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登录
社交账号登录

法音宣流

blog

浅识“刚强难化的众生”

“浅识”是浅显的“浅”,“识”是认识的“识”。宗淳这段时间的学习,只浅显的认识到自己是刚强难化的众生,如果能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刚强难化的众生,说不定能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。可惜刚强难化啊。学佛后常会听到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,难调难伏。这两个月学习《维摩诘经》,在这部经里遇到了原话。在香积佛品第十“彼诸菩萨问维摩诘:“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?”维摩诘言:“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,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

查看详情
blog

众生病则菩萨病

《维摩诘经》的主要思想是贬低声闻二乘自我意识,赞扬大乘菩萨的无我奉献精神,体现了菩萨慈悲救度众生的本怀。对修菩萨道的要求有其独特的一面,虽然也主张菩萨以救度众生为本怀,但对菩萨行的要求有自己的特点。认为众生是菩萨净土的根本,随着所度众生的多少不同、众生的愿力不同、众生的根性不同而所得到的净土也不同。而小乘只知道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”三法印,不知道大乘佛法之“一实相印”。所谓实相即是无相,

查看详情
blog

从《维摩诘经》看净土法门之殊胜

《维摩诘经》是佛教重要经典,以不思议解脱为宗,讲说菩萨之不二境界,叹大褒圆,弹偏斥小,引导小乘回小向大,入不思议解脱境界。其义理深遂,趣味无穷,典故颇丰,是学佛人必读的经典。此经虽是通途经典,其中一些典故及义理,确可与净土拉通理解,或可藉之了解净土法门的诸般殊胜,本文就此略探几点,以飨读者。一、唯心净土不妨西方净土《维摩诘经》第一品是“佛国品”,介绍如来净土之行,所谓心净则佛土净。舍利弗见此土不净

查看详情
blog

中国佛教史导读(下)

   佛经从印度传入中国,但大量翻译佛经的历史不仅在中国有,其他国家也有。佛教有三个大的体系:汉传佛教、藏传佛教、南传佛教,都有佛经的翻译。我们这里讲的,主要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翻译史。

查看详情
blog

无尽灯

《维摩诘经》菩萨品第四中,持世菩萨述己不堪任维摩诘所问疾之缘,其中以维摩诘受万二千天女,而授其道心及法乐,中遇波旬乞女,乞女欲归,诸天女问维摩诘“我等何故止于魔宫?”而引出维摩诘再授万二千天女无尽灯法门。 宗证以此处“无尽灯”为题,以对无尽灯之缘起,无尽灯之体用,无尽灯之所化,做一个浅短的报告。 一、无尽灯之缘起无尽灯法门之缘起,本因维摩诘以方便示疾而请世尊垂愍,世尊从舍利弗开始,至最后文殊菩萨承

查看详情
blog

别人不相信净土法门怎么办?

  佛法讲“机法相应”,众生的根机要与所学的法相应,才能得到利益,佛法和世间法的不同就在这里。世间法可以强迫学习,学佛没办法强迫的。如果机缘不成熟,我们非要去给别人宣说,那是我们自己不理智、没有智慧。

查看详情
blog

有一种爱,叫十劫等待

龙树菩萨《十住毗婆沙》云,菩萨求阿鞞跋致,有二种道:一者难行道,二者易行道,而难行道“唯是自力,无他力持”。况且我们现是罪恶生死凡夫,旷劫以来无有出离之缘,全凭自力难以出离。此间总释为三难:空间处所:五浊恶世不净;时间:无佛之时,无大善知识;目标:求阿鞞跋致乃至成佛对于我们来说甚是高远。我们这个世界是杂生世界,有胎、卵、湿、化所生,苦乐万品,以杂业故。是本来不清净的,是污染的。我们就像是泥巴,在水

查看详情
blog

信之力

(一)“什么是真实的?”这是典型的西方问题,而典型的东方问题却是“你信不信?”通过这次《往生论注》的学习,我感受到为了众生的生死解脱问题,阿弥陀佛的大悲心,祖师大德的良苦用心。还有师父、辅讲师父、组长师父为之所付出的所有努力,都是想告诉我们:放心吧,请相信佛的教导;安心吧,在这个末法时代,我们短暂的生命里,只有发愿称念佛的名号求生净土可得解脱;相信吧,这是最适合我们的,是最快捷的修行方式。你信不
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