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看《论注》要义,这是重点,讲义的主要内容就在于此,前面是铺垫说明,最终目的是理解《往生论注》最重要的义理。 《论注》义理周全,要义深邃。仅依《论注》结构,大分三节明其要义:一玄义,二偈颂,三长行。 《论注》要义分为三部分,即玄义、偈颂和长行。《论注》的义理非常周全,要义深邃,这是整部《往生论注》的特色,它的理论很完整,很全面,几乎包含了净土宗的所有理论,只看《往生论注》就能解决净土信仰问题。
接受,接受什么?为什么要接受?接受可以达到怎样的境况?(一)接受因缘的生灭和合接受,首先接受命运的安排,也可以说认命。认命,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无力——好似在历经风霜雪雨后,于正值壮年时期,本该黑亮的头发上冒出丝丝儿白发,炯炯有神的双目被磋磨得黯淡无光,细嫩的双手抬起只有满目的创口。自己不管如何努力也翻不了身,改变不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现状,一切只能够听天由命,像小丑手下的傀儡木偶没有自主权。这让人
时光如白驹过隙,转眼间,在僧伽班的第一学年已悄然落下帷幕。此刻站在这里,心中百感交集,既有初入佛门、懵懂前行的忐忑回顾,更有得遇明师、亲近善知识的深深感恩,以及对未来漫漫菩提路的坚定与期许。现将这一年的主要感受向诸位法师和同学们汇报如下:
有很多人一开始都很向往过寺院的生活,每天青灯古佛相伴,晨钟暮鼓,诵经念佛,听经闻法,出坡劳作,生活作息有规律,觉得很清静。寺院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这样,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早起晚睡,不放逸。寺院的五堂功课是丛林的定课,是出家人的必修课,没有重大事情,是不会取消的。有些寺院很早就起床做早课,早课后又开始一天忙碌的学习劳作,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,不管晴天雨天,风雨不改坚持上课。
凈业行人能够学佛、念佛、乃至发起往生心,信受弥陀,全都是阿弥陀佛和诸佛的威神力推动。 如善導大师言: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。 再如印光大师言: 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,自然一生成办。如坐火轮船过海,但肯上船,即可到于彼岸;乃属船力,非自己本事。信愿念佛、求生西方亦然,完全是“佛力”,不是自已“道力”。









