他有目标,从方法来讲,他也有方法,但是他的往生为什么不确定呢?鹦鹉念佛,它有方法;至于目标,它的往生心明不明确呢?我也不敢肯定,不能说它有,也不能说它没有。鹦鹉是畜生,闻法的条件非常有限,除非有人给它开示,它明确听到有人给它讲凈土法义。 你不能说鹦鹉什么都不想,这是绝对不可能的。如果鹦鹉什么都不想,它的境界就比我们高多了。鹦鹉不可能有修行,除非它是老修行,除非它是修行人示现到畜生道的,去度其他的鹦鹉。就像观音菩萨,他变成鹦鹉了,那就什么都不想。 一般的鹦鹉都是畜生,作为畜生的鹦鹉,想法就有很多了,它不是什么都不想,只不过它没有人的观念。它喜欢天天想吃的,它要睡觉,还要找吃的,这些都是必然的,它有这些欲望。 为什么鹦鹉念佛容易往生呢?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记载;求功夫的人念佛为什么反而不能往生呢?这就要找标准了。从标准来讲,往生是靠佛力,只要念佛就能往生。我们先不管鹦鹉,先看这些不能往生的人,因为大家关心的是求功夫的人念佛为什么反而不一定能往生,重点在这里。不一定往生就是不确定,有可能往生,也有可能不往生。 他不一定能往生,前提是什么?他是在求功夫。大家看这个关键点,他的关注点是求功夫。另外,他定的标准是达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,这是他认定的标准。那么鹦鹉有没有这个标准?没有,鹦鹉只是念佛。当然,它也有很多想法,我们先不管。鹦鹉就是很简单、很单纯地念佛,别人教会了它,它就跟着念佛。 但是求功夫的人就不一样了,他在念佛的形式下,他关注的重点不是念佛本身,而是“我的功夫成不成片?我有没有功夫”?这才是他关注的核心。他的所有思想都集中在功夫上,念佛只是一种形式,只是为了达到功夫成片的一个工具。在这种前提下,他定义的往生标准就是功夫成片,所以他往生不定,原因就在这里。如果他的功夫不能成片,他的修行达不到自己认定的标准,他的往生就有障碍。 当然,从理论角度来讲,他靠自力,没有靠佛力,这是原理。但是从认知来分析,他的关注点是功夫,而不是往生。他给往生设了一个前提,就是要突出功夫,这就成了他往生的障碍。 鹦鹉的障碍是业障,但是从念佛往生的角度来讲,业障不能成为障碍。包括求功夫的人,他的业障本身也不障碍往生,他的障碍是自己的认知,是他对往生标准的认定出了问题,他不知道往生是没有障碍的,反而自认为有障碍、有前提,所以他的往生不确定,原因就在这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