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導大师讲了机法两种深信,“一者决定深信: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,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,无有出离之缘。二者决定深信: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摄受众生,无疑无虑,乘彼愿力,定得往生”,为什么要用“决定深信”这个词呢?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?
最近正阅读楼宇烈所著的《宗教研究方法讲记》,看似一本平常的书,但却包含不平常的内容。作者是北大哲学系、宗教学系教授,当代著名的哲学史家、佛学家。此书为作者在北大佛教研究生课程班作的专题讲座,由其学生根据录音整理而成。全书内容共有九个部分,包括:宗教概念及其意义的变迁,中国宗教的特点,宗教研究的视角;以及从整体上讨论宗教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,比如:资料、观点和方法的统一,历史与逻辑的统一,比较的方法,整体综合的研究方法,批判和继承的问题,宗教研究的两个关系等等。
在佛教界,每个人对“专修念佛”的定义都不同。怎么理解专修念佛?是否吃素?念四字名号还是六字名号?是否可以学习传统文化?是否应该放弃以前发的愿?这些问题怎么处理?还是跟“专修”的概念有关。如果对“专修”的认知不清晰,这些问题就会纠缠不清;认知清晰了,很多问题就可以慢慢理顺。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